(历史同人)安分守己当昏君(216)+番外
但太上皇,他可是专门奔着忠臣良将去啊(许伸自然坚信自己是大宋忠臣)!而且上皇性嗜杀,之前连自己贴身宦官都砍啊!
以上,就是御史中丞许伸,还在世时转过的所有念头了——留在他眼睛里最后一幕影像,就是太上皇挥剑的举动。
宝剑吹毛断发,一切不过瞬息。
三位御史的血漫过垂拱殿金砖。
满朝寂静如死,太上皇完全不在乎自己大半身都是血,声音平静瘆人:“还有谁上奏,要接渊圣回来?”
“看来你们还不清楚——”
“宋只能有一个太上皇,就是朕。”
姜离提的剑,是从多富那暂时要回来的。
是她到这南宋后拿起的第一把剑。
此剑第一回 染血诛的是明面上对百姓‘肆为暴横,动辄打杀’的恶宦康谞。
而这一回染血,诛的却是表面冠冕堂皇为国为民,实则吸着百姓与军人的血养肥自己的硕鼠禄蠹。
姜离替这把宝剑觉得欣慰。
此剑下无有冤魂。
*
姜离心有安慰,其余朝臣却是集体心跳停滞——
笑了!若是愤怒砍人也罢了,然而太上皇居然在此后露出了瘆人的欣慰笑容!
疯了!太上皇疯了!
事情发生的太快,朝臣们原本震惊地呆住了。直到第一个反应灵敏的朝臣开始跑路躲避,生怕被疯掉的太上皇波及到,其余朝臣们才反应过来,开始四散而逃。
而第一个反应灵敏的人,还是刘尚书。他虽然体型有点圆润,但跑的飞快。
心道:我可没掺和一点接渊圣回来的事儿,万一被疯掉的太上皇杀掉,简直是太冤了!
至此,禁军也才‘反应过来’,忙上前维持朝堂秩序。
忠孝两全的皇帝不忘道:“万勿伤及太上皇龙体!”
直到躲到安全地带(前面有柱子,柱子前面还有禁军)后,刘尚书才伸出半个头来看。
刚刚许伸还在朝上说人家金国的皇帝,酗酒过度迷妄乱杀。
现在看来……人家金帝疯不疯不知道,太上皇这精神状态,才绝对是不正常!
于是朝臣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太上皇,提剑而来,染血而走。
来去那叫一个潇洒。
其余守旧派文臣魂飞魄散,脸色不比躺在地上的三位同僚好多少。
——甭管太上皇是真的疯了,还是与皇帝就‘独一份太上皇’事上达成了什么协议,做出这种疯狂之举。
总之,他们输了。
疯子杀人不偿命,疯掉的太上皇砍人,更是死了的白死!
从此后,他们再也没有什么能逼迫当今皇帝的了。
现在只求,皇帝忘记他们,别把他们的名字报给疯了的太上皇就是烧高香了!
皇帝没有。
但他们的名字,那被小英挨个写下来的名字,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
燕云地界。
接到加封枢密副使圣旨之时,岳帅恰在幽州城北百里的居庸关长城下。
长城,自春秋战国起,各诸侯国便开始修建城墙,直到始皇帝扩建为‘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是为‘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之后中原王朝,也都在修筑着长城,抵御匈奴南下。
直到燕云十六州被割送。
宋无有燕云十六州,自然,也就二百多年无有长城之庇。
岳飞爱惜地抚着粗砺的石砖。
禁不住虎目含泪。
今日,这座历代汉人王朝心血凝聚成的长城,终究也能够庇护宋的子民了。
*
直到亲兵快马来寻他:“主帅,有圣旨到军中。”
岳飞接到旨意后,自是免不了诧异:他太清楚朝中有些文臣对武将的态度了。
令武将为相?上皇和陛下在开封做了些什么?才压住了文臣的议论纷纷?
随圣旨而来的还有一封太上皇的亲笔信。
里面是简短的叙事,还有一页写满了名字的纸张。
*
姜离写这封信的时候就在想:虽然金人重兵防守的幽州一失,燕云十六州剩下各州的收复,也就不在是什么难事。
但哪怕是探囊取物,也得有人探。
岳少保接下来的征途,必然也少不了奔波的苦辛,将士的伤亡。
在朝上夸夸其谈坐享其成的人,原本是不会懂的。
现在要懂了。
“……这些犯官就送给岳少保做配军用吧,合该让他们感受下沙场将士刀尖舔血的日子。”
风吹过千年的长城,吹动岳少保手中的信函。
这是居庸关一个明亮的夏日。
第128章 一年后
征元三年六月底。
夏日炎炎蝉鸣不绝。
唐琬的心情也像这夏日一样热烈,赶着回家告诉母亲一个好消息。
自去年春,她考中特科头名后,家中就在开封城国子监附近赁了一处小小的房舍,她与母亲一起留居于京。
今日下了学,唐琬就往家中赶去。
才进院子,就见母亲的陪房刘妈妈正站在院子里的井边道:“今日小娘子回来的早呢!”
“正好,夫人一早让人在井里湃了果子,今儿这么热,小娘子正好吃了解暑。”
唐琬问过刘妈妈,得知母亲一上午都在书房,小脸儿浮现出满意的神色,往书房走去。
毕竟母亲留下来可不单为了陪她。
而是——
李媛看到女儿走进来,从书本子里抬起头来:“外面热吧,快过来坐下,心静自然凉。”
接着就见女儿不光自己走过来,还从随身背着的书箧里取出了一沓纸页。
“阿娘,这些科举模拟题,以及破题的经典文章,可都是我从国子监各位老师处替阿娘要来的,今年秋闱前一定要做完、看完啊!”
是的,李媛在京城住着,也为了自己参加今岁的科举。
不过李媛能考的自然不是特科,而是科举常科。
故而要走流程,今年肯定是到不了国家级殿试面圣那一步,是要先考过乡试(州府级别的考试)。
因乡试是每年秋季开考,又称为秋闱。
虽然李媛是绍兴人,但她如今居于开封,不愿来回奔波折腾,就选择了申请寄籍应试,就在这开封参加乡试。
开封官员那是很欢迎的:就像去岁特科报女童一样,这可是追随陛下步伐的政绩啊,各地都恨不得抢人。
为此,绍兴知府还特意写了好几封信函给唐闳哭诉: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唐兄咱们还是不是亲密友好的老乡了?!
去岁令爱从郑州报名也罢了,毕竟你自己就是郑州通判,出了个特科ⓨⓗ头名也算你的政绩,咱也不好意思说啥。可今年您夫人怎么从开封报名呢?您跟开封的辛知府,难道比跟我关系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