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205)
谈及兵书,怡和公主连忙又想到一件事,赶紧与黛玉共享了一下自己方才得等消息。
她对黛玉说到。“说到这个,宫里的消息,我也不知准不准,南安王叔已是被换了回来,当下就往京中来,玉儿外祖家那个妹妹,多半也要上路了。”
这个消息黛玉却是比怡和公主先知晓,林家商贸各处往来,只要留心打探,就算朝廷压着消息,但是这么些人活动,总也会有蛛丝马迹。
这么算来,探春怕是七月里就要走,往南边去到海边,再乘船,只是不知这次会走哪一条路。
两人还没来得及再为和亲一事伤感,怡和贴身的宫女却从宫墙脚那处,一溜烟小跑过来了,一副有事要禀报的模样,见了黛玉却又不好直说。
“说吧!无妨。”怡和公主要这宫女放心说来。
宫女见主子吩咐,喘过一口气,便又垂着脑袋回话道。
“刚奴婢给淑妃娘娘送东西,往凤藻宫那边过,见那边动静挺大,元妃娘娘恐怕是要生了。”
第138章 续命
那水红宫妆的宫女回完了话, 便立在一边等着怡和公主示下。怡和公主顺手赏了她几颗珍珠,便又要她继续去打探消息。
“这是前日小叔叔才给我的,倒是便宜她了。”
怡和公主笑笑,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句话还真不是白说的, 在这宫中想要有心腹, 除了主子恩义, 更重要的还是银子。
一回身就见黛玉在那掐着指头,好似算命先生似的。
黛玉略算了算日子,元春这一胎也差不多到了生产的时候了, 不似她家中那两个侄子一样,出生的日期都比预料之中早了一点。
“元妃娘娘算着也该到日子了, 此事恐怕还是得知会我母亲一声。”黛玉说到。
“本也当要知会林夫人一声,毕竟娘娘与你母亲终归是姑侄, 你们如今在宫中, 若是不管不顾的, 将来搞不好会落人把柄。”怡和公主点点头,元妃娘娘和黛玉家的亲戚关系,就算是不在宫中,也要想法子告知,更不用说当下林家女眷都在宫里了。
但是在宫里也有在宫中的麻烦,有些事情就是你打探到了,也得装作不知道, 就说这等事,也得等元春把孩子生下来, 才好上前去庆贺。
“只是咱们且在等等,这样的消息, 她们宫里没有露出来,也没有一个由头过去。”
毕竟生孩子好似过鬼门关,去年有个美人便是生产时没了性命,大人孩子都没有保住。
怡和公主见元妃娘娘那边有了动静,当下也不好再拉着黛玉在外面和自己说悄悄话,二人正往淑妃娘娘的宫殿去,还没走到,就又见了刚刚那报信的小宫女。
“公主,元妃娘娘诞下一个了皇子!”那小宫女显然跑了一路,说话的时候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
这速度快的叫怡和公主和黛玉有些吃惊,黛玉记着自己的嫂嫂生两个侄儿的时候,可不是这么快的。那时接生的产婆还说她那两个侄儿瘦小,生的还算顺当。
怎么到了元妃娘娘这儿,就这般快了?
怡和公主又要小宫女去与淑妃报信,那宫女又连忙转身走了。
“起先娘娘与我母亲说,觉着自己腹中的是个公主……”黛玉说到,元春这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我已是有十一个皇弟了。”
怡和公主却是不以为意,这宫中就不缺孩子,更不缺生孩子的女人,早前那生孩子生死的美人走了,整个宫中也是不痛不痒的过着。
而今太子殿下地位稳固,宫里皇子又不少,生皇子还是公主,没多少差别。
怡和公主和母亲在宫中小心翼翼讨生活这么些年,比旁人看得清楚多了,想要通过孩子固宠也要看看皇后娘娘答不答应。
若是个聪明人,就别想着邀宠了,倒是先将孩子养大才是重中之重。
果然如怡和公主所料,就算是元妃娘娘添了个皇子,也不过是皇后照着礼节来看了一眼,至于圣上责依旧忙着处置公务,派了个公公来问一问。
而且那公公还不是圣上身边服侍的夏公公,只是勤政殿里一个不起眼的当差的。
可是元妃娘娘诞下皇子一事,对贾府而言却是天大的喜讯。
七月里的天气,因为这一个好消息的到来,变得更为热烈,连池子里荷花的香气都变得有些熏人。
这次报喜的是一个腿脚灵活的小厮,无他原由,就是因为跑的快。
“老太太!大喜!大喜!元妃娘娘今日在宫中诞下了皇子!母子平安!”
“当真!?”贾母得了飞传而来的消息,竟是有些难以置信,原本不是有太医瞧过,元春这一胎是个女胎!没想到居然是个皇子!
“老太太,这怎么做得了假!您别是高兴糊涂了!”凤姐见贾母因为太过高兴,像是呆了的模样,连忙叫莺儿给她顺气,别一个太过高兴,乐出毛病来。
这话也叫贾母回了神,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拍了拍凤姐的手。
“快快预备赏钱,不知这次来传信的,可是早前常来的那个公公?”
老太太连忙问传信的公公是哪一个,反正这个公公每次来传信,宫中必定会有好事。
“正是。”听到要赏赐银子,凤姐不由愣了一下,这次老太太会不会又要连着府中下人一起赏,当下就连发月前也艰难,哪里还有赏的?
好在老太太没有一开心便又阖府都要赏赐银钱,只叫小辈们赶紧去招呼那公公。
“快去,快去,莫要怠慢了他。”
宝玉得了这消息,赶到祖母荣禧堂的时候,探春和惜春都在,就连宁国府那边的婶婶和嫂嫂们,都过来贺喜了。
众人个穿着喜庆的衣裳,首饰也戴得比往日华丽,脸上喜气洋洋,仿佛庆荣二府又要长出了新枝,再度焕发了生气。
宝玉见大家都高兴,三春之中还差了迎春,心中有几分寥落,便趁此机会提议道。
“即是有了这么一件好事,要不然咱们将二姐姐接了回来,家中也好乐一乐。”
老太太高兴,又爱热闹,自然什么都能答应,况且这么好的事情,本来也应该大家一处乐才是。
“是是是,把云儿也接来,还有玉儿,也一道请来,再把梨香院的小戏子们都放进园子里来,演戏吹打也好,唱曲也罢,可是许久没有好好乐一乐了!”
若是要说游玩享乐,荣国府里贾母当了第一,便没人敢做第二。
荣国府的喜气一时半会是散不了的,当下就有消息来了,早前传话带了好消息的小厮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