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贵子(82)+番外
楚景:………他觉得要么他耳朵坏了,要么那个媒人脑子坏了。
他奶得气炸吧。
果然,下一秒就听见老元氏愤怒的咆哮声,“你说些什么污七。八糟的乱话,你都一大把年纪了,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你不害臊,我都替你臊得慌。走走走,你给我走,真是纯心上门来恶心我们家了。”
“哎哎,老婶子有话好好说,别赶人啊,老婶子老婶子”
“老婶子你看不上那个寡妇,我重新给你儿子和孙子介绍一个啊,老婶子……”
“嘭——”
院门重重关上,世界清净了。
老元氏揉着眉心,坐在树下,楚景从屋里出来,“奶。”
“景儿,你别听那些婆子乱说。”老元氏拉住他的手拍了拍。
楚景:“我知道,不管我爹会不会再娶,只要他喜欢的人,家世清白,人品端正,我都不会有意见。”
老元氏嗔道:“你爹都老菜帮子一个了,先不管他。景儿,你跟奶说说,你有没有中意的姑娘。”
楚景一口回答:“没有。”
“真没有?”老元氏不太信,还哄道:“景儿,你有喜欢的姑娘一定要告诉奶,只要你喜欢的,奶不会干涉你的。”
楚景无奈:“真的没有,我发誓。”
这里的姑娘一般十七岁就嫁人了,像他大姐那样,虚岁二十才嫁人的,真的算很少很少。
他又不是真的土著,自然不会去喜欢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的评论我都有看,怎么说呢,心情复杂。
我想装作无事发生,闷头写文,但很遗憾,我没做到。
我很感谢支持我的大可爱们,也的确有被安慰到,很暖心,谢谢你们。
其他提出意见的人,我也有反思,随后在文中做出调整,但我发现我反而取得了反效果,很抱歉。
一篇文章发出来,肯定是能允许大家评论的,好的也好,坏的也好,我都认。但是众口难调,作者设定一个角色,肯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我既然设定姜念是女主,就不会换了她,她可能孩子气,天真单纯,但她还有成长的空间。后期她和男主怎么磨合,我心里也有数。
为了双方心情愉悦,不满意女主的读者,就请你点叉吧,我们好聚好散,谢谢了。,,,
第五十六章
楚景犹豫许久,终究是再次站在了姜家的大门前。
门房让他稍等片刻,进去通传一声。
楚景眸光一动,轻声道:“劳烦了。”
没让他等多久,约摸一盏茶的功夫,楚景被请进了姜家。
一名脸生的小厮引着他往里走,他们穿过垂花门,走在抄手游廊上,不远处是开得茂盛的花草。楚景收回目光,半低着头,他已经不是那个当初第一次登入姜家门的扎着两髻的小童,如今长成,也有了功名。可奇异的是,他心中的忐忑却没有多少变化。
“楚公子,老爷在书房里,您进去吧。”小厮态度非常恭敬。
楚景深深吸了一口气,敲响了书房的门。
“进来。”威严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楚景推门而入,书房的采光很好,屋内光线充足。以至于楚景都看到了先生满头乌丝中泛着的一抹银白。
他一步一步向书案走去,最后堪堪停留在距离书案三步的距离,拱手行礼:“学生拜见先生。”
姜苑放下手里的书籍,打量着面前清瘦的少年,不,不应该叫他少年了。
他的面庞还残留着少年人的一丝稚气,周身的气质却越发温和有礼,整个人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朝气与成熟混合,矛盾极了。但不可否认,这种气质十分吸引人去探寻。
姜苑:“你今日过来有何事?”
楚景维持着行礼的姿势,谦卑道:“学生侥幸在乡试中取得了名次,特意来告知先生一声。”
姜苑挥了挥手,免了他的礼。
楚景眉眼半垂,视线落在桌面,不敢直视他。
这也是一种礼数,除非必要,学生直视先生的眼睛是非常不尊重的一种行为。
姜苑对他的言行十分满意,又点了点桌面,吸引了楚景的目光。
随后,楚景眸光一缩,那是他在乡试的答卷,怎么会
或许是太惊讶,他抬眸看向了姜苑,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先生脸上的皱纹增多了,额上的抬头纹让他看起来更加严肃不近人情。
楚景收回目光,垂首:“先生,这是学生的答卷,怎会在您这里。”
姜苑:“我让人抄写的。”
姜苑点了一句,就不愿再多谈,反而狠狠皱了皱眉头:“这几年,你的学业不进反退。”
“楚景,你难道打算止步于此,做个举人就满足了。”
楚景:“先生?”
姜苑起身,慢慢走到窗边,夏风吹起来,撩起他的衣摆,灰白的衣袍仿佛自带脱尘的气质,让他看起来更像一位道人。
姜苑没有回答他,而是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木出神。
“当年,姜家在这里安家时,院子里便种上那棵树,老夫亲眼看着那棵树从小树苗一步一步长高长大。在这一方小院里,没有其他树木能比它长得更好。”
楚景藏在袖子里的手捏住了袖口。
“你可知为何老夫的兄长在京中为官,老夫却偏居在一个小县城。”
楚景却是不知,“还请先生解惑。”
姜苑摸着胡须,目光落在楚景身上,却轻飘飘的,没什么重量。
“老夫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比你张扬多了,那个时候胸腔里流淌着一腔热血,总觉得凭着自己的一双手,能拯救腐朽的朝堂。”
“可惜啊”
可惜什么,姜苑没有说,楚景也能猜到个大概。
君王昏庸,朝廷**不堪,这等困境又岂是凭借读书人一腔热血能拯救的。前朝如同一块已经腐烂到底的肉,除了切掉它,没有别的方法。
姜苑年轻时,曾为了末路王朝四处奔走,耗尽心血,联合其他的读书人,一起守卫自己的国家。可最后他得到了什么,会试罢黜。他有满腹才华,却被一个一无是处的草包给顶了名。
他不甘,他上诉,最后却差点连命都丢了,不得不躲在这固蔯县苟延残喘。
后来前朝被推。翻,新朝建立,他也仅仅是重新考了一回乡试,留着他举人的名头,让一家老小不为生计发愁。
他的兄长也给他写过几回信,大意是新皇仁慈,让他考虑走仕途。不过都让姜苑婉拒了。
姜苑:“我的心十几年前就老了,没有拼劲,所以我能守着一个举人的名头一直待在固蔯县。但你不一样”“你年轻,从未受过任何挫折,你就像院中的那棵树,焕发着勃勃生机。可也正因为如此,你整个人平得像一湖水,泛不起一丝涟漪。”
“你很稳重,让我看不到半分年轻人出格的举动。我有时候甚至会怀疑,当年第一次考校你时,那个在我眼皮子底下藏小心思的人,还是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