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和反派首辅HE了(182)+番外
楚洵站起身来:“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
两人离开之后,楚夫人又对着苏宛道:“从前咱们两家就是世交,往上数祖上三代都是关系极好的。我也就明人不说暗话,当初姐姐对我说了亲事作罢,我回去还难过了好些时候。前儿去太师府上,洛老夫人说两个孩子看着很是相合,让处着看看,若是苏姐姐看着还成,不如就让他们试试。
苏宛倒是没什么意见:“洛老夫人一向是会看人的,她说能成自然就成了,两个孩子也是自幼就认识了的,想来相处起来也自在些。”
两人你来我往之际,苏嘉感受到了浓重的危机。
桃笙最近相看的青年男子实在不少,在相看之时态度大同小异,都是僵硬而排斥的。
这个楚二公子的确是个例外,可能是桃笙幼时玩伴的缘故,桃笙跟他相处起来十分放松,是那种可以包容和接受的状态。
苏嘉蓦地想起,在那日季晏明离开之前,她和儿子也曾经有过一次谈话,自己话里话外想让他跟桃笙挑明。
季晏明却并不认同她这个观点。
一则因着现在楚王位置还不算稳,不是最合适的时候;二则因着自己这次出门少说要两年的时间,说开之后让她在家中等待悬心这么久,他舍不得。
苏嘉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还是忍不住打趣道:“瞧你这话说得,话还没挑明就担心这些,好像小笙就一定会答应你似的。”
季晏明稍显无奈地自嘲:“您从前不就总教着我,烈女怕缠郎,她若不允,等我回来之后,先缠上一年便是。”
那次和季晏明的谈话,两人说了很久,苏嘉对于其中好些细节都记不得清了,其中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季晏明大概还要再等一两年后才能回来。
苏嘉心中默默叹气。
也不知道在她的力挽狂澜之下,究竟能不能保得住桃笙。
因为之前太子的事情闹得太大,所以最近兵部对于武官要求很高,值夜人数也翻了一倍,楚洵大多数时间也都在衙门那边。
而桃笙最近也有了新的差事,再加上皇帝迸发的新一轮的听曲儿热情,闲暇时间更少,两人也没了多少见面的时间。
上次出门避暑遇上了好些糟心事情,还险些失了皇位,但这件事情不光没有给皇帝留下心理阴影,反而更加激发了他的斗志。
进了四月之后,皇帝又提出了想要去承德避暑的想法,这次还是带着楚王和桃笙。
楚王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这次专程派了人寸步不离的保护桃笙。但很明显,楚王殿下这次有些反应过度,如今两个危险人物太子和睿王都不在,所以旅程可谓相当的安静祥和。
桃笙在避暑途中还曾听说,原本表面不睦,实则暗中联合想要在大周边境搞事的凌国和代国也出了乱子。
凌国摄政王觉得李国主不再重视他,总有好些反对他的政见和想法,开始公然反对国主,有了不臣之心。
而文宜长公主说服李国主,对摄政王进行了一场刺杀,只可惜摄政王命大,重伤之后侥幸逃脱,而后又用自己早先年在王城培植的势力,占了几个城池拥立“新朝”。
众所周知,凌国原本就是从代国独立出来的,而这位摄政王的“新朝”又是从凌国独立出来的,这样套娃一样的经历了一次次的“独立”,国家实力可想而知。
更兼摄政王野心不小,步子太大,刚刚立了“新朝”就不安分,很快就招至了周遭国家的敌视,跟代国闹得尤其不愉快。
如今北境那几个国家都乌眼鸡似的你盯着我我盯着你,还时不时局部动点小干戈,再也没了心力来找大周的麻烦。
一路上都是愉快的消息,回城也格外顺利。
这一趟出门也有半年之久,半年过去之后,京城还是那个那个京城,跟出门时候没什么两样,几千几百年来都是这个样子。
经历了之前的种种动荡之后,皇帝看着这样安定祥和的京城,对着楚王和桃笙感叹,这样的安然和不变才是最珍贵的。
桃笙也这样认为。
外面虽然也好,看了许多京城中看不到的风光,但还是住在家中最为安心。
洛昕三哥家中的次子就在下个月初成婚,洛昕最近时时去府里帮忙,不得闲在家,桃笙索性就回季宅住两天。
苏嘉一早去了琴行,还没回来,苏宛正好在家,给桃笙上了果子和茶点后,又说起了京中这段时日不小的一件八卦。
不知道是不是跟沈若锦走得太近的缘故,睿王妃这两年的得失心比前两年更重,自从睿王被贬位之后整个人都没了精神气儿,焦虑到不行不说,还日日夜夜的睡不着。
人总睡不着不光情绪容易崩溃,夜里也容易多思。长达几个月的失眠把睿王妃折腾得够呛,而现有的医学手段已经不能解决这种情况,睿王妃将目光伸向了神学。
招来的几位江湖方士经过卜算之后,一致指出,可能是周围什么人吸走了睿王妃的气运,才导致她这段时间如此的萎靡不振,连带睿王也遭遇贬斥。
根据那些方士给的提点和计算走背运的时间,睿王妃最终认定,这个不吉利且会吸走人气运的就是沈若锦。
如果不是这样,为什么自己的侄儿原本一个大有前程的令国公府世子会落得如此地步?又为什么好端端的关家和沈家会遭遇这些事情,几乎到了一蹶不振的地步?
想来都跟沈若锦这个扫把精有关。
睿王妃近来精神有些恍惚,说话也没有轻重,逼着关暮云赶紧休妻,让他们关家和睿王得以东山再起。
最后事情闹得不可开交,睿王和关暮云都出来调停此事。
沈若锦和睿王妃就此反目,为了摘清自己,沈若锦将睿王妃做下的种种事情也都对关暮云和睿王说了,其中就包含睿王妃当年派婢女更换睿王房中香料一事。
如果当初睿王妃没有那把迷情香,睿王就不会被打昏后卧病在床多日,后来什么都没准备,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
如果当时能提前安排好整件事情,一早留住了桃笙,不暴露自己在翰林院中安插的棋子……自己的处境绝对不会有现在这么糟糕,还是从前那个人人敬仰奉迎的睿亲王。
睿王最近出了这些事情本就心烦,想到这一切的开端都是睿王妃那把子迷情香,心中越发不满。
再加上太医查验出来,睿王妃借着给世子补身子的理由,日日送加了人参鹿茸冬虫夏草的炖盅给府上世子。
但孩子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么多东西下肚之后虚不受补,反而不好,所以世子才变得越发病恹恹的。
结果闹到了最后,休妻的不是关暮云,而成了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