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从何处得来此等良种!实乃秦国的幸事!乃上天给予的恩赐!”
苏檀:……
“这是父王和我以生命为代价得到的玉米良种,于上天无关,诸位不可妄言。”他小小的用了一下春秋笔法。
既然决定要拿出来,自然不能将他们的付出给抹去了。
是他拿命换来的,不能对他和嬴政只字不提,而去感动上苍。
嬴政安抚的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他比较认可上苍,也认可公子扶苏说的话。
“上天感怀于寡人和公子扶苏行事不易,感怀于天下黔首衣食无着,朝不保夕,特赐下玉米良种,求寡人救黔首于水火之中!寡人定不负苍天托付!让我大秦黑旗笼罩之下,便无人再忍饥挨饿,辗转难眠!”
苏檀拼命鼓掌,双眸亮晶晶地看着嬴政,心想他政爹真的太厉害了。
和他的境界真的不一样。
他好像还是小民心态,觉得他顾得上他自己才最重要,但现在,嬴政身体力行地告诉他,不是这样的,为君者,当以天下百姓先。
就算他被称为暴君,他的朝廷被称为暴秦。
苏檀昂着头,初秋的阳光依旧耀眼,但他心中却种下一颗为民的种子,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
那种游戏人间,说不定还会穿越回去,黎民百姓于我小儿何干的心态,终究消散了许多。
他抱着怀中的玉米棒子,笑眯眯地喊:“为天下黔首吃饱饭而奋斗!”
嬴政闻言,眸色微闪,也跟着朗声道:“为天下黔首吃饱饭而奋斗!”
随着二人声音响起,身旁的锐士、农家、侍卫、寺人都跟着喊起来,一时间,此地的喊声此起彼伏。
“为天下黔首吃饱饭而奋斗。”
这么多的玉米,农家忙活的满头大汗,却不许旁人碰一下,珍惜的不得了。
苏檀笑眯眯道:“这里头若是有很小的,皮很青,没长熟的玉米,是留不得种子的,到时候研发中心留三成,其余的都送往章台宫中,到时候我教你们怎么吃。”
想想就爽。
实在是太快乐了。
农家有些不解:“到时候多晒晒都好了,为什么不能做种子?”
苏檀认真解释:“民间亦有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其实就很能说明这样的问题,不信你可以试试,是正常的玉米粒种出来的玉米好,还是这种原就畸形干瘪的种子种出来的好,良种良种,能做种子,自然要挑最优良的去传播了。”
农家一脸若有所思,半晌眸中才显出光彩来,像是明白了什么,抓着扶苏的袖子,不住感叹:“公子若愿意来农家做弟子,该有多好,实在是如此良才……”
得不到心里就猫抓一样的难受啊。
苏檀笑眯眯地看着他,提醒:“别忘了把小玉米头给我送去。”
听见农家应下,他远远地冲执勤的几人摆摆手,这才上马车跟嬴政一起回章台宫了,他恨不能当时就捡几根玉米拿着走。
“阿母执勤,尚不能来跟扶苏说话,但是能见上一面,便觉得心中欢喜。”苏檀笑眯眯道:“甚至往后几天,也会很开心。”
嬴政瞥了他一眼,敢在他面前阿母阿母的也就他一人了。
他难免想到自己的阿母了,人都是会变的,当初把他护的跟眼珠子一样的阿母,最后也会护在那两个小儿面前,用愤恨仇视的眼神看着他。
想到那个眼神,他就忍不住捏了捏眉心。
“年后,就立你阿母为王后,立你为太子,你觉得如何?”他低声道。
苏檀闻言琢磨,在刚开始,他觉得自古做太子的没几个好下场,但是了解战国历史后,他才发现,秦国顺利继位的太子很多,但嬴政时期,没有确立太子,致使最后的沙丘之变。
而如今,他拿出这么多东西,即将换来一个太子之位。
“其实阿父若是不想立太子,扶苏也没意见的。”苏檀昂着小脑袋,谦虚道。
嬴政捏着他脸颊上的嘟嘟肉,冷笑:“舍不得就不要说,免得寡人收回诏令,某人又躲在被窝里偷偷哭。”
苏檀被捏的嘴巴又咧向一边,他凄惨地嚎:“阿父教的要谦虚哇哇哇疼!”
第51章
两人闹过一场,苏檀眼泪汪汪地缩在一旁,发誓再也不跟他太过亲近了。
然而被马车颠地屁股疼,他还是依偎进嬴政的怀里。
他不是舍不得政爹,是这真皮沙发真香!
这样想着,他蓦然又想起玉米杆杆了,他连忙道:“就是掰完玉米后,将没有晒干的玉米杆杆立马用铡刀粉碎,挖地窖,密闭封存,这样就可以做贮青饲料,能放三五年,家里养了牲畜,比如牛、马、羊、驴等,都会爱吃的。”
“玉米杆还可以像麦芽一样熬糖,等到时候全天下都是玉米了,玉米杆没那么稀罕的时候,还可以当柴火烧。”
“你看着玉米能养人,杆杆能养牲畜,而人和牲畜吃了又能产肥,这沤了肥能种玉米,属实是个完美闭环了。”
“先叫研发中心试试,等回头找个最简单的方法教给黔首,只有简单才能更好的流传,复杂一点都容易传着传着失真了。”
苏檀想想,自己忍不住笑了。
嬴政闻言若有所思:“过腹还田,确实不错。”
“阿父总能一针见血,总结的很是文雅。”苏檀笑眯眯地夸。
前些日子下了雨,这地上被踩的不平,马车把人颠得神魂颠倒,他垮着小脸,等国家稳定后,一定要修路!
嬴政见他面色实在不虞,便伸出大掌托住他,努力让他舒服些。
在他以为自己脑浆都要被颠成一锅浆糊时,他合上眼睛睡着了。
苏檀陷入梦想时还在想,待到王师平定中原日,家祭无忘求修路啊。
*
回章台宫后,他就被叫起来上课去了,说是韩非已经在书房等候多时,叫他快些去。
苏檀睁着迷蒙睡颜,尚未清醒过来,便被寺人抱着往书房去了。
“扶苏。”
韩非那温和的声音响起。
苏檀摇摇脑袋,这才醒过神来,赶紧作揖行礼,就听韩非说,今日要先学习一下儒家精神。
他想,这个他是懂的,仁、礼、和等。
然而——
韩非口中有个不同的儒家。
比如孔子周游列国,孔子是个一米九,跟他政爹一样高的壮汉,带着三千学生,你若是愿意听,就跟你好好讲儒家,你若是不好好听,那就握着沙包大的拳头,跟你好好讲儒家。
苏檀:……
历史可真有意思。
他记忆中的《论语》在韩非子的脑袋里,那叫《抡语》,抡着拳头教你好好说话,教你仁、礼、和。
这和他想象中不一样,苏檀突然想到自己先前默写的《三字经》还觉得自己厉害坏了,看在政爹眼里,岂不是非常符合他小儿人设。
单纯,善良,又好玩。
苏檀唏嘘一叹,当初怎么就没人告诉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