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183)
见宝钗呆了一日,不吃饭也不说话,太子妃派来送饭的嬷嬷讥讽了几句。
第123章 难处
宝钗自然晓得不能出差池, 她还得叩谢皇恩,欢欢喜喜的嫁过去。不过她也不是那等心性柔弱之人,只是经营了这么久, 好不容易叫太子对自己有几分看中,末了发现他如此凉薄, 这等高位之人又会在意一个奴婢几分?
当下这状况诡异极了, 但也算不得坏, 毕竟她也是被迫如此,想到这里宝钗又有了几分底气,宝钗对王家了解的不算多, 不过即是能得这么一门亲事,也只有出宫之后再绸缪。
宝钗当下就服软了, 乖乖吃了东西,那嬷嬷却还是不满意, 也不知自己何处得罪她了。
第二日, 宝钗便去求了太子妃娘娘。“奴婢, 奴婢实在是思念母亲,能否回家一趟?”
她一看太子妃脸色也不好,对宝钗说话比之早前的时候,更加阴阳怪气了,太子妃冷笑道。
“你要回去也可以,只是若是出了宫门,便不必回来了, 且在家中待嫁便是,你是要从宫中发嫁, 还是要从家中发嫁?”
宝钗自然晓得要在宫中发嫁才显得有颜面,太子妃也不是这等顾头不顾尾的人, 必定是太子说了什么,惹得太子妃气愤至此。
她连忙又磕了一个头,向太子妃请罪。“奴婢若是嫁了出去,便也能见了娘亲,如今便不回去了,奴婢告退。”
宝钗退下之后,那嬷嬷又安慰太妃,连忙给她捶背顺气。“太子妃您这是何必呢?”
“何必?太子可是亲自为这人去求圣上,还想要我认了她做义妹?真是笑话?!”显然宝钗未曾猜错,太子却是有些舍不得这么个称心的宫人,竟是要她认这么个奴婢做义妹。
太子妃知晓男人那毛病,越是得不到的越是遗憾着,这薛宝钗早前不过是太子消磨时光的一个宫女,如今倒是叫太子挂念上了,作为太子妃,她焉能不气?
果然宝钗的运道比旁人想得都要好得多,做不来太子的宫人,也没资格成为太子妃的义妹,却是在出嫁之前就白捡了个封诰。
“听说宫里预备了嫁妆,还封了个六品的孺人。”贾敏在家中,也与媳妇和女儿谈及了此事,毕竟好些夫人,一生之中最荣耀的时刻便是得到宫中封诰,穿上凤冠霞帔之时。
“这薛家姑娘,倒是自己挣了个前程。”苏妙伊倒也不羡慕,她又不是没个诰命,只是圣上此举是不是自己也觉着薛家身份配不上,故而将薛宝钗身份抬了抬,免得有人说他这当皇帝的与大臣为难。
不过黛玉却是看到了另一层,圣上看着确实是给王家面子,但实际上也是在敲打王家,叫王家面上还得恭敬待着这媳妇,可不是比吃了苍蝇还恶心。
不知情的人瞧着自然是薛宝钗得了天大的好处,但是黛玉想着早前张漱玉私下与自己说的话,那王家,分明是一个火坑啊!
可惜众人都不知情,尤其是史家的湘云,十分单纯点想着宝钗就是进了宫做个一般的宫女,如今得了大运,天定姻缘,还得了诰命,圣旨赐婚。
今日史湘云难得到荣国府玩,贾母见她活泼,比当下的才病愈的宝玉又精神多了,这一段时日因为迎春到婚事,孩子们都沉闷得很,也是湘云来了,才有几分活气。
湘云哄过一回贾母,得了一个累丝镯子,又道探春的住处,与姊妹们一处说话。
“宝姐姐竟是有这样的造化,能得宫中指婚,若是将来嫁了出来,总算又可以一处玩了。”湘云与薛宝钗分别的时候,正是姊妹情深,如今自然还念着。
探春却是没有湘云这般乐观,想到宝钗出来之后,就是身上有诰命的夫人,还是一品大员的儿媳,丈夫又是一甲的进士,便对湘云说到。“哪里还能玩在一处,你成婚的日子可定了?”
“定与不定,也不是我说了算的,迎春姐姐的日子可定了?”
湘云拨弄着腰间的穗子,低头笑道。她那日见过一眼家中给自己定的卫若兰,倒也还算齐整,虽是比不得宝钗那等的好人家,但是湘云知道自己的出身,对这一门亲事,却也还满意。
听到有人问到迎春到日子,本也是随意问来,却叫探春一时答不出来。
探春因为管家,这些日子也听到了一下关于孙家的风声,为着迎春发愁,可她一个闺中小姐做妹妹的,却也无能为力,帮不得什么。
湘云本也无恶意,自然外人都以为荣国府会为家中的女儿们寻一门好亲。
好在这时有个妈妈来传话,打断了二人。“娘娘从宫中传了话来,说是进来有些发闷,想听曲子,照例要传了芳官进宫去。”
“知道了,预备着,收拾齐整了,将人带去便是。”探春一听便照着旧时的安排吩咐下去,那妈妈得了吩咐,又退下了。
荣禧堂中,王夫人把银子交给今日同传话公公一道前来的抱琴,这是跟着元春入宫的丫鬟,如今已经熬成元妃娘娘身边的女官了。
“这些银子你拿去,一份是给那一位公公的,另一份给你们娘娘,她这些天身子可还好?”王夫人这个做母亲的,必定是最关心女儿身子,尤其是贾元春肚子里那一个。
“娘娘如今才是头一胎,却是有些不适,不过请了好几次太医瞧,都说无恙。”抱琴答到。
只听贾母却反驳王夫人,大声说到。
“你也不是没生养过,女人有了身子,总是会难受几日的,宫中自有精妙太医,不必烦扰,且叫娘娘好生养胎才是。”
“你过来,我赏你样东西。”话毕,贾母招了手叫抱琴进前去,将一只宝石八宝金簪子塞到她手中,低声问到。“宫中太医可瞧出来了,是男胎还是女胎?”
抱琴轻轻摇了摇头,只听贾母又慈祥笑道。
“罢了,这东西你拿着,这些年来你顾着你们娘娘,却是劳苦了。”
“多谢老太太赏。”抱琴是荣国府的家生子,贾母的余威还剩几分,她对贾母行礼谢过。
贾母知道抱琴还要回话,便也不多留,除了元春的身子,也不多打听什么,叫人安排好唱戏的芳官,赶紧送进了宫中去。
待人走后,贾母随手将头上的抹额拉了下来,对王夫人和鸳鸯道。
“从我那库中拿一个青玉雕花香炉,还有一个八珍树,元丫头如今身子特殊,肯定还要有使银子的去处。”
“老太太……”王夫人知道老太太这是要拿东西去换钱,心下有略微的不忍。
贾母瞧着手上的抹额,珍珠齐齐整整的,又圆又大,冲王夫人勉强一笑。“拿去吧,元丫头没有用到嫁妆,这些姑且就是我给她添置的一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