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贵子(26)+番外

作者:召徕 阅读记录

虽然她也知道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是万一呢。

但是楚阿爷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既然是铺子,肯定人来人往嘈杂吵闹,景儿在铺子里能学的好吗?”

他们为什么想在县城租院子,那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景儿念书啊。

孙氏的笑容定格在脸上,气氛陷入了僵持中。

就在这个时候,房门被敲响了。

“我可以进来吗?”

景儿!

楚成安打开门,楚景直接向着楚阿爷走过去,诚恳道:“先生很严厉的,会要求我们大部分时间待在学堂里,所以我回铺子的时间少,只需要一个晚上睡觉的地方就可以了。”

楚景一本正经的胡诌,反正姜先生不会知道他对家里人说了什么。

租铺子是最好的办法了。

楚阿爷跟小孙子对视半晌,叹了口气:“那就依你说的办吧。”

孙氏一颗心落回实处,当晚不睡觉,连夜给楚景赶了一身新衣服。

楚阿爷,楚成茂,楚成安,楚景四个人早早出了门,倒让村长扑了个空。

楚成安和楚景去了姜家,奉上拜师礼,然后拜孔子像,又拜先生和师母,跪下听训,最后交束脩,便算礼成。

楚景跟其他人一样,交的束脩是五两银子。

但父子俩都觉得超值,这可是举人呀。

楚景心想他这就跟现代上私立学校一样,以后他定要更加刻苦努力才行。

姜苑的学堂里是没有分班的,更别说启蒙班了,他只收资质好的,这两年来,就只收了一个楚景。

所以楚景到学堂里,发现连他一共才六个人,原来先生昨日所说不是夸张。

楚景是六人中年龄最小的,但其他人也并没有比他大几岁,多是十三、四岁的少年。

楚景拱手一礼:“在下楚景,见过各位师兄。”

“姜深。”姜深对他眨眼。

“颜泠。”坐在最前排的少年,眉眼寡淡,看似不好相处,却是第二个跟他打招呼的。

“张岚。”面容温和,对楚景释放善意。

“洛茴。”笑盈盈的模样,一双桃花眼看过来时,分外真诚。

“甄少远。”冷漠,报了个名字,就低下头看书了。

楚景冲他们微笑,然后轻手轻脚走到他的位置。

怎么办,总有种进了精英班的感觉。

大家都收回目光,看书的看书,练字的练字。

楚景深深了一口气,才平复下过快的心跳,翻开书看。

另一边,楚成安离开姜家,才大大呼出一口气。

不愧是举人,什么都不用说,一个眼神就让他头皮发麻。

儿子真厉害,天天面对这样学识渊博的先生也不发怵,还能认真学习。

他还是去考虑怎么赚钱吧。

这些年新皇仁政,对普通百姓和商户都格外优待,所以固蔯县发展的很好。

这也代表,楚成安他们想找出租的铺子不是那么好找的。

这几日,楚景都住的客栈,最便宜的那种。晚上睡不好,眼底都有了青黑。

楚家人也急,没几天楚成安的嘴上就长了一串燎泡,还是无果。后来他转变思维,去下九流的地方打听,从一个赌鬼的嘴里打听到城南有一个窄小的铺子出租。

楚成安第一时间去看了,发现铺子虽小,但五脏俱全,而且后面还有半个院子,带一口水井,和两间屋子。就是租金有点贵,一个月二两银子的租金。

但周围人多,不缺顾客。而且景儿回来方便。

楚成安本来还想讲价,但是看牙人不怎么耐烦,顿时不敢多说,飞快定了契约,直接租了一年。

他可是知道有些铺子主人见出租的铺子生意好,就不停涨价的,他可不想落到那种窘境。

一年时间,也够他赚钱周转了。

楚成安一口气拿出二十四两银子付了租金,倒让牙人高看一眼,总算露出点笑意,说了几句讨喜话。

不过这几日的花费,也差不多把家里的积蓄掏空大半。但他并不急,这个好地段的铺子,很快就会回本了。

楚家迅速安顿下来,倒让姜苑侧目,默默召回了去帮忙的人。

第十九章

姜苑的教学很有自己的特点,先大体讲一遍,然后就让学生自己琢磨,遇到不懂的再去问他。

虽然他不会布置作业,但他会抽查,抽查内容包括背诵,释义,有些经典还要知道由来,以及一些课外延伸。

不仅如此,当他抽查学生时,学生回答的条理清晰,言之有物,他就会临时加大难度。至于到底有多难,纯粹看个人运气,以及先生当天的心情。

回答上来的,就可以进入先生特意置出来的书室,在里面待上一天,里面有许多藏书,都能翻看。

而回答不上来,先生也不会体罚。打手心,罚抄写是没有的。他只会冷着脸让你出去。

再跟其他回答上问题的同窗一对比,那滋味,谁体会了谁知道。

压力大的一批。

更糟糕的是,楚景是六人中最小的,但学问也是最差的。

这个时候,楚景成年人的芯子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不会因为一直找先生问问题而不好意思,他脸皮可比真正的少年人厚多了。

他如饥似渴的汲取新知识,遇到不懂的先思考,思考不出来的就标注,凑够十个就去找先生。

因为多了记不住。贪多嚼不烂的道理他懂。

他几乎每天都会缠着姜苑问问题,没办法,不管是哪方面,他都比其他人落后太多了,只能努力努力更努力。

楚景自觉不如人,要笨鸟先飞。但却不知道,他的好学态度,惊人的自制力和疯狂的进步速度,把其他人都震住了。

说好的小少年还没定性呢,这么拼命是闹哪样。

他们都要被追上了啊啊啊啊啊

一时间,学堂里有无形的硝烟弥漫。………楚成安的铺子生意不错,早上卖馒头米糕南瓜粥,白天卖松糕,枣糕。他家的东西都有股清淡的甜味,让人回味无穷,而且价格还不贵。

但楚成安发现来买他家点心的多是老妇人,然后就是汉子,少有小媳妇姑娘家。

也不是那些姑娘家不喜欢吃,好几次他看到一个年轻姑娘走过来,他刚开口询问,对方就跑走了。

次数多了,楚成安就明白症结所在,迅速把他娘和大丫二丫带来县城。

他就在后面做糕点,他娘负责收钱,大丫二丫招揽客人和卖东西。

孙氏也想去的,但无奈实在住不下,而且家里也不能没个女人。

她提议让二丫回来,她去。

但是小叔子和嫂子住一个地方算怎么回事。孙氏只能作罢。

不过私下偷偷叮嘱两个女儿好好学本事,争取以后在县城里找人家。

楚成安也不是闷头做生意,闲暇时,他会出门转转,装作不经意的路过其他吃食铺子,看别人都卖什么东西,又是如何招揽客人的。

甚至还会花几文钱,跑去路边的茶摊,听人打屁吹牛,虽然废话不少,但其中也有不少有用的消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