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回收站(49)+番外

却也不想想,夜长梦多,万一流民越来越多,再回城的时候遇上那饿极了眼的怎么办?

凤柳城紧闭了城门,谁都不让进可怎么办?

柱子跑回自家。

“阿娘,快多做些饭,我大哥大嫂回来了!还有小侄子!”

王婆子正在洗衣裳,一听这话手上的水瓢就落回了桶中。

“啊?你大哥大嫂回来了?还有你小侄子?人呢?怎么没一道回来?”

柱子无奈地放下背上的麻袋和一个包袱。

“他们走路实在是慢,我就先回来报信了……这个包袱是大哥的!”

柱子把麻袋拎进了自己住的小屋,又朝外走去。

正慌张的王婆子,张着两只手叫他。

“你去哪儿?”

“我去街上买些熟肉……”

王婆子这才点点头,进灶房张罗做饭,还一边低声笑道,“这倒是有个做兄弟的样儿了。”

这二年,小儿子没少埋怨老大两口子。

她虽然也气老大两口子私心太重,却不能真让两兄弟离了心,还得替老大圆话。

如今小儿子自己有了能耐,钱也没少挣,倒是再没说过大哥的小话了。

为了迎接哥嫂,还肯自己出钱去买好吃食了!

“这次回来,就不瞎跑了吧?踏实在自家过日子,比什么不强?哎哟我那小孙孙喂!”

柱子从自家出来,就先去了最近的虎头家。

“虎头,明儿咱们怕是不能去收野草了。”

“城外头来了流民!”

“你也告诉你家里人一声,要出城的话,可得小心些。”

告诉了虎头,又去江家当铺那边报信。

听到柱子的话,江易心里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来了!

“多谢你来报信,这段时日就先不出城了。”

他的马车做好了,养骡马的人也有了,七天前他带着丑丫又去买回了一头骡子。

这段时间,他就带着丑丫,赶着骡子在城外试驾。

毕竟这马车是他自己搞的,还得在试验中改进,别真到了需要用到的时候,各种掉链子可就坏事了。

送走了柱子,晚饭过后,他就召集众人,开了个小会。

“……如今流民已经到了凤柳城,若只是人少还好,若越聚越多,只怕要生出乱子……咱们只有四个人,粮食倒是囤了不少,足够吃上半年了,但就怕城里也乱起来,到了那万不得已的时候,也只能去别处做买卖了。”

陶婆子忧心忡忡,“全凭大爷安排就是。”

她就说怎么从前那么些年也不见大爷买骡马,买人,做马车的。

原来是防备着流民,准备去别处躲灾呢!

她是知道有些主家,在灾年时全家躲出去,只在宅子里留一两个人看房子。

至于说那留下看房子的仆人会怎么样,那就全凭造化了。

她其实心里也害怕,如今这院里四个人,就属她年纪最大,要是主家让她留下看房子,理由都是现成的,外出奔波劳苦的,她一个老婆子定然受不了。

然而谁让她是下人呢?

这心里免不了有些躺平的意思。

留下就留下,想必大爷也会给留些粮食,院里又有水井,还有地窖,只要城里没乱到让贼随意闯进民房,总能多活些时日的。

于二娘比陶婆子更心虚。

陶婆子虽是下人,却是江家的下人。

她这个小姨子其实最名不正言不顺。

尤其是,她越来越觉得,这个姐夫,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如果这个姐夫不是她原来的姐夫,那所谓的亲戚情份也就没了啊。

要是江易不带她一起逃走,她……实在不行,她就留下来看房子吧。

三个人里,完全没多想的,就是丑丫了。

她可是大爷五两银子买回来的!

还有她照看的骡子,是二十两买的。

而骡子拉的车,她估摸着比骡子贵,怎么也得五十两吧?

她和骡子和车,加起来就七十多两银子了。

再加上她身上穿的,吃的喝的……她打从生下来起,都没觉得自己这么值钱过!

对于主家有可能会丢下她的问题,哈哈哈,这还用想吗?

江易可想不到陶婆子和于二娘还有这一层的担忧。

他就只是给三个人透透风,让她们都做好准备而已。

“陶婆婆,这些日子就准备起来,多做些干饼腌菜肉干能路上带着吃的。”

陶婆婆点点头应下。

“二娘,前儿我说过睡袋的做法,你这些天就不要管那些旧衣了,先把四个人的睡袋都准备好再说。”

于二娘眼睛一亮,响亮地应了声。

奇怪,陶婆婆和于二娘好像精神头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江易纳闷了半晌,回想刚刚自己说的话,似乎也没有说什么呀……

他看向新来的丑丫。

“丑丫,你这些日子就负责给骡子准备食粮,要不易坏还方便携带的,比如说豆饼、干菜饼这样的。”

丑丫这个小员工,是真的超值。

挑骡子、喂骡子、做杂活,样样都不虚。

最妙的是,穿上小子的衣裳,完全看不出来其实是个小丫头。

也正因此,他这段时间出城试验马车,又试验自制投弹,都能带着丑丫。

丑丫点点头,“嗯,我晓得了!”

江易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对了,为了以后办事方便,丑丫常穿男装,那就不能再叫丑丫了,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名字?”

丑丫原本姓董,她家在村子里虽然不算穷,但她一生下来,她爹一看是个女娃,心里不喜,看她又长得黑,就随口叫了个丑丫。

这人不管美丑老少,谁也不希望被人一直说丑啊。

这会儿有机会改名,丑丫两眼亮晶晶的,“大爷,您给我起个吧!”

反正再随便起的名,都比丑丫好听。

“你是女孩子,但做事麻利,穿上男装别人都认不出来,力气也比许多男孩子大,不如就叫你赛子吧!”

丑丫咧嘴傻笑,“嗯,那我以后就叫赛子了!”

“这名字可好,都能赛过男子咧……”

“对对,赛子,叫着也好听!”

陶婆子和于二娘也跟着捧起了场。

江家这个小会圆满完成。

各人都有自己的事忙。

陶婆子忙活着做干饼,她听从江易的建议,在白面里头混了些粗粮,又加上些配料,做出来的干饼有甜咸两种。

甜的里头加了点红糖和核桃瓜子碎粒。

咸干饼里则加些肉松和葱碎。

这样的干饼,咬起来满口留香略带松软,又不易坏,吃腻了一样还可以换一样。

于二娘则用江易给的布,做起了睡袋。

江易给于二娘的,是在旧衣库里找着的一些废布料。

按说布料再怎么样都能找着用处,不会沦落到进回收站。

但这些布料实在是太古老了。

在江易还没出生的年代里,夏国有一段经济落后时期。

那个时候物资匮乏,老百姓在吃穿上都极为节俭节约。

上一篇: 快穿之不负此生 下一篇: 快穿之我是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