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334)
“这个你不必急,我自有安排的去处。”黛玉胸有成竹,得意的笑了。
怡和公主倒也想多拉些人入伙,顺便给宫里闲着发慌的娘娘们找点事情打发世间,也道。
“下回我再进宫中,也问一问各宫娘娘。”
因自己打了包票,从敬王府那边回来没过几日,怡和宫中还真就带着儿子一道进了宫去探望生母淑妃娘娘。
皇后出宫礼佛了,淑妃娘娘也不必每日去中宫晨昏定省。除此之外大约是心头少了后位的震慑,整个后宫氛围都轻快了不少。
淑妃见了女儿来,自然是高兴,又听怡和公主说了黛玉要修一间专给女儿家的书阁,倒也答应入伙,也愿意与其他娘娘说。
只是消息说皇后娘娘就要回来了,最好还是等一等,问过皇后娘娘,才好行事。
说了黛玉这个生活悠哉的敬王妃的事,淑妃娘娘自然也要关心起公主来,苦口婆心建议女儿。
“你看咱们家齐哥儿也大了,你身子也好了不少,可有思量着再生养一个,今后他也好有人做伴。”
“母妃,孩儿这身子,还虚着呢!”怡和公主推辞道,她自己知道自己的状况,可不愿也不敢再要第二个了。
“可你膝下,只有一子,这怎么能够?”淑妃娘娘还是担忧,毕竟她最遗憾的就是膝下无子,若是能有一个儿子,该有多好啊!
如今怡和公主倒是争气,得了个儿子,但在淑妃眼中,一个儿子,又怎么够啊?
果然,人心总数不足的。
怡和公主直接就拒绝了,她能理解母亲的不安,但是她也珍惜自己的性命,说到:“宫中也有几个娘娘,膝下别说儿子,连女儿也无,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如今有齐哥就够了。”
淑妃见她态度如此坚决,便也将此事搁在心里,没有再提。
若说淑妃娘娘作为一个宫中的老人家,思虑也有可取之处,就说黛玉那一件事,却也等到皇后娘娘回宫之后,尽心禀报了,才敢做定夺。
皇后去修佛了这么久,宫里有些人不免飘了,她看淑妃还是这么知礼守规矩,对她又好了几分,这些娘娘得的赏赐中,淑妃是最多的。
“早听说了这孩子长得好,今日见了果然叫人喜欢!”皇后回宫,自然是要召见敬王一家的。
原本也召了怡和公主,好巧不巧公主和儿子一道病了,便只能作罢。
不过今日已是有太子膝下的几个孩子,还有黛玉家中这一个,已是十分热闹了。怕【
敬王这儿子长得好也就罢了,关键是不怕人,整日和林安他们一处玩,今日这个抱,明日那个逗的。
见了人就呵呵笑,若是见个脸生的,反而要上前去叫旁人抱。
他见皇后穿得华丽,更是喜欢,伸手就要往皇后娘娘那边去,却被皇帝截了胡。
皇帝陛下见这孩子,发觉竟是像小时候的林瑾,递了个橘子给他,又问敬王。
“再有一个月就一岁了吧!可是还未取了名?”
敬王早就料到皇兄指不定又要给人赐名字,旁人觉着是荣耀,但是他才不稀罕,早就定好了。
“取了一个‘遥’字,只愿他能逍遥此世。”敬王答到。
说话间敬王府家的遥小哥已是扶着椅子边自己跑到了皇后那里去,又把手里的橘子给了皇后娘娘,从皇后娘娘那里换到一个打赏的荷包,再歪歪倒倒,接着攀着人,去找二皇孙。
钻到二皇孙怀里就捏着荷包又开始呵呵傻笑。
“我瞧着他倒是很喜欢老二。”皇帝见这二人亲密,又笑道。
敬王又答:“二皇孙去微臣家玩过几次,孩子才会认人,自然是比较熟悉。”
只见遥小哥很大方的又把自己的荷包给了二皇孙,几个皇孙围在一起打开荷包看里面是什么,本来是孩子玩闹的常事,却听孩子忽得哭了起来。
敬王连忙自己去将儿子抱了回来,哄了一会儿,才乖了。
后面林安他们几个兄弟一道出去玩的时候,林小第想到李遥肉乎乎手背上的那个红红的指甲印子,气得想要和人打架。
“大皇孙真怀!把遥哥儿都掐出了伤!”
宫里也来了旨意,是徐公公亲自来传的话。宫里说了,就不叫大皇孙和爷儿们一道念书了。”
昨日的事,虽是一人未提,但是大家心中有数。
怡和公主与黛玉坐了一个马车,提到大皇孙,也甚是不喜,低声骂到。
“他不来更好,早前我怀着齐哥的时候,被他撞了一下,肚子都撞疼了,好在孩子没出事。先前那一位,把孩子养得太不知礼了,惯是会看人下菜!”
二人说着车就停了,嬷嬷说话的语调有些慌乱。
“娘娘,咱们的车马被拦住了,是几个读书人的模样,说是要念檄文!!”
第226章 晚年
今日黛玉和怡和公主一道带了几个孩子去看她们正在修缮的书阁。
林家在京中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宅子的产业。
不过是大多时候, 都不愿意露富罢了。
早几年就从一商户家购了一个园子过来,那园子也是前朝的东西了,商户家不长住京城, 好些屋子都都没有修缮过。
这次便都修理了,比着国子监的的模样, 也做出些藏书的地方来。
以后女儿家想要去游园也好, 做文会也罢, 都有个去处。
毕竟京中也不是所有人家都会有大观园那么大的院子。
其实宫里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圣上还问敬王,若不然就把早前宁国府那个园子直接赏了, 她们爱怎么用怎么用。
然李平想到那是岳母的父家,最后还是推辞了。
家里的小遥哥儿满了周岁的时候, 敬王府倒是难得热闹了三日,这是自敬王成婚之后的难得的热闹日子。
好在这孩子也没抓什么奇怪的东西, 头一个抓了书籍笔墨, 随后抓的是弓箭, 都是他一贯见过的。
黛玉一说要出门,林家那几个必定是不能落下,林安还把二皇孙也一道叫了来。
毕竟二皇孙平日里也养的跟闺秀似的,出不得几次宫门,去不了几个地方。
怡和公主带了儿子,正好和林小弟年岁不相上下。
于是黛玉只好把府里最大的马车安排给几个孩子坐,免得若是单独把怡和公主家的齐哥弄出来, 孩子还不愿意。
一群孩子带了去,就像敬王说的, 除了看屋子,还不如说出来溜孩子, 上上下下的跑,看了这边又看那边。
这一群‘监工’可是比大人还积极。
等回程的时候,最小的才满过一岁的李遥,先时下地倒也走了一段,现在就累得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