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和反派首辅HE了(135)+番外
可这会儿却是自己把沈老夫人气成了这副样子, 还是在顺天府尹包大人的跟前,沈裕一向重视沈家这位老夫人,就算是为着给家里一个交待和说法,也一定会将自己逐出家门。
桃笙自从宁园回来之后,就没有再刻意去打听相关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作为风暴中心的她一直没有被人遗忘,四面八方的相关消息还是雪片一样入了她的耳朵。
打着慰问旗号过来的人并不少,同样带来了很多消息和八卦。
首先是由和恩公主带来的东宫的八卦,据说反馈路线也是相当曲折,是和庆公主的女儿告知母亲后,再由和庆公主传过来的,消息来源也是相当可靠。
惠安郡主的脾气桃笙是知道的,她生气这件事情倒是在桃笙的意料之内,只是太子那边一直没有任何表现倒让她有些意外。
不管在原文还是桃笙穿越到的这个世界里,太子都不是一个心胸宽阔之人,而这会儿太子听说沈家蓄意欺瞒之事不光一点都不追究,甚至连训斥都没有,装作没事人一样,的确有些反常。
可在桃笙看来,太子这样无原则的装好人不是个好的信号。
太子已经入了东宫,是未来的储君,本来就是一个容易引起皇帝忌惮的位置。
这会儿如果再表现出能忍的特质,能低得下去身段,拿捏了朝臣,皇帝难免也会多心。
太子这样一步步把自己推离储君的位置,对楚王殿下来说是好事,桃笙跟东宫可以说是对家,自然也就懒得多管。
第二个过来说八卦的人是洛太师家的长媳文安郡君。
文安郡君和柳家关系亲近,而柳氏又是顺天府尹包大人的妻子,包大人跑关家最近跑得很勤,也都是第一手消息。
沈若锦这次雇凶杀人可谓是踢到了铁板,如果是寻常的杀手组织,杀得还是自己的家奴,且属于未遂,关暮云钻个空子上下打点一番就能摆平。
但这次事件牵扯到了附逆的梁王,就注定了包大人不可能高举轻放,起码要报到皇上那里,就算明面上皇上不会因为这个罪名发落关家,那也会用其他的说法找回来。
而令国公府也毫不含糊,开始只打算休弃沈若锦,但后来关暮云执意不从,所以令国公府已经决定了和关暮云夫妇切割。
最近家里也是闹得沸反盈天的,沈若锦要跳河,关夫人要上吊,但也都动摇不了令国公想要跟儿子分家的决心。
桃笙记得原文当中提到过,关暮云是关夫人唯一的嫡子,也是令国公寄予厚望的儿子,如果按照原文时间线推算,这会儿沈若锦应该已经有了孩子,也是家中最金贵的小少爷,很得老国公喜欢,也是沈若锦最大的筹码之一。
而如今沈若锦不光没有孩子,就连关暮云都失去了令国公的欢心,可见这个世界还是逐渐被改变的。
但想到原文当中对于令国公喜爱关暮云,对他寄予厚望的那些描写,桃笙对于令国公下定决心撵走关暮云夫妇还是有些意外。
这几年来的从政经验告诉桃笙,令国公应该不只因为这一件事情抛弃关暮云,这个耗费心血培养了大半辈子眼见着就要回报家族的儿子。关家应该还有其他的算计在里面,只是她们如今并不知道。
桃笙对于关家那些恩怨并没多少关心,她更感兴趣的是如今外面都在传的,沈老夫人在关家中风的事。
“我听说沈家老夫人在关家出事了,还是因为沈若锦顶撞,这件事情可是真的?”
“这个是真的。”文安郡君道,“关家想抬门平妻进门,实际咱们也都知道,说是平妻,其实也就是将沈若锦贬妻为妾了。毕竟那关暮云不是普通人,是令国公府的世子,世子的正妻是要进礼部记档的,如果没了这笔记档,就是不认这门亲事,不过就是府里叫着好听罢了。”
”沈家老夫人不知道从哪里听了这件事情,过来指责关世子,那沈若锦原本是接受了想做平妻的,但这会儿争吵之间让关世子和令国公都改了主意,令国公便让世子和她单独分出去过,这世子之位自然也没了。沈若锦听了之后心生怨恨,跟沈老夫人一通争吵,把她气成了那副样子。”
桃笙捋了一下其中的关窍。
沈老夫人此举的确是在为了沈若锦争夺权益,但她并不知道事情已经严重到了这个程度,也不晓得令国公明哲保身的决心,如果关暮云不同意休妻,就要他和沈若锦一起打包分出府去。
所以沈老夫人当时一心想得只是维护沈若锦的权益,不让关暮云休妻,想来也口出了好些威胁之语,却不想最后将矛盾激化,被沈若锦捅刀。
如果沈若锦提前跟老夫人沟通,说自己宁可当平妻而已不出去,以她的口才也许可以说服老夫人,但事情闹成这样,每个人都不能心平气和讲话,更兼里面存在了一些信息差,才会导致沈老夫人中风出事。
自幼养在身边的孙女把祖母气得中风了,在这个家庭矛盾一切以孝道为先的时代里是件极大的事,几乎等于是从源头上否定了这个人的品质。
可现如今沈若锦的名声都成了这样,大家对她的事迹基本都已经麻木,听到之后也没有多少震惊,反而有一种“她果然是这种人”的想法,且很快接受了这个事实。
沈老夫人的确是在令国公府中风出事的,这点无可辩驳,尤其还有包大人在场看着,想赖都赖不掉。
既然决定了要分家,令国公府自然就不会替沈若锦担了这份罪名,第一反应就是将国公府先摘出去,将气倒了老夫人的罪责都推到了沈若锦身上。
所以如今外面关于沈若锦气倒了沈老夫人的传闻,反而是令国公为了把自己家里摘清而放出来的。
文安郡君离开之后,再来到季宅的便成了沈家亲戚,一见了桃笙就对着她介绍,自己是家里的二叔,今日特意作为族中代表过来看她。
面对桃笙明显冷淡的面庞,沈家二叔却展现出了火一般的热情:“小笙,我也知道,你对侯府太夫人和我大哥沈裕,原来的侄女儿沈若锦都有着诸多不满,可二叔跟他们不一样,绝非此等胡搅蛮缠是非不分之人。”
这个开头的自我介绍实在有些太长,桃笙耐着性子听完后,对着对方询问道:“请问这位沈大人有什么事?”
沈二叔从怀中捧出一本族谱,拿给桃笙来看:“这次二叔可是诚心诚意把你请回去,只要你愿意,咱们即刻回去开了祠堂,就在这族谱上加了你的名字。”
桃笙还是那句话:“我没打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