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是亲切的走近李昭,顺着李昭的青丝,含笑问着,却透着一股不容拒绝。
李昭道:“那自然是极好的。”
哪怕本来着急地要走,此时也是不能走的,选如意郎君这种事,能让襄国长公主操心,她知为臣子理当觉得庆幸。
“你是要什么样的人才肯嫁?”襄国长公主再顺口地问起,李昭答道:“能不嫁吗?”
“若是不能呢?”两个女人之间的交锋就那么无声无息的展开,势不如人,李昭也得想出应对的办法。
“若是不能,倒也好说,打得过我就行。”想把她嫁给谁?于李昭来说,襄国长公主断不会无缘无故提起她的亲事,提起来就是说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人选,李昭立刻警惕。
思量再三,总不能嫁一个酒囊饭袋,就这么着,能打得过她的,她就嫁吧。
“打得过你的人,将来成了亲岂不是让人压着你动弹不得?”襄国长公主没想到李昭有此心思,看向李昭充满了诧异,倒是为李昭操心得很。
李昭道:“这也是我外祖父给我的提示,长公主也是知道的,我阿娘当初选婿的时候,外祖父对上门求亲者设以雀屏选婿,我阿爹以箭身中屏风上的两只孔雀的眼睛而得入选,箭法吧,想找一个超越我的太难,退而求其次,还是比武,谁要是能打得过我,我就嫁给他。”
“比武招亲,阿昭,你没有其他的要求?”襄国长公主询问,李昭道:“要是来求亲的人多,就让他们打,谁成为其中最强的那一个,我再跟他打,他要是打赢了我,我便嫁,打不赢,就此作罢。”
李昭当然不可能没要求,让她每一场都去跟人打,她哪来那么多的时间,还是让人先打得七七八八,等他们之中出了冠军,李昭再跟那位拔了头筹的过招,如此岂不甚好?
“一时心血来潮问起你的问题,你也能想出一个又一个的应对之法,难得。”襄国长公主不过是一句话罢了,没想到会让李昭一套一套的说辞把她早就想好的主意,全都补全了
“长公主说笑了,长公主说笑了。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长公主要是觉得有什么问题,昭一定改。”襄国长公主为了李昭的婚事而来,说出去多让人受宠若惊。
襄国长公主笑了笑,“用不着这般与我说话,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有数。燕王,请以赤城再归幽州管辖一事,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臣皆听朝廷定夺。”罗艺又不傻,怎么可能会接过话议论起朝廷才能定夺的事来。
“皇兄之意,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看看你们都是怎么想的?接下来又都有什么打算。”
襄国长公主问出问题就是想听他们说,从他们说的话判断出,李昭到幽州来究竟为何而来。他们因何起了争执?争执是否还在?
她与杨广想要他们斗,想要他们争,他们还能争得起来,斗得起来?
“尽听陛下吩咐,陛下要是想让赤城再归幽州管辖,让燕王统领,就连我手中的几万兵马也全都交到燕王手中,昭也只管听命。”罗艺说着听他们的话,李昭就更是了。
襄国长公主抬眼看向李昭,李昭笑脸相迎,好像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燕王也是?”襄国长公主从李昭的嘴里是问不出其他的话来了,可是却不代表她放弃。
她虽然才来幽州城不久,但是方才李昭与罗艺之间的情况,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们没有像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和谐。
但是一个两个都是狐狸,狡猾极了,看出来杨广一直没有发话,就是想看他们斗,最好让他们斗得两败俱伤,谁和谁都讨不了好。
杨广和襄国长公主也料到了李昭和罗艺都不是傻子,他们想让这两个人斗,必然这两个人会想尽办法的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不会如他们所愿的斗起来。
但就她所知的情况,李昭才进城不久,一进一出就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妥了?
必是李昭的手里有幽州这些人的把柄,而这些把柄足以要罗艺他们的命,所以,本来打定主意想把赤城再归幽州管辖的罗艺为首的幽州代表们,此时再也没有这个主意。
李昭道:“昭执掌得赤城可有不妥?”
“原先幽州的臣子上折一事也是臣所不知,若知臣定会拦着不让他们上的。试
想陛下一直没提赤城的事,想必另有打算,为臣子的当为陛下分忧,却不该麻烦陛下。”罗艺接上话,“李昭将军治理赤城以来,一直无事,境内太平,境外,突厥想夺城,却屡败于李将军手里,不足为患。”
襄国长公主还有什么听不明白的,这两方算是达成协议了,现在幽州的人再也不主张把赤城归回幽州管辖。
李昭啊李昭,手里不知握着世族多少东西,以此为要挟,说得退幽州的这些人,好本事!
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襄国长公主同时也在想,她究竟还应该或是不应该由着李昭再成长下去,若是有一日李昭不受控制,到时候她又能否对付李昭?
幽州,想让李昭来幽州是为了让她跟幽州的罗艺他们斗起来。
然而李昭却不想跟他们斗,幽州城进不来,李昭还就不进幽州了,宁愿去抢被突厥抢去的城池,她也要为自己争得一个安静,由她说了算的地方。
“你与燕王说好了?”襄国长公主突然问着李昭。
“殿下你指说什么说好了?”装傻的装傻,必须得装傻,关键的时候就得要装个傻。
李昭的表现看在襄国长公主的眼里,襄国长公主差点没能忍住地动手宰了李昭。
“你是不是以为我不敢杀你?”襄国长公主如此问起来,甚是不善,李昭赶紧退了数步,与襄国长公主作着揖道:“昭万万不敢有此想法。长公主要杀人,谁都能杀,昭还是长公主一手提拔起来的,怎么就不能杀了?”
知道得倒是挺清楚,也明白她这条小命怎么样才能留到现在。
“可是长公主,昭不解,昭做错了什么引得长公主动怒,让长公主想杀我?”李昭虽然认怂得快,却也有问题,听听她此刻问起来的话,却是等着襄国长公主给她一个交代,好让她能死得瞑目。
襄国长公主一下子理智回笼,臣子相斗,臣子相争,这是君王想要看到的,却不是可以说出来的事。
她可以给李昭扣一个什么罪名,能够直接杀了李昭?
依她安排在李昭身边的人报来,李昭做事并无私心,一切似乎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大隋。
而她不仅抵御突厥,还救了几万世族们都不愿意要的老幼妇孺,
正得民心,在朝廷一干忠臣的眼里,李昭更是一个难得的好将军,能打仗不说,还会安民,为大隋解决了大问题,理当嘉奖。
要不是李昭远在边境,不能回京,有人都想请李昭回一趟京,好好与她取个经,问问她是怎么养好赤城几万高句丽回来的百姓的。
襄国长公主想到李昭现在的名声确实很好,就算世族们还想踩着她,但朝中那一些忠臣,时时都想为大隋的人,他们却认同了李昭,觉得像李昭这样的人确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