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回收站(64)+番外

说话间车上又下来一位年轻女娘,这年轻女娘二十来岁,倒也标致好看,穿的是藕荷色的小袄, 淡绿色长裙, 婆子们还没来得及议论,马车里又跳下来一个八九岁的女童,女童站在车门前,伸手搀着一个婆子下了车。

而先前站在院门口开门的几个半大小子, 已经将院门大开。

年轻男子大步走进院内,年轻女子也跟了进去。

半大小子们将马车也牵进了院。

院外只剩下扶着女童的婆子,这婆子穿的体面, 但也能看得出来是家中得势老仆。

她下马车走了两步,看到路边的婆子们, 眼睛就是一亮, 满脸带笑的同婆子们打着招呼。

上了年纪的老妇人之间, 熟起来再容易不过。

一个笑脸,几声招呼,再说上几段八卦,顿时就能称姐道妹。

“陶姐姐,刚才进去的那两位莫不是你主家和主家娘子?当真是郎才女貌啊?”

“怎么没见小郎君?”

老妇人么,最关心的可不就是夫妻孩子这些家事儿?

陶婆子赶紧摆手。

“是我们家大爷和大爷的妹子。小郎君还没有。”

在凤柳城,街坊邻居都认识大爷和于二娘,如今来了新的地方也没人认识,大爷就特意吩咐,让她对外称二娘子是大爷的妹子。省得被人说闲话。。

这样倒是好,不像在凤柳城好好一个院子,还得分隔成前后院,来回都麻烦。

只是这说法也摆明了大爷的意思。

她先头想的大爷和二娘子过成一家算是没戏了。

“咦,你家大爷难道还没有成亲?”

看这年纪也不像呀?

陶婆子叹了口气。

“虽然已经成亲,可惜娘子没福气,早早的就去了!”

婆子们都跟着叹了气。

又热心的提起建议,“既然来咱们这里买房置业了,就在这儿说一房亲事,可不是正好?”

保媒拉纤儿这种,可不正是她们的拿手本事?

陶婆子满脸笑容,不住点头。

“好说好说,待我家安顿下来的。”

告辞了这些街坊邻居家的婆子们,陶婆子这才进了院子。

马车停放在墙角,东西都已经卸下。

江家众人已经开始各干各的活。

只有小黄狗,突然来到了陌生的地方,这地方又十分宽阔,兴奋异常,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撒欢儿。

江易走进正堂旁的卧房,这卧房大约二十来平,青砖铺地,粉白刷墙,内里空空荡荡,没有什么家具,倒是显得十分清爽,他走到窗边,发现窗下种着一株梅树,枝叶婆娑,别有一番景致。

他这间卧室朝南,采光很不错,又有梅树稍加遮挡,正是他喜欢的模样。

江易走出卧室,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给男孩子们都分配了宿舍。前院除了正堂和厢房以外,还有一排倒座房。三个少年一人分了一间。

分好了前院的房子,又到了后院。

后院除了两排房子之外,还自带了一个大院子。

如今这院子里头就长满了杂草灌木,无人打理,都有半人高了。

江易买房子的时候就在心里打算好了,要把这院子里种满鲜花。

他要种鲜花可不是什么搞田园风情和浪漫。

而是准备像模像样的弄点儿事业了!

他的临期库里各种化妆品,日化品,有临期的,也有过期的,堆积如山,之前在凤柳城,他总怕人设崩塌,让人看出破绽来,只敢小打小闹,小富即安。

如今都来到了全新的地方,也有了六七个人手。

从凤柳城到这里,跋山涉水,上百里的路,小团队都走过来了。倒是没发生过什么妖蛾子。可见这次团建还是锻炼了队伍,成员们也都算靠谱。

那他再想做点什么事情,就比单打独斗的时候强多了。

而且手里也有钱了。

就花了一百两银子,买下了这间在郦州城里的院子。

这小院位于城北,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住的片区,都是日子还不差的小户人家。

只郦州城比凤柳城富庶,这小户人家的住房,也比凤柳城的要强不少。

中人带着江易来文秀坊看房子的时候,江易一眼就相中了这宅院的清幽安静,还有那个可以种花的大院子。

算起来这好歹是个两进院子,不会卖一百两这个价的。

然而却空了五六年都没卖出去。

就是因为住在这里的前任主家一家子都是寿数不长,前任主家就请了能人来看风水。

那风水师说,这个院子位于巷口第一家,同大门外的路就成了一箭穿心煞。

必须得改动大门的位置才行。

主家听风水师的,改了大门,哪里知道当年又死了口人。

再去寻风水师,风水师就装模作样看了一番,说是从前积累下的煞气太多,一时半会的好不了,不如趁早搬去别处住为好。

这家人半信半疑,真就搬了家。

哪里知道没过几个月,这家人倒是没出什么事,他们留在院子里看房子的老仆人得病死了。

说起来,要是房子里有横死的,那这房子肯定就算凶宅了。

但偏偏这院子里没了的人,都不是横死,而是得了病,病情加重,那么一点点熬死的。

也就没那么凶,不算凶宅了。

可是说不算凶宅吧,它确实有些邪性。

想买宅院的人一打听,哪里还敢要呢?

因此这宅院空了六七年,才总算遇上江易这个不怕邪性的冤大头,自然是很痛快地降了不少价,原房主还在腾房子的时候,给里外打扫了一遍,属实是脱手愉快了。

江易虽然遇上了快穿还绑定回收站这种神奇的事儿,骨子里却是个唯物主义者。

就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

原房主住在这里发生的邪门事,江易推断,倒不见得是什么风水的原因。

很有可能是装修,环境,水土,那家人的遗传和饮食习惯的问题。

水井和灶房都在后院。

江易领着大伙都看了一遍,对陶婆婆道,“这两天做饭入口用的水,就先从外头买,等我查验过这水井的水,没啥不好的再用不迟。”

江易打算用这水养鸟养鱼。

这市面上卖的观赏鱼对水质最是敏感,但凡有一点不对,那就翻肚皮了。

至于那种娇贵的笼养金丝雀,更是对环境的要求极高,要不怎么叫金丝雀呢?

江易给陶婆婆她们四个女子也分配了后院的一人一间房。

同她们说定了,后院通往前院的这道门,到了夜里,就由陶婆婆上锁。

跟半大小子们说了规矩,平时除非干活不许到后院来,至于她们的房间,那就更不许进。

又分派了各人负责的活儿。

陶婆子掌管灶房,焦三妮打下手。

于二娘暂时也在灶房帮忙,也负责所有人的针线活计,等将来江家生意开始了,她自然另有安排。

焦家两兄弟、柱子先负责清理院子里的杂草。

之后焦家兄弟负责种花,柱子则要跟着江易跑腿做买卖。

上一篇: 快穿之不负此生 下一篇: 快穿之我是大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