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国小商(72)

好在卢境硕的房子,产权都很清晰。

房子就是卢境硕的,产权证和潮一流没有任何关系。

也没有在第一高楼出事之后,忽然打入的大笔资金。

这些麻烦事儿,随着潮一流的那一跃而下,消停了。

这也是潮一流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要住在卢境硕的房子里面的原因。

这会儿要是回过头来又住到卢境硕的房子里面去,就不知道后续会怎么样。

其实,欠银行钱,而且是数以亿计的,并不会有什么人身安全问题。

现在最麻烦的,不是银行。

是潮一流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上赶着要参股第一高楼的那几个“死党”。

这些人是投了钱的。

在潮一流当时并不缺钱的情况下。

和水淼淼的爸爸有点像。

唯二的区别。

第一,潮一流和这些人确实认识并且关系不错。

第二,这些人投资的数额远远超过一百万,至少都加个零,甚至还有加了两个的。

潮一流当时也没有想着,要给第一高楼找投资还是合伙什么的,他缺的钱不多,银行就上赶着给得够够的了。

但这些人直接就把钱给打过来了,也不要真正参与项目还是增加名字什么的,都记挂在潮一流的名下,等着分红就行。

这么多年了,他们是信任潮一流的,也相信他的赚钱能力。

现在出了事情,他们的这种“记挂”性质的,就算闹到法院,肯定也是排在债权人顺序的最末端。

欠银行的钱,固然让首富跌落,但真正逼的潮一流跳楼的,其实是这些“死党”。

这些人,跟着潮一流的项目赚钱,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他们是真的不相信,潮一流一点后路都没有留。

推己及人,他们都属于坚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

直到潮一流直接选择了跳楼。

毕竟也是有过交情的,也没想真的把人逼死,更是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退一万步说,他们觉得潮一流就算真的没钱了,房子拍卖的那些钱,怎么都应该先紧着“自家兄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死党”对潮一流的意见,越来越大。

出人命的事情不敢做,有事没事派人盯着,是肯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就算是潮长长,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家里出事之后,住在卢境硕的家里。

就是没想到,卢境硕会带着葛功明,一起到高速的出口等他。

第四十六章 陈年旧事

“妈。”潮长长一大早就踩着住院部开放探视的时间点,就过来了。

这么久没有见到儿子,赢曼而心里面肯定是非常想念的,但说出来的话,还是有点端习惯了:“你工作得好好的,怎么还特地回来一趟?”

“你是我妈,你都住院了,我不回来看你,你难道还有别的儿子吗?”潮长长盯着赢曼而头上的纱布看了看,不算很大块,也没有颜色渗出的迹象,看起来还不算太糟糕。

但潮长长还是没有办法不心疼,赢曼而以前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现在又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我妈可真是受苦了。”潮长长在赢曼而的床边坐下,他已经好久都没有和赢曼而好好聊过了,一时间除了心疼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你是想说自己苦吧?”赢曼而把潮长长的手抓在了自己的手上,翻来覆去地看了看,“我儿子是不是又瘦了?”

“怎么可能啊!妈,我明明胖了,现在是你儿子颜值的马里亚纳,体重的喜马拉雅。”潮长长左手搭在右手的肩上做了个展现肌肉的动作。

尽管,没怎么展现出来,调节气氛的效果却是不错。

“是挺马里亚纳的,怎么黑成这样,头发还这么野蛮生长。”赢曼而淡淡地说着,伸手潮长长的头发。

潮长长的头发,一直都算是在男生里面比较长的。

不仅长,而且还多。

每次理发,造型师都要花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打薄,才能让刘海变得服帖。

“这明明是你儿子人生头发最短的时刻,怎么还野蛮生长了?”潮长长双手搭在赢曼而的脸颊,来回来去地检查:“妈,你是不是真的没事啊,你可不要吓我啊。”

“你来之前肯定都打听清楚了,我要是真有什么事,你就不会这么直接跑过来了。”赢曼而的情感不怎么外放,在家里向来也不管事,但自己的儿子,肯定还是了解的。

“妈,你是天使吗?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潮长长没有否认自己有过挣扎,但他下一秒就转移了话题:“爸,我妈头上这个伤,医生怎么说,这不影响我们家天使的颜值吧?”

潮长长就差直接把赢曼而头上纱布掀了,看看里面是什么情况。

记忆中,妈妈从来都没有受过伤。

妈妈活得像一幅画,不是在花园里面看书,就是在房间里面插花。

再不然就是在四楼书房的小会客厅里面,用十一万一对的丹麦之花瓷杯,和闺蜜一起喝下午茶。

那就是老妈的生活日常。

如果算上盘子碟子,随随便便一套下午茶用具,都能摆出一二线城市的三房两厅。

潮长长有时候会觉得,就这么端坐着喝下午茶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但偶尔听着妈妈和人一边喝茶一边聊世界名画和希腊神话,还是会有很不一样的感觉。

潮一流就喜欢把自己的女人,养在“画”里面。

在破败之前的潮家,在潮一流的极力保护之下,赢曼而和潮长长,都生活在一个像伊甸园一样的地方。

潮一流也很享受这样的分工,他喜欢老婆优雅出尘的气质,还得意儿子的满腹才华。

同为第二产业起家,云朝朝的爸爸和斯念的爸爸,都有意让自己的小孩,继承自己的事业,或者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

但做纸盒包装起家的潮一流有不同的看法。

他觉得到处都是油墨的生产车间,一点都配不上自家老婆的气质,也配不上自家儿子的成绩,就开始转型。

工厂一直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随着国内人工成本的提升和对环保要求的逐年提高。

从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就有很多从劳动密集型和重污染的第二产业发家的“工厂主”,都选择了转型。

潮一流的转型,在最先富起来的那一代企业家里面,其实是非常常见的。

只不过,做地产,风光的时候,是很风光,但卡死的时候也很直接。

潮一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教训是惨痛的。

潮一流原本是这一群转型的人里面最保守的。

他就想着,做完第一高楼这个项目,就直接退休。

拿了钱,在全世界的各大宜居城市和度假胜地,旅个游,顺便买个房。

一个一个住过去,全都写儿子的名字,以后要经营还是要出售,或者想要干点什么,都随便。

上一篇: 咫尺之间 下一篇: 作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