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个骗子,干嘛盗我哥的号!!!”
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最终, 冉知知试图“减刑”失败。
“我不过就是怀疑他被盗号了嘛,我这么心地善良的妹妹,已经不多见了, 结果, 他居然撤回了那条消息!”
“明明已经答应减刑但撤回了!哇,超小气啊!”
冉家厨房里, 听着冉知知控诉冉野,许初从冰箱里, 拿出一瓶娃哈哈,帮她把吸管戳好:“不气不气了。”
冉知知双手捧着娃哈哈:“呜呜,还是初初姐好!”
还是个小孩呢。
许初弯弯眼睛,无声笑了下。
补充糖分后, 冉知知心情好多了,她咬着吸管,自言自语:“说起来, 我哥是不是变了啊……”
许初收拾着料理台,浅然一滞。
变了?
“对, 他应该是有什么不一样了。”
汤书韵的声音, 很肯定。
周三,新闻部活动室, 明亮的光线下,汤书韵将笔电反过来, 给其他几人看一张照片。
俨然就是前几天, 广为流传的冉野与耳钉共存的偷拍照。
许初抱着本子,歪了歪脑袋。
吴预不太理解:“冉哥和以前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汤书韵伸出一根手指, 摇了摇:“看事情要以小见大,作为新闻人的嗅觉, 难道不能从这件小事,感觉到什么?”
吴预悚然:“大哥变成彻底的不良少年?”
汤书韵:“不良个鬼,我是怀疑,有谁改变了他!”
向菡迅速将四个茶杯摆好,斟满茶,一人分一杯,她大手一挥:“阁下可是掌握了什么最新的八卦动向?请细讲。”
她还抽空叮嘱许初和吴预:“小心烫。”
许初、吴预:“……”
就差瓜子了。
汤书韵手指抵着太阳穴:“怎么说呢,就是他有种和以前不太一样的感觉,”突然问许初,“作为采访过冉野的,你怎么看?”
许初小口吹着茶水,疑惑地看着汤书韵。
汤书韵:“该说他变得明亮?耀眼?不对,他从以前就已经这样了……”
许初脑海里,突然浮现那道银色的光泽。
她不由开口:“鲜活?”
汤书韵:“对,就是这个感觉!”
吴预搞明白了:“原来如此!话说回来,咱们一开始开周会,不是想采访周主任来着吗?”
汤书韵:“哦也是。”
一聊八卦,就差点忘了正事。
等到周会结束,向菡突然怜悯地看着大家,做了个祈祷的姿势:“散会,另外,祝福你们顺利度过家访,阿门。”
话音刚落,汤书韵和吴预沉默了。
许初抱着笔记,看着大家:“?”
家访,很可怕吗?
汤书韵悲痛:“初啊,你年级第一,不会懂我们的。”
格致注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因此,是少有的拥有完整家访体系的高中。
林骁海在黑板上写下家访时间段:“按成绩排名分三批,我们老师和家长想的是,尽量在五一前完成,让大家过个好节日,没有异议吧?”
班里学生窸窸窣窣起来,有人嫌烦,也有人开始哆嗦。
比如廖羽晴。
廖羽晴:“现在去给老班送礼,来得及吗?”
许初想了想:“贿赂,可能更严重?”
廖羽晴闭上双眼:“你说得对,那我安详地走了,勿忘我。”
为了忘记家访的阴影,她决定八卦点什么:“说起来,不知道冉野家怎么样呢,家访会有两个纪律部同学过去的。”
许初:“纪律部?”
廖羽晴:“对啊,纪律部会出两人,去协助老师,虽然明令禁止对学生家拍照,但说不定有人会偷偷拍冉野家里的情况,就看个人道德。”
许初皱了皱眉。
她差点忘了,家访是全校学生的事,冉野那边,当然也有。
如果不小心被拍到……
晚上,天色黑了。
许初去废纸站丢一些纸箱垃圾,回来的路上,她听到点动静,回过头。
果然是冉野,他踩着滑板,滑过路面,看到她后,他下了滑板,摘下蓝牙耳机,轻轻抛了下,眉头一扬:“好学生,有什么事吗?”
许初问:“你的家访时间定了吗?”
冉野提起滑板,一只手推开前门时,回过头:“你是想错开时间?”
许初犹豫片刻,轻轻“嗯”了声。
冉野一下明白,她在顾虑什么,他眯了眯眼睛,说:“放心,他们不会在我家乱走。”
许初:“还是错开好,不然可能……有麻烦。”
错开时间,她到时候锁了配楼的门,一整天不在,就是最保险的。
但下一刻,冉野眼眸一凝,半是疑问,半是什么的,反过来问许初:“麻烦?”
许初怔了怔:“啊,嗯。”
他转过身,背对着她,语气稀松:“我知道了,不会麻烦你的。”
许初:“……”
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
...
对于格致的家访,何静月还挺乐见。
只是她们现在借住在冉家,总不能让林骁海直接来冉家。
去外面咖啡店是一个选项,但“家访”强调“家”,学校方面,是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何静月不想给老师一种,自己和许初没家的感觉。
最终,她租了一个公寓,因为是临时应付,经过熟人介绍租的,只租一天。
“这地方还真不错。”何静月拉开窗帘,夸赞。
许初放下书包,用纸巾擦擦桌子。
这房子,本来是租给两个在实习的女大学生的,颇具有生活气息,她们今天都出去了,其中有个女生,在桌上花瓶下压了个便签:
[短租客人您好,请不要随便挪动任意物品,谢谢!]
许初放下便签。
她将花瓶仔细摆好,连同那张便签,和没有动过一样。
班主任林骁海来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个科任老师,和两个纪律部的同学。
何静月和他们聊起来,许初成绩好,性格也乖,不管是林骁海,还是科任老师,对她的评价都很高。
何静月笑得合不拢嘴。
林骁海把成绩单折起来:“就是,许初这么聪明,现在参加竞赛……”
何静月摆手:“不不,这孩子的路要稳一点,竞赛会出错的。”
她对许初的期望,承受不来任何一点误差。
除了这点小插曲,整个家访持续的30分钟,都很顺利。
离开后,林骁海在车上,用笔记本记资料。
科任老师开着车,问:“老林,许初家长,你怎么看?”
林骁海“嘶”了一声,开玩笑:“怎么说呢,她好像把许初当一支股票,只盼着它一直涨,却完全不能接受有跌落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