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子(21)+番外
“唔唔……”谁
“是我,三伯母。”孙氏小声道:“景儿,跟我回去。”
楚景不知道这事怎么解决的,反正后来林家人见到他都绕道走。
经此一事,大丫的婚事众人也默契的不提,楚景转移注意力:“如今温度降下来,我们卖豆沙松糕吧。”
楚成安当即赞同,他可是吃过他娘做的豆沙松糕,比绿豆汤的味道更好。
家里人一合计,觉得可行。
于是,楚家人又在镇上支起了小摊子,差不多的说辞,熟悉的面孔,豆沙松糕的生意很快就做起来了。
“干/他娘的,那两人是不是跟咱们杠上了,我们卖炊饼,他们卖松糕,把咱们的生意又抢了。”
“老子大度,还真以为老子怕了他了。”
“勾子,你别冲动。”同伴劝道。
“打不赢老的,还弄不了小的。”………楚景觉得他现在可能走背运,面对不怀好意的歹人,想逃却发现四方都有人。
“小子,要怪就怪你爹。”
楚景眼眸微睁:“官差大人?”
四人惊悚回头,但什么也没有,“艹,上当了。”
楚景一路狂奔,身后传来破空声,他险之又险避开,走投无路之时,前方突然出现一辆马车。
他想都没想蹦了上去。
第十五章
马车可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四个人对视一眼,不敢上前,等着马车里的贵人把楚景丢出来。
楚景上车之后就后悔了,冷不丁迎上一双漆黑幽深的眸子。
对方年纪比他大一点,容貌俊秀,虽然坐着,但脊背挺直,一看就很有教养。而且还有一点眼熟。
但很快楚景否定了这个想法。
他想到他自己冒失冲进来的举动,拱手道:“公子对不住,在下被人紧追,在下”他生平第一次这么尴尬。
对面的少年也不催他,好脾气的等着他的下文。
楚景心虚,可外面四个歹人围堵,没有其他破解之法,于是咬咬牙厚着脸皮道:“还请公子救命,日后必定报答。”他叠手拜了三拜。
千万别把他扔出去,否则他不死也得残。
安静的马车里仿佛能听到他过快的心跳声。
咚、咚、咚
“安平,还不走?”马车主人终于开口。
马车外顿时响起鞭子挥舞的声音,四个歹人看着马车远去。同伙道:“追不追?”
“追个屁,他娘的。”
“算那小子走运,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下次再收拾他。”
四人向马车相反的方向离去。
而马车内,楚景浑身绷得太紧,没料到马车突然行走,猝不及防之下摔向车壁。额头磕出血迹。
他顾不得痛,忙道:“在下楚景,牡荆之楚,四时之景。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对着少年又是拱手一拜。
“如此小事,不值一提。”声音清越,如金玉相击,很是悦耳。
楚景忙道:“今日之事,于公子而言或是小事,但于我而言,却是大恩。公子不在意,我却不能不上心。”
话落,他抬头问道:“不知公子可否告知姓名。”
马车里又陷入安静,只听得外面车轮滚动的声音。
楚景决定说个其他话题圆过去的时候,耳边响起了那道温雅的声音。
“姜深。驱寒之姜,湖水之深。”
“姜公子。”楚景从善如流改口。
姜深闻言点了点小几,促狭道:“我们见过的。”
楚景眼中浮现疑惑之色。
姜深提醒他:“十文钱的绿豆汤。”
经此一提,楚景顿时想起来了,因为那位客人最后没有来退押金,虽然只有一文钱。
姜深:“你们家的绿豆汤味道不错。”
楚景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微笑示意。
姜深从马车的一个暗阁里,拿出一个药瓶递给他。
楚景婉拒了,也是这个时候才发现,外面平平无奇的马车,内里却大有乾坤。不但藏有暗阁,车厢里还扑着软垫,围着中间的小几。
楚景想到什么,机械性地低头,他的鞋子直接踩在了软垫上,留下两个特别显眼的脚印。
他懊恼不已,“真是抱歉,敢问姜公子,这软垫的置换费用几何,我赔与你。”
姜深不言。
楚景估摸着软垫价值不低,索性把怀里的铜钱都拿出来了。
姜深扫了一眼铜钱,意味深长道:“你的私房钱不菲啊。”
楚景:“呃,不瞒姜公子,”
姜深抬手打断他:“我长你几岁,托大称一声哥。”
楚景:………楚景:“姜大哥?”
姜深看着他,眼里没有一丝波动。
楚景试探道:“深哥。”
“嗯。”姜深端着一杯茶,呷了一口。
楚景:………楚景:“这些银钱是我抄书所得。”
姜深咦了一声,明知故问:“看不出来你还是读书人。”
楚景谦卑道:“只略微识得几个字。”
姜深似笑非笑:“是吗?”
楚景:“嗯。”
姜深不语,拿出一本书看,楚景眼尖,发现是本《尚书》,乃五经之一。
其实按照楚景那个时代的历史进程来说,四书之名还没出来,要到宋朝才会有人提出。
但是一个称谓而已,内容不变,提前冠名也没什么。
车内落针可闻,楚景想下车,但转念一想,他才得了人施救就忙着离开,岂不是有过河拆桥之疑。但不下车,又难保对方不是在等他主动开口辞去。毕竟古人都很讲礼仪,鲜少主动开口撵人。
楚景:纠结jpg.
姜深合上书,开始背诵,他声音是好听的,节奏缓慢,听他背书是一件很愉悦之事。
突然,声音止住了,姜深面色似有迟疑。
楚景福至心灵,提示道:“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姜深看他一眼,继续背诵下去。
两刻钟后,之前一幕再次上演,楚景温声道:“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然而这次,姜深没有接着背,反过来考他,从尚书到春秋,再到孟子,不但要求楚景背诵文章,还让楚景解释其意。
但楚景学的并不通透,有些问题复杂了,他答不上来,就明说不会。
两人一问一答,楚景没发现马车早已停下。
姜深取来纸笔让楚景默写,楚景也一一应下。
一通考校完毕,姜深问他:“你师从何人?”
楚景诚实回答,又道:“除了村长伯伯的教导,清哥也时常指点我,否则我定不如现在。”
姜深眉头微蹙:“为何不进学堂?”
楚景犹豫着说还是不说,这涉及到私事了。最后他委婉道:“我才疏学浅,学堂夫子恐瞧不上我,是以在家中温习一年,届时做足准备再寻学堂。”
姜深眯了眯眼,哼道:“学问是浅薄了些。”
楚景垂眸听示。
“你想报恩于我?”
楚景:???
这话题是怎么跳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