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164)+番外
当村子里好几个中老年妇女结伙到江家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堆了一堆的零碎。
她们都是来看江易做出来的新婚专用收音机的。
果然大红底上金花牡丹的收音机,完美地对上了大娘们的心思。
玉花大娘乐得都合不拢嘴了。
江易说这收音机要五十块,她二话不说就掏钱了。
压根就没提这件东西是不是二手了。
这个大件可太体面了,往新房一摆,谁来看了不得亮一下眼睛啊?
她不快点掏钱,没看旁边的老娘们正眼馋着呢么?
江易收了钱,看了看正瞧稀罕的大娘们。
就拿出十块钱,给正看热闹的村长老婆递了过去。
“婶子,这是我借的钱,先还了吧。”
当初原主是实在没法子了,四处借钱交费,也是这大江村的村长姓江,跟江易家里有点亲戚关系,就借了原主十块钱,算是外债里比较大头的了。
余下的债还有两家人,一家五块钱。
村长老婆却没接,一双眼睛就朝外头瞄。
“江易啊,我看你那院子里摆了不少东西,是不是要做个自行车?”
江易笑着摇头,“我倒是想做,在城里没找着车轮,这不,淘了些儿童车的车轮……”
村长老婆眼睛一亮,“是不是要做个儿童车呢?”
第101章 八零年代(10)
她一说话, 在场的大娘婶子们都安静了,大伙整齐地望向江易。
“嗯,是打算做一个儿童车试试。”
村长老婆两眼直放光。
“那做出来, 就卖给我家吧, 这十块钱就先抵了,还差多少到时候补!”
江易点头,“那也行。”
又忽然想起点事儿,就问,“婶子, 你家小孙子有四岁了吧?我好像还没见过,有多高,胖不胖?”
村长老婆用手给比划了下,“有这么高了,胖倒是不胖,这不, 跟着他爹妈在城里住着, 说是要什么科学育儿,不让多吃啊!”
旁边就有人插话了,“啥科学育儿啊,咱们生了这么多的孩子, 不也都养活大了?”
“要说有办法还是莲㥋蒊嫂子家里啊,四岁的娃都给买车啦!”
“只听说过自行车,这儿童车是个啥呀?”
“哎呀, 看你土不土!儿童车就是那种小小的,三个轮儿, 专门给小娃娃骑的!咱村虽说没人舍得买, 可是城里有啊!”
“是呢, 有一回我进城去买化肥,就看见大街上有个大人带着个骑小车的娃娃,别看它小,那也是有座有轮的,小娃娃骑上头,神气得很咧!”
村长老婆点点头,“可不是,咱家眼下就这么一个孙子,那还不是想要啥就给买?偏偏这儿童车它也紧俏啊!也得要票才能买,我家小国两口子虽说都进了城,可惜都是临时工,房房不分,票票没有,都还得靠我们老两口贴补呢!小宝眼巴巴地想要个儿童车,我们倒是舍得出钱买,可是上哪儿买去?”
要不,她一听说江易现在自己会动手做这做那的,就赶紧跟着村子里的妇女们过来了?
村里其他人就都笑了。
“看你说的,还是你家有办法,我家三个都闲着呢,倒是想去当临时工,那也得有那个门路啊!”
“是啊!我家那些小的,天天就知道在泥里打滚,得亏他们没见过儿童车,不然就算把我们老的骨头榨了油也给他们买不起!”
众位大娘婶子们夸赞一番婚事定制收音机,再畅想一下传说中的儿童车,这才算尽兴,说说笑笑地离了江家,又转战玉花大娘家去了。
也有位家里最近要办喜事的,跟江易定了一台收音机。
江易花了两天工夫,把儿童车给攒了出来。
就村长老婆说的那种儿童车,实在是太古老了。
就连江易的可回收库里,都找不着那种模样的。
江易只好从可回收库里找了几个儿童车魔改一番。
他是挑了个傍晚时分,扛在肩上给村长家送去的。
村长全家都惊了。
村长老婆拿了五十块钱要给江易,江易没要,最后推来让去,又补了十块钱。
再加上给另一家的婚庆订制收音机,江易如今手里就有一百多块钱,在这个时代,算是小有资财了。
他“手工”打造的收音机也就才卖出去两台,口碑还没有传开。
也就没别人再来找他订制了。
有钱又有闲工夫,江易就准备进城,去书店和图书馆这样的地方多看看,好多了解下辰国的历史。
毕竟,无论是原主的记忆,还是大江村的人,或者每天能听到的那点电台新闻,都没法让江易拼出完整的辰国发展史。
江易这次去是买书的,就带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铅灰色挎包,白色短袖衬衫配灰色长裤,站在路边等着车。
一辆骡车停在了路边,车上坐着的人抬手跟江易打招呼。
“江易!是进城吗?上来吧,捎你一截!”
这人正是村长老婆。
江易今天换了身干净利索的衣裳,也确实不想坐小巴车人挤人了。
就欣然坐上了骡车。
江易坐在边上,缩起了腿,尽量不要碰到车板上放的东西。
这些东西里有菜有鸡蛋篮子,最大的还属当中的大号麻袋,鼓鼓囊囊的,能看出点形状。
村长老婆笑呵呵地,“对,就是你做的那个小车,今儿就给小宝送过去!”
赶车的是她外甥,她是等不到过周末,儿子一家人回来了,必须!赶紧!给送到城里去!
好给她宝贝孙子一个大惊喜!
骡车走了约摸三十多分钟,最后停在了沁城县化肥厂的家属院小门边上。
村长儿子一家就住在这个家属院里。
这个地方离市中心,也就是几百米,走上几步路也就到了。
江易跟村长老婆告了别,就朝市中心走去。
沁城县不大,几个街道的功能划分得都很清楚。佚䅿
一条最大的商业街分成了东西两街,东边是人流最多的,街道两边都是饭店和百货商店。
西街则相对人少点,以书店、文具店、工艺品店为主,走到头,就是沁城图书馆了。
这个时代的百货商店里的货品不多,大部分紧俏的还需要票。
江易几乎什么东西都不缺,自然就没多少兴趣了。
直接就奔了西街,先进了家中等店面的书店。
不像在江易的时代,小书店基本上都已经倒闭,只有几家兼具拍照打卡功能的网红书店才能存活着。
这边书店里的人虽不至于像百货商店吧,却也着实不少了。
尤其是在文学名著那一区,几乎每个书柜子前头都站满了一排人,捧着书在看着。
江易搜索了一番,找到了历史一区。
他随手拿起一本辰国古代简史翻开来看。
辰国古代史是从四千年前的凤朝开始的。
而辰国的主要疆域,都是在凤朝后的第四个朝代辰朝形成的。
这也是辰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