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84)
贾赦说的的一点不错,几年之后,太皇太后仙逝,贾元春因为侍奉太后有功,加封贤德妃,荣国府上迎来了最后一场狂欢,只是他们这次可发不了林家的财,又怎么建一个大观园呢?
林如海听了这个消息倒是平淡得很,贾府如今哀叹元春这一步棋指望不上,将来却又要炫耀自己当时的决定多么英明。
日子就这么一日日的过着,黛玉除了每日读书写字,就是与母亲学着缝一缝针线。只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贾元春被调到了太皇太后身边服侍也就罢了,原本想着必定能被选上的薛宝钗,在遴选侍读之时也是名落孙山。
苏妙伊与薛宝钗打过照面,这姑娘却也有几分能耐,模样也是好的,晚间躺在床上,自然要与丈夫林瑾闲话几句。
“这薛家的大姑娘,怎么就落选了,我瞧着她收服人心甚是有一套,若是不去那宫里,还当真可惜了。”
林瑾想到那几家的能人,总不至于连个侍读的位置都搞不定,就算做不来公主的侍读,总也有亲王的女儿身边安置,于是又道。“许是身份太低了。”
苏妙伊想想,觉得丈夫说的也不对,于是又分析到。“也说不准,是王家和贾家不想让这姑娘进了宫门,这薛大公子名声也太差了,将来若似惹了事,保举薛大姑娘进宫的人未免也会有所牵连。”
林瑾听了,连连奉承妻子。“还是娘子聪慧,我瞧着你对薛家大姑娘评价颇高啊!”
苏妙伊很是受用,又评价薛宝钗。“她本也是个聪明人,能收服这么些人,该夸的就得夸,她家中又那样,不似咱们玉儿一般能这么养着,自然不会天真烂漫……只是这孩子,总归是太老成了。”
林瑾也见过薛宝钗一次,他见惯了烂漫率真的妹妹,于宝钗这种内敛藏拙的,总有些不适,心中莫名担忧,妹妹会在此人手上吃亏,私下里评价便也不高,直言不讳。“你莫不如说她工于心计?”
苏妙伊却觉得丈夫对薛宝钗不免有些苛责,又道。“人生在世,总免不了工于心计,只要她不要用心计害人,那有点心计又何妨,连玉儿都说,若是这宝姐姐生成个男子,薛家或许将来还有望!”
林瑾却是又笑了,对妻子道。
“不想娘子和黛玉竟是有这般心胸,倒是显得我狭隘了,她那兄长确实是个累赘。”
说到此,林瑾却又给妻子说了一番那薛蟠如何混账,要她们今后去了荣国府,还是当心着些,这薛蟠一家虽说另住了一个偏僻的梨香院,但总归与荣国府连在一处。
林家这边评论着薛家事,薛宝钗那边却也在议论着林黛玉,毕竟这次黛玉可没有去选侍读。
丫鬟莺儿见宝钗落选,总也想着让主子开心开心,就提及林家那个姑娘,都说读书多,宫中却连参选也不让。
“这林家的姐儿,也不知什么脾性,说话总是不饶人,宫里必定是知晓她的脾性,故而连名都报不了。”
宝钗却是神情淡淡的,她如今当不了侍读也好,在家中若是哥哥做了什么也好劝一劝,免得母亲又伤心,连带着身子也不适,便说莺儿。
“你说她做什么,若你有她这般的父亲和兄长,怕是比这儿还嚣张,左不过这些主子,多半都拿下人置气,你见她什么时候与下人为难过?”
莺儿还不服气,又道。“哪里不为难,不是告到老太太那儿去了。”
宝钗便拿出几分严厉来,斥责道。
“你这丫头,真是住了这府里的院子,就当这府里的人了。难道不是贾家的下人自己先起的头?咱们院里也该更谨慎才是。”
莺儿见宝钗动气,也不敢再多说,只拿了剪子过来,与宝钗将线头剪了。
第58章 多言
纵使黛玉不在今次选侍读的各家女儿名单之列, 但是耐不住就是有人惦记着她。
今次圣上难得有空闲,去太后宫中问了安,又例行往皇后的中宫去。一众嫔妃知晓圣上要来, 早就精心妆饰了,只为让那龙椅上的帝王多看上几眼。
皇后见状却又还说, 公主已是选到了侍读, 再到明年, 也该给圣上充盈一下后宫了,三年一度选秀的时间也到了。
圣上却也没接话,只问了一下皇子和公主们的起居, 如同例行公事那般,要一众妃嫔好生抚育子女, 保重身体,寥寥数语, 便就将一干女人打发走。
又有公公端了牌子来, 问皇帝要选哪一个, 圣上随意瞧了一眼,又要人端了下去。
“朕今日就宿在皇后宫中。”
听了此言,皇后娘娘心中愉悦,却还得做出一副贤良淑德的模样,要圣上也多惠泽宫中其它姐妹。
圣上却道,“你是皇后,终归与旁人不同。”
此言一出更是将皇后哄得眉开眼笑, 一旁的淑妃娘娘不免有几分尴尬。圣上见淑妃还未走,又问她有何事。
淑妃一副甜腻腻的嗓子, 垂首小声道。
“臣妾听闻林大人家里唯一的那个姑娘,书读的很是不错, 年岁也适合,不知公主有没有这个福气,能要她来侍读,也好向她讨教一二。”
皇后心情好,加之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便也附和。“正是如此,林大人家大小两个探花,教出来的孩子必定错不了。”
皇上却是不答应,又问淑妃:“早前不是有张大人家的孙女,怡和也见不得旁人比自己学的快,便不要这个侍读了。”
淑妃颤声解释到,声音更加微弱了。“那时她还小,如今却是懂事许多了。”
圣上有些瞧不得她这娇娇弱弱的性子,又没时间与她闲耗,直接答复道。
“我劝淑妃还是罢了,林大人家的姑娘读了那么些书,公主又读了几本,到时候真当了侍读,为着她开心,难不成还要故意装笨藏拙不成?况且那孩子久居江南,来到京中就常犯咳疾,前不久朕才叫人送了药去,何必要人母女分离。”
皇上说完这话,便说自己还要去看折子,皇后也不敢多留,十分识大体的恭送圣上往勤政殿去。
淑妃娘娘越发心中没底,期期艾艾。“娘娘,这……”
皇后今天再众妃跟前很得了脸面,大方拉了她的手,耐心安慰了一下。“圣上也没真生气,若是当真动怒了,哪里会说这么多,况且怡和那性子你也得好好教教,总是这般无法无天的。”
饶是如此,淑妃娘娘还是回去便叫人熬了安神汤。宫人们也很无奈,淑妃这等娇娇弱弱的性子,怎么养出这么个做事雷厉风行的公主来,这公主的名儿还叫做怡和,实在是一点也不和顺。
因得圣上言明,此事也揭过不提,宫中不只这么一位公主,早前也有过这等心思的,见淑妃碰了壁,就再也没有这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