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124)
李平也连忙还了礼,也笑着回道:“哪里,倒是晚辈沾了老将军的光,能到京城之外的去处瞧瞧,不知将军此番归来,是要在京中久住?还是要回江南?”
苏峰打量了这殿下一二,又道。“自然是在京中,京城离北阳县城近些。”
他这等武将,圣上自然是要放在京中,时刻在眼皮子底下盯着才能安心,先皇在世的时候,义忠亲王府就在圣上眼前还敢造反。苏峰领兵多年,对于北境的军事布防和各处关隘,了如指掌,若是不在京中安分呆着表忠心,指不定会有人随便找个由头就安上一个,通敌卖国的罪名。
苏峰见这小殿下故意用留京一事,说来给圣上指派的几个小公公听,便又故意说到。
“小殿下,若是这次回了京城,你可要与圣上说一声,老朽年迈,自己一个人过惯了,可不要做主与老夫续弦。”
反正他是个武将,说话要是太讲究了也不妙,总也要说几分混话,只要不过分,圣上也不会再追究,顺道也杀一杀京中某些人家的糊涂心思。
李平听苏峰所言,也想到这苏将军还没回到京中呢,就有几户糊涂人家想要把自家女儿送到将军府上续弦,这几户人家都女儿倒也是有三十来岁了,大多是年纪轻轻嫁了人之后,丈夫过世又不愿在婆家守节,娘家又心疼女儿,便接回来养着。
这等的女子,若是遇到了合适的人家,多半会去做继室续弦,也算是一个安身之所,可是那些人还真是打错了主意,为着一个将军夫人的头衔,礼义廉耻都不想要了,却也不瞧瞧将军年岁几何,可有意愿续弦?
敬王世子知道这话是老将军故意说给旁人听的,总归他年纪在这儿,此事但凡知礼的人都觉得荒唐,只要皇家的人不多事,谁还能直接将人塞进将军府里。
世子笑着请苏将军上车,又说到。“这是老将军的家事,哪里由得晚辈多言,这个忙晚辈却是帮不上了。”
老将军本就没有指着世子殿下帮忙,见该说的说了,也上了自己的马车,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往北城门而去。
他们这几日要赶路,又拉了几车东西,天才蒙蒙亮便启程,到了北城门的时候,城门都还未开。那圣上派来的小公公还有几分用处,出示了凭证之后,守成的士兵,恭恭敬敬开了城门,列队将这一队车马送了出城去。
路上尚有残春之景,今年冬日里还算太平,虽然下了几场雪,但不至于有冻害之灾,一路上村民正忙着春耕,不时传来耕牛的叫声,间或还有清脆的鸟啼。
苏峰看着这等景致,却是有些不习惯,北地的这个时节,仍是白茫茫一片,只有枯草飞雪,戈壁残垣,哪里会有这般的生机。
慢悠悠走了一上午,才到城北的亭驿,苏峰下了马车,活动一二,觉得很没意思,他早就问清楚了,这北阳县城也不过二三百里地,若是照着他往日那般骑马,一日就可到了。
要是这般慢吞吞的,一走一歇的,少说也有四五日。
再要行进之时,苏峰便十分不耐烦的叫侍从牵了马来。
“这马车坐着可真是慢,给我换马来!”
宫里出来的小公公脸上有些犯难,看了看世子殿下求救,但这小殿下一言不发,倒是也冲王府的侍卫招招手,也要骑马。
小公公为难的说到。“将军年迈,唯恐受伤,还是……”
不想苏峰半点不放在心上,利落的翻身上马,骑在那马上,居高临下,冲几个小公公笑道。
“小公公可识得廉颇?老夫哪里年迈了,且看本将军马术如何。”
话音刚落,这老蒋家一挥马鞭,一匹良驹便奔腾而去,小公公还没看清楚,却是连小殿下也骑着宝马飞驰而去了。
几人呛了好几口灰,这才回过神来,苏老将军也就罢了,可这小殿下跟着凑什么热闹。说到底若是这老将军磕碰了或者摔了,他们或许还可有个由头说自己劝阻未果。
但是这小殿下,可是圣上的亲弟弟,若是有个万一,圣上才不会管他们这些当差的劝了没有。
几个小公公慌了神,嘶哑着冲随行的侍卫道。
“那可是小殿下!你们还不快些追上去!!”
第84章 求诗
苏将军想要见到女儿的心情分外急切, 若不是顾着那几车子东西,恐怕一日就能快马加鞭赶到。他和敬王世子的马匹,本就是御赐的千里挑一的良驹, 拉着车子的马儿又怎么能比得过脚程。
于是骑马的两人便只能远远跑出去一段,每日都是提前到了歇脚驿馆, 才等着那几个公公和车马队慢吞吞的来到。
三日后, 骑马的几人一早就到了北阳县, 可是这一日林瑾休沐,带着妻子苏妙伊和妹妹林黛玉出去踏春来,这一家子出门也甚早。
等苏将军到了北阳县令林瑾住处的时候, 显然是扑了一个空,二人只好叫那几个护卫暂且退下, 由着林家下人领着往县太爷踏春的庄子上去。
才到了庄子边,众人远远看见那路边停着一辆马车, 想着林家人应当在这儿, 苏峰一挥鞭子, 就快马跑了过去,走近了才发现他又错了去处。
黛玉才从桃林里钻出来,手上抱着一两枝残花,果然是暮春之时了,桃花多半都谢了,她找了半日,才得了这么几枝。
黛玉见了来人, 虽说已经记不太清苏将军的模样,但早前京中来了消息, 这老将军会往北阳县来,只是不曾想到, 来的这样早,故而黛玉见了人,也不露怯。
抱着花枝道了个万福。“见过将军。”
苏将军拉着缰绳,见这孩子与林瑾倒是有些像,看这年龄和气度就知道是黛玉,朗声笑道。“想不到亲家公家的姑娘,长这么大了。”
黛玉知道这老将军是来找嫂嫂苏妙伊的,见他要下马,连忙又说到。
“将军不必下马了,晚辈的哥哥和嫂嫂在庄子的另一头,顺着这一条道往前走,却要绕好一段路。”
老将军也不搞那等子繁文缛节,便没有下面,扯了扯缰绳,又时一扬鞭子,顺着黛玉指的路,驰骋而去。“你这娃娃爽利,如此老朽便先过去了,告辞。”
待苏老将军走好,黛玉才与已经下了马的敬王世子见礼。“见过殿下。”
这小殿下也端端正正回了个礼,小心翼翼看了黛玉一眼。
他已是又好些时候没有见过黛玉了,比之去年在寺院的时候,她似乎又长高了,许是在北阳县过的舒心,面色也比在京中要红润些,衬着这些花枝,果然是人面桃花。
虽是不在京中,没那么冗杂的礼数讲究,但是黛玉当下也不便与这一位多说话,只得抱着花枝,避让进了马车。
李平恐她要走,却又舍不得难得才能与黛玉说说一两句话,终是鼓足了勇气,走到车畔,问黛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