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388)

作者:你的荣光 阅读记录

闻士集立刻领命出去,苏若存过来的时候,恰好看见他离开的背影,眨了眨眼,她让内侍过去通禀,很快,天寿帝就让她进去了。

端着每日都要送来的,她亲手做的吃食,见到天寿帝以后,她先行了个礼。

天寿帝心情不好,便没搭理她,只是看了看她端来的东西。

发现不再是甜羹一类的汤品,天寿帝这才面色缓和了一些:“以后不要再做汤食了,前日那汤,喝着时还行,等喝完了,朕这嘴里却发苦。”

苏若存连忙赔罪,“臣妾想着陛下近日多用肉食,便做主多加了一些公丁香,以后再不敢了。”

苏若存的厨艺还是可以的,而且她经常能鼓捣出一些别人闻所未闻的小吃来,只犯错一次,还是可以原谅的,天寿帝摆摆手,让苏若存把盘子端过来,吃着上面的冰糖山楂,他让苏若存坐自己身边来。

他本意是体贴她一下,然而苏若存一过来,立刻自动的替他捏腰捶腿,天寿帝感觉很舒服,自然也不会制止她。

而没过多久,闻士集就回来了。

他搜罗来了两箱子的书册,其中还夹杂着很多的单页纸张,刚看见这堆文人的作品,天寿帝就已经气不打一处来了。

但他还特想看看,别人又写了什么,于是,擦干净手,天寿帝挨个的看起来。

像什么无病呻吟的,他就是看一眼,直接跳过,而看见可能和自己有关的,他就咬牙切齿。

其实也不是所有怀古诗都是因他而起,耐不住他现在杯弓蛇影,看什么都怀疑是讽刺自己。

百姓们让他糟心,文人更是让他气愤,还有朝臣,明知道如今应天府里都在指责他,他们居然不管。

哼,看来他们都是一伙的!

……

这就是他冤枉人了,不是所有官员都有职权去约束百姓的,真正能管这件事的人,就是应天府尹,而这事本身就是孟昔昭引起来的,他没再加一把火,让它烧的更旺,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天寿帝自然想不到这些,他继续翻动那些诗词,手下的动作越来越快,看着像是要没耐心了。

突然,他的动作一停。

苏若存和秦非芒都属于是,哪怕发呆,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注意到他的异常,他们两个立刻就看了过去。

而天寿帝先是露出了一分疑惑,然后,把那张格外眼熟、又跟其他纸张比起来,显得十分古旧的信笺,给挑了出来。

一开始,他并没有认出来这是甘贵妃的字迹,毕竟太离谱了,甘贵妃都离世十几年了,怎么可能会参加这个匿名诗社的活动呢。

而越看,他越发现,这字迹跟甘贵妃的一模一样,且,里面的内容,直指皇宫。

他看了一遍,然后又看一遍,然后,又不死心的再看一遍。

越看,他脑子越蒙,整个人都空白起来,好像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甚至看着看着,他还断断续续的念了出来。

“夕柳别,烛泪决……”

“风刀霜剑……在玉阙……”

“此缘错,豺狼……恶……”

“……迎书已炬,锦绣高阁……恨……难……合……”

“……深墙雪,三星掠,大雁归去,桃……花灭……”

“情难得,妾身薄,山海仍在,誓约……”

“誓约……”

“誓约……”

天寿帝的手开始不受控的抖动,他就像个出了问题的机器人,始终都在重复誓约两个字,但是机器人不会有他这样的咬牙切齿,仿佛连自己的下颌骨都要咬碎了,秦非芒十分震惊,苏若存更是惊疑不定,连下面的闻士集都不知道皇帝这是怎么了。

正在他们寻思着要不要出声打断他的时候,只听苏若存尖叫一声。

“陛下!!!”

天寿帝竟然就这样捏着那张纸,生生的气昏了过去。

第122章 豺狼

登基十六年, 这是天寿帝第一次生除了小感冒、小腹泻以外的病,太医院习惯了天寿帝的身强力壮,突然听闻皇帝昏过去了, 霎时,整个太医院人仰马翻。

院判、副院判、再有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御医, 集体踩着风火轮一般的往这边跑, 路上从内侍口中得知,陛下是大动肝火之后才晕过去的, 他们心里还松了口气。

有原因的昏倒,总比没有原因的好, 说不定皇帝就是太生气了, 郁结于心,这才一时不慎, 晕倒在地。

然而等他们到了地方,院判上前,看了看皇帝的脸色, 又扒开他的眼皮, 看看他的瞳孔,最后, 才伸出手, 探了探他的脉搏。

终于得出结论,这个白胡子老头的脸色瞬间惊恐起来。

这这这……是大凶的脉象啊!

很好, 这回整个皇宫都人仰马翻了。

……

约莫一个时辰后,天寿帝急症发作,人事不省的消息才传到孟昔昭这里, 彼时太医院使出了浑身解数,已经让天寿帝的情况稳定下来了, 只是人始终不醒。

要知道这急症发作可大可小,有的人发作一回就没命了,在医疗不怎么发达的这个年代里,只要是嘎嘣一下死掉的,通通归为猝死。

……

而有些人发作之后,还能捡一条命回来,就是多多少少的,肯定会有些后遗症。

能在皇宫里当御医,这些大夫的医术没得说,但只有少数人是真的醉心医学,多数在碰上这个情况的时候,第一反应还是怎么保住自己的小命。

于是,谁也没把话说死,只是忙碌于太医院和华宁殿之间,一般在冬日当中,天寿帝都是休息在平均温度能有三十度的日暖阁里的,但那地方有点小,没法供三十个太医、二十个内侍、二十个侍卫、以及零星几位娘娘待在同一个地方。所以秦非芒做主,把天寿帝移到了更宽敞的、本就应该是帝王寝殿的华宁殿当中。

至于为什么是秦非芒做主……

自然是因为这偌大皇宫,在天寿帝昏过去以后,竟然连一个能出来主事的都没有。

太后早死了,皇后也早就没了,还算长辈的,只有宫里的几个老太妃,但这些老太妃都退休这么多年了,皇帝让她们出来领着命妇过节,她们都不太情愿,更何况是这种主持大局的事情呢?

妃嫔指望不上,那就该指望太子了,可大家一想到要去向太子询问事宜,所有人都迟疑了一瞬。

皇帝没醒过来还好,可他要是醒过来了……

算了算了,另找人吧。

秦非芒自知自己只是一个太监,而且他只能算半个权宦,是无法一直喝令众人的,如果他真这么做了,那等文武百官反应过来以后,第一个要拉下马的人,就是他。

所以只在短暂的把场面控制住以后,得知天寿帝一时半会儿不会有生命危险了,就赶紧让自己的徒弟出宫,把梁郡王请来,当个定海神针。

天寿帝有亲兄弟,但在他登基之后,这些亲兄弟只有一个被他留在了应天府,其他人全都打发去封地了,而被他留下的那个,也不是因为跟他关系好才被留下的,是因为那人身体实在太差,长途跋涉,绝对会死在路上,为了不被人扣上一个苛刻兄弟的帽子,天寿帝才捏着鼻子留下了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