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暴君他心有白月光(200)+番外

作者:简小酌 阅读记录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宋时安捏了捏她的耳垂,低声道:“你算算两日是多久?”

幸而服侍的人早都散开了,此处只有两人,楚妍到底没躲开。

九表哥才被立为太子不久,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他,他这些日子都很忙。

今日能出来一趟,想来是他好不容易才挤出来的时候。

“我会多进宫的。”楚妍小小声的道。

宋时安含笑点点头,然而他还是有些贪婪的低下头,修长的手指擦过楚妍的脸颊,帮她拢起一缕碎发。

炙热的呼吸就在她的耳侧,楚妍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中缭绕起淡淡的雾气,长而卷翘的睫毛如同两只蝶翼,因为紧张闪动起来,她的手指无意识的蜷缩。

很快一个轻柔的吻落在她的唇瓣上。

碍于这还是在长公主府的花园中,宋时安到底不敢太过了,只是在她唇上讨了个浅浅的吻,便放开了她。

楚妍白皙的面颊染上绯色,艳若桃李。

“妍妍,快点嫁给我吧!”

***

寿安宫。

因宫中要办赏梅宴的事,秦皇后忙得团团转。然而纵然是忙碌,她的心情也是前所未有的舒畅。

她入宫时变成了宋弘旼的继后,却被宠冠后宫的惠妃压着,有名无实;好不容易惠妃倒台,又来了有得宠皇子傍身的玉妃,被她分走了大半实权。

终于她把两人都熬走了,她成了真正的后宫之主。

“这次妾身让杨妃和贤妃给妾身做帮手,到底是她们所出的皇子选正妃。”秦皇后十分大度的道:“左右还有母后您把关,定是万无一失。”

赵太后对秦皇后的转变很满意,点点头应了。

“还有皇子府的布置,妾身也都由着她们去,只要不是很离格就行。”秦皇后又转向了坐在赵太后下首的明华长公主,笑道:“到时候东宫的布置,还得请明华妹妹帮忙。”

“本宫知道,明华妹妹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在家里千娇万宠的,便是嫁到东宫后,也不能委屈了她。”秦皇后殷切的道:“本宫让人拟好胆子,明华妹妹帮着过目。”

面对秦皇后这十分明显的讨好,明华长公主也领了情,笑着点了点头。“娘娘费心了。”

三人正说着话,只听舒嬷嬷亲自通传道:“皇上来了。”

秦皇后的神色为之一凛。

册封太子早就结束了,立太子妃的旨意却是迟迟未下,不知道皇上到底想做什么。

很快宋弘旼走了进来,明华长公主和秦皇后都起身行礼。

“给皇上请安。”

“给皇兄请安。”

宋弘旼神色温和道:“起来罢。”

当四人都坐下时,宋弘旼因问起了秦皇后来寿安宫的意图。

“六皇子和七皇子年纪也到了,先前两次均是被耽误。”秦皇后直言道:“妾身想为皇上分忧,特来母后这儿讨主意。”

宋弘旼微微颔首,面上也没什么不快的神色。

“朕这会儿来,是想说太子和妍妍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太子殿下日渐放开了撩妍妍→_→

第142章 番外

秦皇后听了宋弘旼的话, 心中难免有些不安。

可她转念想到有赵太后和明华长公主在, 便是要出头也轮不到自己。

皇上既是立了宋时安为太子,不管情愿与否,都不会在他的亲事上再弄得父子离心。

“皇上想说什么?”赵太后神色和煦的问。

宋弘旼温声道:“太子和妍妍都到了该婚配的年纪, 朕想问问母后的意思。”

秦皇后不动声色的皱了皱眉,便是外人不知道, 可起码他是该知道, 妍妍和宋时安近两年来走得近。且妍妍一直都未婚配,并不是顾忌宋时远。

显然这一年多来, 宋时安的表现让赵太后和明华长公主满意,彼此才有了这默契。

皇上这话说得含混,似是在试探赵太后的意思。

赵太后微微一笑,她似是厌倦了母子间的试探,淡淡的道:“哀家在一众孙辈里,确实最疼妍妍。给她挑选夫婿, 虽不敢说千挑万选,该选怎样的人心里也约莫有谱。”

“最好是青梅竹马一处长大的,再长妍妍两岁, 大些知道疼人。”赵太后不管宋弘旼心中作何想法,不紧不慢道:“当然必须得文成武就,并非平庸之人。”

这一番话下来, 赵太后心目中的人选已经很明晰了。

“哀家的想法一直都没变过。”赵太后抬眼,看着宋弘旼道:“所以皇上第一次的提议,哀家也觉得好。”

秦皇后可能还要思考片刻那个人选是谁, 宋弘旼却是立刻想了起来。

他登时便觉得脸上火辣辣得发烫。

先前也是他用过类似的理由,说服赵太后同意把楚妍许给宋时远。

如今这话套在宋时安身上同样合适,他也再不能拿两个孩子的亲事向母后提条件。

“无论妍妍嫁到哪家,有皇兄您这个皇舅舅替妍妍撑腰,她比不会委屈了去。”明华长公主笑着起身道:“臣妹想起有件事要找皇后娘娘帮忙,就先告退了。”

皇兄显然是跟母后有话说,她自然闻弦知雅的顺便把秦皇后也给带走了。

殿中只剩下了赵太后和宋弘旼两人。

“哀家的意思,是想把妍妍许给太子。”赵太后直截了当道:“皇上觉得如何?”

宋弘旼虽是早有预感,听到后还是觉得心中不大痛快。

这些日子一来,他时常想着事情究竟是怎样发展到今日这般不可挽回的境地。

或许从那次妍妍替宋时安出头时,便埋下了伏笔。

“看来时安深得母后喜欢,才舍得把妍妍嫁到东宫。”宋弘旼笑笑,道:“还是母后独具慧眼,比朕还早发觉到时安是个好苗子,值得好好栽培。”

赵太后入宫数十载,多少腥风血雨都过来了,岂会听不出宋弘旼心怀怨气的话?

宋弘旼虽是这两年对宋时安有所看重,还并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打算。更何况这一次,把他曾经最喜欢的两个儿子都折了进去,一个贬为庶人一个降为郡王,除了立宋时安为太子,再没有别的选择。

宋时钧和宋时轩虽是年纪长些,可没资格跟宋时安争。

细想来宋时安开始被人发现,是从那次楚妍在演武场闹了一回,一来二去才跟宋时安熟悉了。再后来又有他陪着楚妍写字,两人渐渐走动起来。

直到宋弘偲收下宋时安做徒弟,又在自己面前演戏仿佛他们叔侄不和,最后又借力打力除掉了宋时琛和宋时远。

只怕宋弘旼越想越是憋屈,觉得被宋弘偲玩弄了,算是被逼着立了太子。

“人之初,性本善。”赵太后波澜不惊道:“哀家的皇孙们,曾经个个都是极好的。只是有人后来贪心不足,走上了歪路,哀家也甚是痛心。”

宋弘旼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若认真论起来,赵太后还真没对谁厚此薄彼过。

宋时琛、宋时远都曾经是楚妍小时候的玩伴,要知道那时玉妃并不受宠,甚至都不是妃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