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和反派首辅HE了(203)+番外
这是我家头一次有了脱离苦海的希望,母亲给那嬷嬷塞了很多的钱,几乎是这些年来所有的积蓄,就盼着自己猜测正确,这位卫先生真的是故人来访,能够将他们带回故里。
后来一连几日嬷嬷那边都没有消息,我们也渐渐不再抱什么希望。
过了将近十日后,那嬷嬷终于来了家里,说是实在抱歉,卫先生这几日跟着国主去游园了,刚刚回来,而自己也已经将书信送去了。
又过了半日,卫先生根据母亲信上所写的地址找到了家里,听父亲和母亲说了这些日子的生活大为震惊,而后当机立断道:“正好这代国国主还欠我一个人情,我在他这里也算有几分颜面,到时我提出要带你们回去,他一定不会阻拦。”
父母对着卫先生千恩万谢,并称赞他的高德大才,热心助人。
卫先生却连连摆手道:“我也没有什么仁德大爱,这次愿意带你们回去,主要也是因为咱们是旧识,而你们又是桃笙的父母。否则为什么也有其他人流落在这里我都不去管,单单只带走你们。”
听了这话之后,我忍不住抬头深深地看了卫先生一眼,目光当中当中满是敬佩,这位先生能有如此的声望地位,说话还不故弄玄虚,言简意赅,真是个实在人。
卫先生是姐姐的先生,如果不是姐姐当初认了他做先生,人家一定不认识我们,自然也不会专程把我们接回去。
不得不说,姐姐当真是我们的福星。
从前的时候只听母亲说姐姐,虽然心中崇拜,也十分向往,但终究停留在表面,远远没有今天对我们冲击这样的大。
父母在家备了酒席招待卫先生,准备了好些过年时候都吃不到的酒菜。
卫先生从年轻时候就爱酒,说起饮酒之事头头是道儿,但论起酒量似乎比父亲稍逊一筹,最终并没有撑到最后,喝歪了就去睡觉了。
而此时的父亲却只有七分醉意,还能吃着花生米在这里跟我们追忆往昔。
当初在秦县的时候,卫先生云游经过这里,姐姐慕名而去,跟先生交流了一番,回来之后就跟父母说成了先生的徒弟。
当时的父亲母亲还有些不信,这么简单就收了徒弟,别来的不是什么大师,是个外地来的骗子。
可等他们见到卫先生本人又听他所奏的乐曲后,就彻底打消了疑虑。
这样的人物,这样的风采,真要行骗也给去京城那种繁华地界去骗,来骗他们纯粹无稽之谈,没准全家财产都比不上人家腰间玉佩值钱。
后来家里人跟卫先生渐渐熟悉之后,也听说了他从前的很多事迹和过往,原来这卫先生是京城太乐署中有名的乐师,京中数一数二的音律家。
这样的先生只一次会面就看中了姐姐,并愿意收为关门弟子,足以说明了姐姐的优秀和天赋。
整个家里都与有荣焉。
在秦县收到弟子后,父母自然不能让卫先生继续住店了,而是请到了家里奉为座上宾,好吃好喝的供了几年。
而卫先生也很喜欢姐姐这个学生,把毕生所学都传给她后便离开了秦县,继续云游四海。
母亲说姐姐擅琴但更擅作曲,作出的曲子是天籁一般的存在,还会根据心境和节气变化而变化的那种,能让悲伤的人变快乐,疲惫的人有精神,落魄的人振奋,烦郁的人镇静清心……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妙音符。
许是今日饮了好些酒又见到了故人的缘故,平日里一向严肃的父亲这会儿突然掉下泪来。
“也不知道小笙这会儿如何了,一个女孩子,又这样年轻,没了父母双亲在身边,日子还不定怎么艰难。”
这会儿父亲难得脆弱,从前都是他安慰母亲的,这会儿反而换了母亲安慰于他。
“当时出门之前我就感觉非常不好,所以专门叮嘱了小笙,如果遇到什么为难事情,就去京中找苏嘉便是。”
父亲接着又开始担心,桃笙和季家多年没了往来,就算去了京中见到苏嘉之后,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姨母家中的生活,能不能跟表哥和谐相处。
……
卫先生所言果然不错,他一出面便说动了国主,免了日后的徭役,带着我们重返大周。
想到马上就要见到姐姐,我和玉笙都很兴奋,一路上畅想个不停。
本来以为要到了京城才能见到姐姐,可没成想一进了大周的地界就听说了她的事迹。
姐姐如今已经成了皇上跟前的红人,宣政殿的御用琴师,是几百年难得一见在朝中供职的女官,能弹得仙乐一般的一手好琴,琴声有着各种各样神奇的功效。
我原本以为父母偏爱姐姐,说起姐姐的琴声难免会有些夸大其词,没想到这些人说起话来竟然更加夸张,说是奉为神明也不为过。
而我们越是往京城中走,听到的关于姐姐的消息越多,也变得越来越神化。
京城不是旁的小地方,对于来往行人查验很是严格,尤其像我父母这种情况的人,都是需要路引才能进去的。
母亲怕突然出现让姐姐不方便,也怕吓到了她,于是便请卫先生打头阵先去找姐姐说明情况,路引的事缓缓再说。
卫先生去了两日之后又折了回来,对着母亲大家赞扬,你闺女可比我有能耐多了,如今京中抢着帮她办事的人太多,我便也不出这个风头,路引也是让她给你们帮着办的。
母亲从前走亲戚时候曾来过京城,从前在代国就总说起大周京城的繁华,我和玉笙都很向往。
这次还是托了姐姐的福,我们终于来了京城。
我和玉笙对姐姐的感情又再度升华,前进了好多重。
虽然我和玉笙年纪都小,但这些年在代国经历的事情多,比这个年纪的孩子懂得更多,也知道姐姐一个女孩子在京城无依无靠,能靠着自己打拼至今日今日的地位有多么不容易。
原本母亲听说姐姐找到了生身父母,还是京中难得高门大户,心中十分开心,结果很快又晓得那家人实在不是东西,对姐姐开始是轻蔑和不喜,后来是利用和算计。
姐姐这样优秀,自幼从来没沾上他们什么光,好不容易靠着自己努力生长结出果子,他们却要用强硬的手段摘下来,是个人都会生气的。
而姐姐不光为官清正,为人也最是清高有骨气的,自然不吃他们这一套。
在表哥季晏明的盛情挽留下,我们和姐姐一起住在了季家。
姐姐对我很好,即便在外当差忙碌,但是从来没有忽略我们,就算是推了其他应酬和差事也会想办法多陪我们转转。
没过几日,皇上突然下了旨意,让父亲去兵部就职。
虽然姐姐一直都说,这是陛下圣明,知人善任,才会选了父亲担任兵部都指挥使司断事司副断事。但我们也知道,如果没有她在,那样高高在上的皇帝才不会注意到父亲。
姐姐是我见过心地最好的人,她平等的对每个人都好,给大家带来幸运和快乐,但为人特别谦虚,从不居功,每次别人夸她帮了自己或者带来什么好运气,她都会认真解释,并不是自己的原因,希望大家不要把功劳算在她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