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贵子(147)+番外

作者:召徕 阅读记录

楚成安:“我就带着人,跟着景儿跑,一边跑一边喊。嘿,你说景儿平时多聪明啊,那天偏偏呆呆地,他”“嘭”地一声,打断了楚成安的话。

老元氏挥舞着拳头,气鼓鼓道:“你怎么说话呢,你才呆,你全家都呆。”

楚家人:………娘/奶,你这不还是把景儿骂进去了吗。

楚景抿嘴笑,看到他爹吃瘪还挺可乐的。

楚成安求饶:“我错了我错了,娘别打。”

楚阿爷憋笑道:“让他接着说。”

楚成安往他爹身边一蹿,确定没人打他,他才继续道:“景儿不明白我的意思,我心里急啊,结果一着急就摔倒了,然后景儿就骑着马过来,终于开口叫我爹了。”

楚景眼角一抽一抽的,原来如此。那天回去后,他爹还骗他说是意外。

楚景觉得这事不能轻拿轻放,他爹也太不注意安全了。

于是,他给众人科普了一番人群中踩踏事故的严重性。末了,还幽幽道:“幸好我过来得及时,否则爹要出个什么事,得给儿子落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啊。”

楚阿爷沉了脸,拿着烟杆子反手敲在小儿子头上,没好气道:“我让你跟着景儿进京,是让你去照顾他的,不是让你去给他添乱的。”

“你这个臭小子,臭小子。”

楚阿爷想得更远一些,若是小儿子真出了个什么事,那孙子的前程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父子俩双双受到重创。

若是因为旁的什么也就罢了,就为了一个面子,景儿身上都留着老楚家的血,是旁人说一句不是就不是的。

幸亏景儿心疼他爹,那么重要的场合都敢擅自调队确认他爹的安全,反观小儿子这个当爹的,真是太不争气了。

楚阿爷越想越后怕,越后怕就越气,越气,下手就越狠。到后面都打出了节奏感。

在场的没人拦,主要这事吧,楚成安做得真不像个事儿。

楚景估摸着他爹长记性了,才过去拦住他爷,楚成安躲在儿子身后龇牙咧嘴。

老头子真是老当益壮,手劲儿大得很。

楚阿爷哼道:“成安以后留在县里。”

“那不成。”楚成安也顾不得疼,立刻反驳道。

“景儿一个人,没有我,谁照顾他。”而且,他在京城还有事业呢。

他的儿子,他的事业,他的未来都在京城,他才不待在县城,至少现在不行。

楚阿爷瞪他:“我跟你奶去照顾景儿。”

老元氏心动了,“那好啊,别看我年纪大,但我手脚灵活,保证景儿每天回家都有热菜热饭吃。”

楚成安眼皮子一跳一跳的,他爹娘来真的?!

那不行啊。

楚成安现在都快后悔死了,让你显摆个屁,这下好了吧。

楚景还是很喜欢他爹的,于是帮着道:“爷奶,还是让爹陪着我吧,他是个成年男人,有他在,其他宵小不敢上门。”后面的话没说,其他人也懂了。

老元氏虽然有些遗憾,但也不得不承认孙子说的在理。

作者有话要说:楚成安:儿子真好,关键时刻知道帮他爹说话,今天也是父子情深的一天呢o(≧▽≦)o楚景:爷奶扮白脸,他扮红脸,以后他爹做什么应该就会多想想了。啊,今天也是塑料父子情的一天呢

第一百零三章

楚景在家里待了一会儿,跟家人都说上几句话,然后借口有些闷,出去逛逛。实际上,却是去打听姜深回来没有。

他走过去的时候,姜府前很冷清,料想姜深还未回来。

楚景刚要上前,让门房通报,一辆马车悠悠行来。车帘打开,姜先生携妻从车上下来。

明明只是半年多未见,楚景却觉得隔了许久。

他上前行礼:“学生见过先生,师娘。”

姜苑对他的态度一如从前,不过摸胡须的手的频率快了些,心里是高兴的。

他早先收到消息了,儿子是榜眼,学生是探花,这份荣耀别说是固蔯县头一份儿,就是整个州城也是头一份儿。

姜苑温声道:“随我进来。”

楚景:“是。”

姜苑和孟氏走在前面,楚景落后半步,跟在姜苑左侧。

他们一路进入待客的偏厅,下人上茶点,孟氏深深看了一眼楚景,目光复杂,最后别开脸带着贴身嬷嬷走了。

园子里,孟氏心不在焉地赏着花,贴身嬷嬷左右看了一眼,确定没有旁人,才小声道:“夫人是因为探花郎而心烦吗?”

孟氏吓了一跳,“嬷嬷你说什么呢。”

贴身嬷嬷眸光温和,虽然没说话,但是孟氏愣是有一种被看穿心事的感觉。

她脸色有些难堪,自暴自弃道:“我就是那话本子里的恶毒妇人,见不得人好。”

“夫人可不要这般说自己。”嬷嬷宽慰道:“当初楚公子跟姑娘的事原也没有那般严重。说句公道话,楚公子那时候年纪也不大,你说若是楚公子跟别人好上了,故意玩弄姑娘感情,那是该恨。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楚公子至今未与人定亲,身边更无女子环绕,再洁身自好不过了。”

这些事孟氏是知道的,不管嘴上说得再漠然,心里总归是在意的,尤其楚景还是丈夫的得意学生。

嬷嬷:“楚公子是个良人,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感情的事又如何强求得来。我知道夫人气什么,你是觉得因为楚公子的原因,公子姑娘都去了京城,让你一年见不到几次,心里想念。”

嬷嬷这话完全说到孟氏心坎里去了,她闷声道:“深儿就不说了,男儿志在四方,我不拘着他。可念念”嬷嬷给孟氏顺气:“夫人,你别怪老奴多嘴,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姑娘可比以前的姑娘稳重成熟多了,也能扛事了。”

“嬷嬷。”孟氏皱眉。

嬷嬷陪了孟氏几十年,有些话别人不敢说,不好说,她却是能说的。如今楚公子越来越好,夫人的心结再不解开,以后怕是不美。

嬷嬷道:“夫人还记得以前的姑娘是什么样吗,天真烂漫,单纯无邪。”

孟氏的脸上露出一点向往,“那个时候的念念总喜欢趴在我的怀里撒娇,说着讨喜的话,让我恨不得护她一辈子。”

嬷嬷摇头:"这护一辈子,哪

是那么好护呢。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大公子固然能干,可他要往上走,肯定要替皇上办事,自然是个大忙人。而老爷醉心学问,你又能做什么呢。到时候念念姑娘嫁了人,就是婆家的人,依着姑娘以前的性子,遇到宽厚的婆婆还好,若是个不宽厚的“孟氏眸光一利:”她敢!"

嬷嬷摇头:“这有什么不敢的。自古以来,婆婆天生压儿媳妇一头,若真存心磋磨人,只道是婆媳之间立规矩,夫人又能如何。你难道能让大公子带人打上门去,真如此了,大公子以后也会被人非议。手心手背都是肉,夫人你到时候偏向哪边呢。大公子的妻子又怎么看待你呢。”

孟氏懵了,以前她虽然想过这些问题,但是却没有细想,她嫁给姜苑的时候,世道不好,公婆没多久就逝世了,丈夫虽然不解风情,但待她是真心好,至今也没有纳通房,县城里的女人哪个不羡慕她。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