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子(175)+番外
姜深:???
姜深无奈唤道:“殿下。”
太子随后又想了想:“不过财帛动人心,总有一些胆子肥的。”
姜深:“殿下,微臣现在在说关于您安危之事。”
太子摆手:“扶晔,别称什么您啊您的,我们之间不用那么客气。”
“你要实在不放心,你今晚就睡在我的帐篷里吧。”
姜深本来想拒绝的,可是想到幕后之人,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
太子想不明白幕后之人杀光陵南官员是为何?
为何?
幕后之人如果知道太子的问题一定会大声嘲笑道:当然是为了给天子的“罪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光死百姓怎么够,一个郡的官员性命才够震撼,才能更加触动那些读书人的心。
而且官员死绝,后面有利封锁消息,相隔几天时间,永靖帝也收到了儿子派人快马加鞭送回来的原稿,当他看完之后,阴沉多日的心情顿时放晴。
永靖帝的寝殿内传出一阵畅快的笑声,等候在外的大内侍又惊又喜,自从秋猎之后,皇上许久都没这么高兴了,难道是太子那边有了什么好消息。
永靖帝看着图纸最后的落款:一道散人。
好,好一个一道散人。
好一个探花郎啊。
寿安伯说得没错,今科一甲都是有气运之人,陵南那般危险的境况,竟然让探花郎轻轻松松解决了。
还会跳大神,他怎么想的出来。
太子以客观的角度,描述了楚景自从去往陵南所做的贡献。
尤其是“瑞兽挡灾,天佑皇帝”之说,简直是叫永靖帝心花怒放。
探花郎怎么就这么会想呢。
永靖帝立刻让工匠刻印,没多久,一本小图册在京中风靡起来,大家都在讨论图册上的内容,茶楼里说书先生也在说此事。
“这位一道散人是谁,画的画也太好了吧,瞧着跟真真的似的。”
“谁说不是呢,你们是没看到[祟],我滴个亲娘嘞,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差点没把我三魂七魄吓去两魂,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可怕的东西。”
“一道散人该不会是亲眼见过[祟]吧,不然怎么能画的那么惟妙惟肖。”
“哎哟,你们没看到被[祟]追杀的孩子,那孩子向我伸着手,眼角都是泪花,一脸惊惶害怕,我想拉他一把,才发现是画,我这心里可真是………,晚上怎么都睡不着了”“还有徐三郎那个大孝子啊,为了救母亲,最后直接被[祟]给吃了,连个尸体都没落下,让他老娘哭断了肠。”
“不止徐三郎,还有……”
“……原来祥瑞之兽死了,不是上天惩罚皇上,而是在保佑皇上。”
“没错,如果不是白鹿以身挡灾,皇上现在就让[祟]给害了。我一个叔叔的弟弟的三表兄的二叔叔的哥哥就在朝廷里当官,当时他跟皇上一路,看得可清楚了,白鹿突然就抽搐起来,而后口吐白沫,再没了声息,这不是遇上不干净的东西了,还是什么!”,,,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的是一道散人的画?别是什么人冒名顶替的吧。”
“吕小六,哥哥我是什么眼神,难道还分不清一道散人的画。”
“就是,一道散人的画风独树一格,旁人轻易模仿不来。”
一座雅致的宅院内,一群少年凑在一起,对着小册子嘀嘀咕咕。
“你们看嘛,这上色,这逼真程度,不是一道散人的画风又是谁的。”
“我他妈,秦小五你找死啊,故意吓**嘛。”
其他人哈哈笑,“不是吧你,只是一张画就把你吓成这样了。”
少年冷笑:“你们不怕,那你们晚上把[祟]放在枕头边啊。”
其他人不干了,“这玩意儿招祸的,我们又不是脑子有病,干嘛把这么凶残恶心的东西放在枕头边。”
被叫做吕小六的少年出来打圆场:“别闹别闹,我跟你们说正事呢。”
“你们猜猜一道散人是谁?”
秦小五举手:“肯定是随行太子一路去陵南的人。”
“没错,不然不可能画得这么真。”
“一道先生就是有大才,才不像那些酸儒酸生说的一纸匠气。”
在时下画画都讲究意境流的时候,横空出世一道散人这么个写实派,而且人气颇高。
同行会怎么想,当然是:搞他。
他们把楚景的画作批评为匠气不已,肯定是落魄书生为了糊口才画出来的玩意儿,谁看一道散人的画作谁**。
这种狂轰乱炸的贬低,换了旁人是很有效果的,事实上一道散人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是!
一道散人"
只要把一道散人找出来,以后一道散人不画稿,他们就上门堵人。才不要像之前那样等得抓心挠肝呢。………“不要急,不要急,每个人都有份,乖乖排队。”
士兵手拿大勺,舀了一勺粥给面前的难民,“好了,下一个。”
“官爷,再给一点吧,官爷。”说话的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
舀粥的士兵有些不耐烦,大家都只舀一勺,凭什么多给他。
“走走走,给你舀了一勺粥就赶快走。”
老人抖着手,故意把碗送过去,“官爷,再舀一勺粥吧,官爷。”
“你看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官爷。”
士兵烦躁:“别磨磨唧唧的,赶快走。后面的人还在排队呢。”
老人置若罔闻,继续道:“官爷,再给一勺吧。”
士兵:“哎,你这人听不懂人话是不是,我让你赶快走。”
“官爷,再给舀一勺吧。”老人锲而不舍道。
士兵:“嘿,我说你这个儿老头给你脸了是不是。你走不走,你再不走信不信老子”“怎么回事!”一道威严的声音打断两人的争执。
士兵道:“队长,这个老头想要多打一勺粥,我让他走,他不走。”
老人继续哀求:“官爷,我都半截身子快入土的人了,这辈子没吃过几顿饱饭,你多给我舀一勺吧。”
士兵队长看了老人一眼,对士兵道:“再给他打一勺粥。”
士兵:“可是队长”
队长厉声道:“照我的话做。”
士兵不甘不愿又给老人舀了一勺粥,老人手微微颤抖,眼看那勺粥要淋到老人的手上,纪了,还这么不知事。"
“算了,他也是个老人。”
“老人怎么了?他多打一勺粥,让你饿肚子,你还帮他说话不。”
其他人顿时不应声了。
后面的人老实多了,接了一勺粥就安静离开,也有一个老妇人胡搅蛮缠,这次没让士兵出手,难民里一个汉子就把人架走了。
“那老太婆闹得那么凶,一看就不是饿肚子的人。”
其他人一听,对呀,饿肚子的人怎么能那么闹腾。
队长跟那名汉子对视一眼,很快移开视线。
人群领到粥,聚拢到一起吃着。人多了,自然就会有讨论。
一个大众脸的男人喝了一半的粥,就迫不及待道:“你们看了最近发下来的图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