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暴君他心有白月光(67)+番外

作者:简小酌 阅读记录

“珲哥儿,妍妍是个单纯善良的孩子,又被我宠坏了。”嫡母无论何时都是一副端庄雍容的模样,虽是笑着说话,可她看起来温和的神色始终都让他心有敬畏。“往后她还少不得要你这个做哥哥多关照些她。”

楚景珲忙答应下来。

对妹妹好,这是不需要加以思考、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可今儿妹妹和父亲都不在,嫡母特意提起来……这究竟是何用意?

等回到了自己的院子时,路过妍妍那日告诉他的楚景州、楚景昊的院子,顿时恍然大悟。

听妍妍的意思,似乎跟二哥、三哥的关系并不亲密,甚至还有些疏远——毕竟长公主嫁进来时,两人已经懂事了,兴许对长公主也会有抵触。

那么自己很可能成为长公主对付继子的一枚棋子。

“哥哥,我每日也都写字,九表哥也说我比先前写的好了。”楚妍不知道楚景珲心中所想,还兴致勃勃的道:“一会儿哥哥帮我瞧瞧,我是不是进步了。”

“风筝我都很小心的收着,有两处还是不小心弄坏了。还得让哥哥帮我瞧瞧。”

可是那又如何?

楚景珲微微侧过头,听着楚妍叽叽喳喳的说起宫中的事,笑容一直深到了眼底。他轻轻应了一声,“好。”

他会保护妍妍的。

这句话无需说出口,他会用行动证明。

“过几日我会在府中办生辰宴,到时候哥哥一定要帮我招呼皇子、世子们之类的人。”楚妍默默的盘算着。

楚景珲心中微热,立刻答应下来。

“哥哥,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站在我这边的对吧?”楚妍抬起头,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话。

“那是自然。”楚景珲毫不犹豫的回答。

楚妍很快露出大大的笑容来,如同得到糖果的孩童般。

“那就先谢过哥哥了。”

***

芷兰宫。。

得知儿子今日回京,玉妃这大半夜都没有睡着,还得特意吩咐了御膳房做些宋时远爱吃的东西预备着。

只听小内侍们往回开始送消息。

先是“四皇子回京了”、而后便是“四皇子去见皇上了”“四皇子去给太后请安了”,等到午膳快要凉透时,终于传来了消息,说是四皇子已经往芷兰宫来了。

玉妃忙带着两个女儿出去迎接。

不过月余的时候没见,玉妃分明感觉到宋时安的变化更是极大。

原先他到底只是养尊处优的皇子,这次查案一路上赶时间便辛苦了些,再加上到处飞的蚊虫,简直难熬。然而他从没挑剔过一路上的食宿,反而很着急的往目的地赶。

他这勤勉的作风让宋弘旼很满意,方才在殿中没少收到嘉奖。

然而让玉妃觉得他变化最大的部分,还是他整个人的气质都似乎不一样,不仅仅是晒黑了、还变瘦了。

他经过了锻炼,已经给更像是一个储君了。

“你这一路上辛苦了!”玉妃扶住儿子要请安的动作,拉着儿子左看看、又看看,觉得满意极了。

宋时远这次办差漂亮,又得了宋弘旼的夸张,正是春风得意时。

不过他只是跟玉妃简单说了几句关于这次差事的话,便迫不及待的问起了楚妍。

“母妃,这些日子妍妍如何了?”他平和的眼神下还有几分隐忧,轻声道:“咱们想的那个抄经的法子,可还管用?”

玉妃心中暗叫不妙。

作者有话要说:小仙女们中秋节快乐~送一波小红包,注意查收~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Sonia22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9章

实情是瞒不住的, 玉妃只得如实说了。

“不知你皇祖母是如何想的, 竟让宋时安每日陪着楚妍抄经。”玉妃斟酌着道:“不过宋时安每日绝不多留,连午膳都不在寿安宫用。除了你皇祖母对他温和些, 你父皇对他的态度仍旧没有改变。”

宋时远闻言虽是面色仍旧波澜不惊,眼神却骤然变了。

“皇祖母为何不让三妹和五妹去陪着妍妍抄经?”他轻描淡写的道。“原先妍妍跟她们也是很亲近的。”

知道自己哥哥要跟母妃说事情, 三公主和五公主都识趣的离开了。殿中只有母子二人, 故此他才有了这一问。

玉妃自然不愿见儿女之间产生嫌隙, 便道:“妍妍自小被娇惯着长大,她略微撒个娇太后就心软了,哪里还能管得住她?”

“兴许是太后想找个能镇得住妍妍的人,若是她们姐妹在一处,怕是妍妍要拉着她们玩闹, 反而耽误了正事。”

“宋时安的性子孤僻冷漠,来做这个‘恶人’是最合适不过的。”

自己母妃虽是解释的合情合理,可宋时远还是听出了她话中的粉饰之意。无论太后的意图如何, 妍妍却是跟自己的两个妹妹疏远了。

“若是如此,那再好不过。”宋时远淡淡道。

他自是不会与母妃和妹妹们龃龉,内耗是最愚蠢的做法。只是关于妍妍, 他确实要更上心。

一日不立太子,他就不能掉以轻心。

玉妃也不愿他在这个话题上多做纠缠, 便问起了他此次办差的见闻。宋时远便也顺水推舟的说起了经过,谈到他带回了两个查账有功、刚正不阿的官吏,玉妃面露赞赏之色。

“你越是礼重这样的人,虽是眼下他们人微言轻, 假以时日得到重用,必会记得你的提携之恩。”

宋时远点点头,神色稍霁。

他知道想拉这样的人站队很难,他也并不需要。他只需要向世人证明,他宋时远礼重有才识、有原则的人,有一派明君的风范。

这才是他此次查案最重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这一次的功劳,他要的是天下人记住他是怎样的人。

虽说有怕事的贪官污吏变着法想要给他送礼表忠心,可他牢记着宋时琛的前车之鉴,自是不敢逾矩。这是头一次,他断不会那样眼皮子浅,为些许蝇头小利坏了名声。

跟着他出京的人尽是父皇身边的心腹,想来父皇也担心再发生英王的事。

“母妃放心,儿子明白。”宋时远道:“父皇看重儿子,我恪守本分便是,断不会自作聪明,做些画蛇添足之举。如今舅舅也立了新功,为了儿子添助力的同时,咱们也愈发要谨言慎行。”

见宋时远如此拎得清,玉妃很是欣慰。

“你放心,母妃会写信告知你舅舅,也会约束你外祖家的人。”玉妃忙道:“现有惠嫔母子的例子在前头,他们知道如何做。”

宋时远应了一声。

不,他们跟惠嫔和宋时琛不一样。

惠嫔母子有父皇的偏爱,且当初惠嫔娘家倒台如此之快,也与父皇跟皇祖母斗法脱不开干系,父皇还是有些愧疚之心的。

可若是他行差踏错,必会令父皇震怒,他和母妃也不能全身而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