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如海一家子也收拾了家里的东西,搬到了村里的破窑洞里暂时住着。
这是前两天顾如海想好了找到了队长顾昌海说的,这村里谁家没有个事情啊,所以,顾昌海是很好说话的,立马就痛快的答应。
再说顾昌海还真的心里对于顾如海这个原先在村里是有名的老好人,当然也是穷的出名的人,只不过过了个年就有能力盖房子的事情也上了心。
看着顾如海家里的孩子们,老大那个不怎么出众的顾晓英,现在因为饮食的关系,出落得水灵灵的,已经有了十八岁的大姑娘的美貌和初中,再加上家里做生意,顾晓英也是家里的主力,这嘴巴子那也是一顶一的好使。
是很多人家已经开始惦记的说亲的对象,顾晓青那是学习据说在泗水中学那也是优等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的优秀成绩,长得也是如花似玉的,比起顾晓英来说更是漂亮。
好多人都说,李雪梅和顾如海两口子别看长得不起眼,但是家里的孩子可是个个的漂亮。
顾晓杰是个男孩子,还小,但是也是身材出个子了,今年一个年翻过来,就长了有一头,还长了一些肉,看起来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这回又盖房子,这顾如海一家可是在村里翻身啦。
顾昌海有心拉拢顾如海,当然对顾如海的这一点困难那是一个上心,本来想着让顾如海到自己的那处老房子住,可惜顾如海是个不愿意麻烦人的人,死活不愿意。
所以顾昌海只能答应。
反正顾昌海觉得顾如海一家子将来说不定有什么大出息呢。
还是维持好关系的好,反正又不费自己什么力气。
顾如海这一动静,可把顾家庄的人都惊着啦。
这次茶余饭后的,地头村尾的都是人们在议论顾如海家盖房子的事情。
这可算是大事。
顾如海是什么人啊?
整个顾家庄,包括顾家庄的邻村的都知道这个顾如海是有名的没脾气,傻孝顺,还是个憨子,除了知道给顾家做牛做马的,连自己的孩子老婆都养不活的个傻子呢。
那家里的穷,谁不知道。
三个孩子一个顶一个的瘦小,总是没等到秋收,家里早就断粮了,要不是老丈人家的补贴,估计顾如海的几个孩子都能饿死。
这可不是一个人知道的,这地方生活了几十年的人,谁不知道啊。
说起顾如海都是一脸的瘪嘴和不赞同,可是人家的家务事,谁管得着啊。
现在,顾如海盖房子。
很多人都是一脸的惊奇,就跟看西洋镜一样的稀罕。
顾如海盖房子,不是听岔了吧。
说不准是顾如海家里找人修房子,这都是可能。
你不想一想顾如海那个泥胚房,都是十多年了,早就年久失修的,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早就该休整一下。
再说很多人也知道顾如海两口子做着一点小生意,人们都揣摩着应该是挣了一些钱的,但是具体多少谁也摸不准。
总是认为不会多了,要是生意那么好做,镇山的人早就海了去了,谁放着有钱不挣,又不是傻子。
所以大家伙都认为这钱多不了。
可是这才几个月啊,算一算也就是六七个月的事情,这顾如海要盖房子,那不是天方夜谭啊。
所有村里看热闹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
不过所有的猜测,在顾如海家的院子里堆满了整齐的红砖和一闪的石材木料,还有沙子水泥的时候,彻底落实了这盖房子的口舌。
人家顾如海真的是发财了。
这块地方,就看着那院子里的砖瓦,也知道盖的不是原来的那种泥胚房子,这可是砖房啊。
99章 正式盖房
一般人家谁家没有一点实力能盖得起来这种房子,光是材料这些的钱加起来都是一大笔数字,村里的人谁家对于这房子没有个念想。
盖什么房子,需要多少钱,家家户户不说是心里门清儿,那也是*不离十的。
光是看着顾如海的这架势,这房子就便宜不了。
所以现在顾家庄最新的八卦大概就是关于顾如海的房子的事情。
别人怎么议论纷纷的,顾如海和李雪梅也不管,管也管不住啊。
再说两个人忙的都要焦头烂额的,这是盖房子,又不是平时的过家家的,这家里家外的都需要人手啊。
两口子生意也不愿意放下,现在开春了,春暖花开的,虽然天气转暖了,但是煎饺和蒸饺羊杂割的生意还是不错的,离着热天里还有日子,还能卖一段时间的,这每天毕竟是三十多块钱,李雪梅和顾如海都舍不得。
可是在舍不得,这房子也要盖啊。
顾如海李雪梅心里,这是一辈子的大事,绝对不能延后,宁可生意不做,也要盖房子。
不过李庆海早就听说了,也知道这女婿家里这是大事情,那是一定要忙活的。
到处都需要人手。
这房子盖下来没有个半个月二十天的,那也不可能。
于是李庆海考虑了半天,和两个儿子商量一下,因为过年的时候初二回门,李伟民和李伟强给顾如海的那两成的份子钱,顾如海和李雪梅那是死活不肯要,两家都要翻脸了。
最后虽然这事情因为顾晓青站出来说,以后等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大舅二舅再赞助学费给暂时搁浅下来。
但是李伟民和李伟强那心里早就不得劲很久了。
两兄弟这饸烙面的生意真的很不错,后来顾晓青还特意一段时间就开发出来一种新的口味的卤子和面条的改良版本,这生意也算是独门生意。
两兄弟别看在一起搭伙做生意,还真的没有红过脸,起码是有情有义的。
这一冬天下来,李伟民和李伟强可是也挣了不少。
算了算下来竟然有六千多呢。
主要是大多数的工人和职工对于这种饱食感比较充足的面食还是有着喜好的,再说李伟民他们分量足,卤子花样也多,后来还增加了很多小菜,时不时的还送了一些味道怪好的小咸菜什么的。
很多人都喜欢在这里吃东西,主要是镇山只有一家饭馆,还是国营饭馆,那大师傅做的饭菜不说是千篇一律,就是咸盐多的要命,能把人齁死,再加上服务员的态度也恶劣,拽的二五八万的。
所以大多数人还是愿意接受李伟民他们这种小摊子上的饭食的,再说在帆布四面一遮,还真有点儿饭馆的意思呢。
所以生意始终不错,这六千多就是这么来的。
兄弟两个也是打算再过一段日子就划算着盖房子呢。
农村人有了钱的第一想法,那就是房子啊。
这边顾如海先动上手了,于是李庆海琢磨着自己带着老婆子过去给顾如海帮忙,自己一个老头子阅历放在那里,搬搬抬抬的不行,但是看着包工队的人施工,那还是富富有余的。
让老婆子也能给工人们做个饭什么的,本来两个孙女也要带过来,后来商量了一下,就派两个孙女给李雪梅帮忙去了,把李雪梅替下来,好在家里给工人做饭,有个什么事情也好拿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