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66)+番外
这小小的盒子内,似乎放出一股宝光,正照耀在他的脸上,又有股子隐隐的香气,扑鼻而来。
要不是他经验丰富,险些要失态惊呼。
“这,这是镜子?”
他家里也有一面铜镜。隔上几个月就要请匠人来磨上一番。
磨一回镜,得花销十文钱,有好些人家,买得起镜,花不起磨镜钱,只能模糊将就。
他每月工钱不少,自然不在乎这点花销,家里的镜子就没花过。
但据他所知,哪怕是最上等、刚刚磨好的铜镜,也不会有这面小镜子这般清晰光亮!
“这,怕不是铜镜吧?”
“对,不是。”
坐在柜台前的客人漫不经心的点了点头。
仿佛一点也不担心他会给出低价一样。
不是铜镜又是什么?
他犹豫了下,伸指摸了上去。
只觉得镜面异常冰凉光滑,与寻常的铜镜确实不像。
而镜面下方,却是个肉色的圆饼。
缕缕香气就从圆饼处散发出来。
难道这是香饼?
彭河南岸一带香道盛行,拿着合香来当的也不少。但不是这个大小,也不是这个颜色和形状呀!
他犹豫了十来息的工夫,这才试探着问。
“请问客官这是何物?”
江易压低了声道,“这是女子妆容所用。”
他远远指一指圆饼,“这是香粉。”
又伸指按下了一处小机关,弹起了圆饼。
坐柜这才看出来,原来这圆饼下还有一层,却是一片粉绵。
江易又指指粉绵,“用这粉绵,在香粉上轻擦几下,如普通香粉扑在面上即可。”
坐柜瞬间恍然,“原来是妆粉啊……”
嗨呀,这人搞得这么神秘,还真把他给唬得一愣一愣的!
原来不过是女子用的妆粉而已,最多上头加了面小镜子当噱头嘛!
其实胭脂铺里最上等的珍珠粉也不过就是十两银子一盒,加一面小铜镜,算它五两银子吧,也就是十五两嘛。
十五两再折旧,最多值五两。
当然了,如果能收进铺里,这东西品相十成的新,要出脱容易得很,没准还能多弄些赚头……
他说着话,脸上就带了些想法出来。
“客官这香粉,是女子所用,虽说做工精细,机关巧妙,只可惜这粉的颜色却暗了些,又显得干,因此只能做价……”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面前这位年轻人伸手取了香盒,冲他一拱手,笑道,“有劳了,告辞!”
惊得他急忙站起身来,“客官请慢!”
他们做这一行的,就是要低买高卖。甭管客人拿了什么样的稀世珍宝来,也要习惯性的先贬损一番。
比如说价值一百两的,必然要压到三十两。
若是客人还不肯卖,还想去别的当铺问价,那他们也有办法。
客人再也想不到他们做当铺的,都会在客人的包袱上做一些暗记。
同行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物件是去过别家当铺的,那又怎么可能给高价?只会再往死里压,开个二十两都有可能,到最后急用银子的客人越听价越低,可不就是心里先撑不住了?
他哪能想到这位客人这么硬气,话都不说完就要走呢?
而且对方拿来的是香袋,他没认出是什么物件,还恍惚着呢,就没来得及在上面做暗记呢还!
他赶紧给门口的伙计使了个眼色。
笑嘻嘻地赔了个不是,“哎呀,客官且别忙着走,先坐下来喝杯茶尝尝我们这里的点心。”
他说着话,伙计就赶快跑去端茶拿点心。
“恕小可眼拙,不识宝物精妙,还请客人多指教一番,这宝物留不留在我们店里的,倒是不打紧,只盼着客人,能否让我们长长见识?免得下回再有眼不识宝?”
江易也笑了笑,随意又坐下了。
他端起伙计送来的茶浅浅缀了一口,也不去看那点心匣子里,从袖中又取出那块粉饼,从丝绒袋里倒出来,摆在柜台上。
接下来,就是他安利的时候了……
“倒不是我吹大话,实在是这物件虽小,咱们本朝倒造不出来,是从万里之外的番邦运来的。”
“它在番邦,有个名字,叫镜光宝盒,也是达官贵人才用得起的。”
“镜光,就是指的这盒中小镜,这种小镜与铜镜不同,是琉璃镜,用上一辈子都是光亮如新,不需要重磨。”
“至于这妆粉的颜色么,据说是那造出宝盒的工匠有意为之……只因寻常人的肤色,或是玉白,或是藕色麦色,并非纯白色,若是敷粉,便是略白些,也不大自然,这种浅藕色敷在面上,既改善了气色,又显得更为天然。”
江易前头侃侃而谈,等说到妆粉的部分,总觉得理不直气不壮干巴巴的。
可见做美妆销售,还是得女员工来啊!
他虽然自觉感染力不足,等他说完,周边已是围上来三四个人。
这些人有刚进店里的,也有当完了物件要走的,听到有这种稀罕物,就都凑过来瞧个新奇。
其中一人就叫了起来。
“番邦来的?琉璃镜?前一阵儿听说有一种番邦传过来的琉璃瓶装的香精,用起来比合香方便,留香更久,城中好些大户人家的管事,四处打探这琉璃瓶香精,最后好似也没了下文……莫非这个琉璃镜和那琉璃瓶香精都是来自一处?”
没错,正是在下的回收库!
江易露出惊喜中略带腼腆的神情。
“嗯,在下家中也有一瓶琉璃瓶香精,是和琉璃镜一同向番商买的,约莫和这位说的,的确是同一来处。”
他是真没想到,琉璃瓶香精的名头传得这般高大上。
看起来,这好东西就得捂盘惜售,才能卖出好价钱啊!
众人听得一片抽气声。
就是那坐柜都忍不住嘴角直抽。
琉璃瓶香精他是当铺的,他能不知道吗?
他们亨通行的大掌柜,还特意想法子弄来了一瓶子给大伙开开眼。
那透明无色的琉璃小瓶子做工确实精巧,他敢打赌,在大晋朝里没几家作坊能做出来的。
而那小瓶子里头的香精也的确有它独到之处。
它使用起来方便,不需要火,留香还久……当然了,他们这些铺子里的老伙计,也就是能闻闻味儿而已,最后那瓶子香精,还是被大掌柜地送到了东家手上。
当时大掌柜的说什么来着?
说是让他们收货的时候经心着些,万一遇上了,一定要想法子拿下。
实在是自己做不了主的,就赶紧去寻老师傅。
大掌柜的还说了,这琉璃瓶香精,如今在几处大城里,都炒到了二百两银子的高价!
就这还买不着呢!
二百两银子呀,也不是金也不是玉的,就那么指肚大小的瓶子,装的香精连一茶杯底都不到!
他忙问,“客人为何不把那琉璃香精带来?”
要是把那个带来,他早就让人请老师傅过来做主拿下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