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替嫁娇妻来自1937(73)

陆斐现在的状态已经到了连狗仔都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步,大粉们纷纷来向她打探,陆斐是不是病了,看上去状态好差啊。

知道他是因为入戏太深才变成这样,徐言客也不说让他宣传的事情了,只让他放宽心,先把状态调整好。

陆斐都这样了,周季锦自然要把电影的事情先放一边,他现在已经不信任王大夫了,准备再给陆斐找个别的大夫,谁知道,陆斐还不愿意了,要么不看心理医生,要么,就继续去看王大夫。

周季锦:“……”

他狐疑的看着陆斐,他不会移情了吧?

可喜可贺,他终于知道移情的正确使用对象了。

王大夫看见陆斐回来,非常欢迎,毕竟上回他就听了一半呢,正要让陆斐坐下,抬起头,看见陆斐的脸色,他吃了一惊。

“你这个样子,我会怀疑是上次的治疗起了反效果。”

陆斐:“没有,说出来以后,虽然没感觉好一些,但也没有变差。”

王大夫:“……那你现在是,自然而然的恶化了?”

陆斐:“也没有,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只是平时伪装的比较好,现在,算是本性暴露了。”

王大夫:“…………”

罢了,不要跟一个病人计较。人病了,总是会对自己的认知出现一些障碍。

“那你觉得,是什么让你的本性,突然就暴露出来了?”

陆斐:“他们要翻拍我演的这个剧本了。”

王大夫心里暗自点头,太好了,那他一定要去看首映。

“你不喜欢他们翻拍吗?”

陆斐:“不喜欢,翻拍的剧本比我当初演的那个更长,它让我看到了原先剧本里没有的东西。”

“是什么?”

陆斐:“是我的角色,犯下的最大的错。”

王大夫在心里叹息,陆斐还真是什么事情都要当成自己的责任,不知道这回又是谁死了。

他问:“你的角色做了什么?”

陆斐:“他抛弃了一个人。”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想告诉我,这些都不是他的错,小孩死了,是柳若蝶的错,父亲死了,是那些闹事走狗的错,那我也可以告诉你,我知道。”

王大夫愣了一下。

“我好歹也活了二十多年,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我清楚的很,只是人就是这样,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就总会一遍一遍的去回想,假如我没有如何如何,又是什么样的结果;只有人拥有现在、未来、和过去的概念,而这也是套在人脖子上的、绝对去不掉的枷锁。”

王大夫:“……”

坏事了,病人怎么突然充满智慧了。

陆斐的语速加快:“我知道小孩不是我害死的,但我希望是,我也知道我爹不是被我气死的,但如果真是被我气死的,我会觉得更轻松。那样的话,至少我能找到发泄的对象,我能毫无压力的憎恨我自己,而不是憎恨那个时代,痛恨那些看得见、却永远都摸不着的时代大山。”

王大夫注意到,他不再用第三人称的代指了。

“他们不是那个时代的个例,在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不幸的,柳若蝶不幸,那些走狗也不幸,恨一个人,总比恨一个时代要好吧,恨时代就是恨天,恨自己生不逢时,可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就算恨了,又有什么用,只不过最后感慨一声,太倒霉了。”

王大夫十分沉默,这是他最怕的情况,因为病人很清醒,可生病的时候还能这么清醒,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既然你能知道这些不是你的错,那你所说的,抛弃了一个人,这个跟时代无关,只跟你有关,是吗?”

陆斐垂眸,嗯了一声。

“能具体讲讲吗?”

第42章 是它们告诉我的

1937年4月16日,陆斐埋葬了陆老爷。

4月19日,他卖掉了陆家开了几十年的面粉厂,得到的钱,继续投在抗日事业上。

他给陆安一笔钱,让他想办法离开这里,如果不想出国,就往山里走,总之,不要留在他身边了。陆安却不愿意,执拗的坐在陆宅门口,红着眼,也不求他。

现在的陆斐就是用一口气撑着,根本没精力跟陆安争执,于是,陆安留了下来,同样留下来的,还有阿锦。

面粉厂卖了,钱都留着买物资,日常生活,陆斐根本帮不上忙,一直都是阿锦在照顾他。

他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沉默寡言,他会帮陆斐的忙,替他奔波,他做了那么多的事,可是很多人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陆斐的脾气越来越不好了,他很焦躁,不仅在于日本人越来越嚣张,也在于阿锦。

有一天,他忍不住对他发了脾气,摔东西让他走,阿锦捡起摔碎了一个角的台灯,问他:“我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吗?”

陆斐:“天大地大,你去哪不可以!”

阿锦:“再大的天地,也不是我想去的地方。”

听到这句话,陆斐愣了很久。

阿锦啊,他是那种,要是放在现代,特别被人鄙视的性格。老土,守旧,不知变通,还很保守,尤其是最后一点,相信有点脾气的现代人,都不喜欢跟这样的人做朋友。

可就是保守,让他在乱糟糟的戏园子里养了一个什么用都没有的小女孩,也让他在身为孤儿的情况下,磕磕绊绊、却又平平安安的长大了。

他从来都不需要陆斐的帮助,就算陆斐不出现,他也能继续生活下去,在这乱世里,找到自己的一个角落。

可也是这样的一个人,离开了生活了一辈子的戏园子,冒着他以前绝对不会承担的风险,找到了他的半个仇人,想尽办法,救出了被关起来的陆斐,陆斐从没帮过阿锦,可阿锦,一直在帮陆斐。

每人有每人的活法,小人物的智慧也不可小觑,走大道和走小路,终究都是殊途同归的,陆斐已经明白了这些,他不再强求了,他希望阿锦可以离开,再去找个戏园子也好,去别的地方也好,总之,不要留在他身边。

不要跟他一起了。

可是,阿锦是不知变通的,他从没听过陆斐的话,而陆斐连个陆安都管不住,更何况他呢。

接下来,他们的交流就更少了,明明是相依为命的关系,明明危险就迫在眉睫了,他们却活得像是陌生人。

1937年10月28日,陆斐花光了所有的钱,采购了充足的物资,把它们交给了军队。

1937年11月1日,日军对上海发起进攻。

1937年11月4日,日军暂时撤退,城里的人们仓皇而逃,无数的人来到码头,哭喊着想要登船,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上去。

1937年11月6日,陆斐从一个逃走的杂货铺老板手里,买了一瓶酒回来,陆安看着他把酒放进柜子里,欲言又止。

1937年11月7日,陆斐不再去指挥部了,他不是军人,打枪都不会,去了也没用,他只是一个后勤人员,现在,只能靠别人了。

1937年11月8日,立冬,陆斐说自己想吃饺子,没有肉,但家里还有一袋面粉,于是,阿锦想办法,煮了一锅面馅儿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