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世民他姐(294)

可是当她豁出性命为自己争来底气,让自己有了旁人,哪怕是皇帝都不能轻易捍动的地位时,她必不会委屈自己。

算计,你能算计我,我同样可以算计你,这就是你来我往的事,技不如人,落于下乘,与人无尤。

“你现在想跟我撕破我?”当场襄国长公主哪怕气极却又不能发作出来,让天下人知道她本意要算计人,却被人算计了,她倒是脸上有光?

不能说,却能秋后算账,但等襄国长公主平静下来,寻上李昭时,李昭早就等着襄国长公主。

面对襄国长公主迎面而来的质问,李昭却显得有些诧异地问起道:“长公主以为,你能算计旁人,旁人就不能算计你。你不拿我的命当回事,只想将我玩弄于股掌之间,我还得感恩戴德,谢你看得起我?”

李昭询问襄国长公主,想知道这位怎么想的?是不是也太想当然了?

“你……”襄国长公主看着李昭平静却布满寒霜的脸,李昭道:“你不相信我,我又怎么可能会把我的希望放在你的身上,你不拿我当人看,你只想着利己,我怎么可能由着你摆弄?”

“将心比心,长公主从来不愿意由人摆弄,凭什么就要求我由你摆弄而不得有半句怨言?”

有些怒意,因为势不如人她得忍下,有些气,因为没有足够的能力无法与之抗衡,她也得忍了。

忍一时为的是未来,为的更是以后不必再忍。

襄国长公主,她是聪明,她懂算计人心,却也太自以为是,她怎么就认为李昭除了依靠她再没办法?

李昭一个连父亲都不曾想依靠的人,又怎么会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一个凡事只想利己的人手里。

“我做那么多所求的是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不是要

脱离我的父亲,再到长公主的手里,换一个人来主宰我的命运,不管我想做还是不想去做的事,都得去做。”

一开始的李昭以为襄国长公主是懂她这份心的,可是到了最后她却发现,不,襄国长公主并不懂。

她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却又希望把天下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好像看着他们在她的手下摇尾乞怜,任她主宰生死,是件让她极开心的事。

李昭明白这一点就更清楚,她们不是同路人,从前不是,以后也更不会是。

“你想造反?”

襄国长公主抬起头看着李昭,眼中的冷意甚浓,似乎只要得李昭一句话,她就会杀了李昭。

“只要长公主不再咄咄逼人,我不会造反。”李昭确实不想造反,虽然听起来不可信,但只要襄国长公主不再咄咄逼人,不再不想给她活路,也不给李家活路,她就不会造反。

预防,只会是预防,可是若是襄国长公主再继续我行我素下去,李昭定不会一直容忍。

“我逼你?你早些年就说过,大隋叛军四起,乱民不少,都是被我们逼的,你认为都是我们逼的。”襄国长公主想到多年前李昭曾说过的话,没想到到了今天,竟然又是这样的一句话。

李昭迎着襄国长公主道:“所以长公主总以为天下的人都是天生反骨,他们想要反你,反大隋,只是因为他们想反,不是被逼得无路可走,不是因为没有办法,他们才会反?”

襄国长公主道:“你想反我,你是,李家也是,你们准备得那么多,你以为我就一点都不知道?你以为,你有一座赤城,你杀了始毕,你能得许多人的心,我就不敢动你,不敢要你死?”

“你敢,那莫怪我。”李昭这一次才是真正的一步不让,“长公主不容人活着,不容人像个人一样的活着,自然怪不得我们反击。”

“赤城或许只是一座城罢了,不说你想在这儿动手能不能要我的命,哪怕你杀了我,长公主也别想能活着离开。我知道你调集兵马往赤城靠来,可是你的人想进城来,突厥十几万的大军都攻不破的城池,就你调来的一万兵马想破城,天方夜谭。”

“长公主,我从领着三万兵马来,

从不进幽州,从不问你和朝廷要粮以来,就是等着今天,你放任我,想让我自生自灭,我活下来,你也休想再主宰我的人生。”

没管过李昭怎么养人,怎么把十几万人撑起来,难道她认为现在她想让人都听她的话有可能?

襄国长公主眯起眼睛,“你是早就准备好,就等着今天?”

“我等着今天什么?你没有咄咄逼人,我依然是大隋的臣,依然守着赤城,不让突厥进犯一寸。时到今日,昭有不尽为臣的本份之处?是长公主要得太多,恰恰是还我们不能给到的,不如长公主的愿就是谋反,就是想对你不利?就等于谋反?”

只许襄国长公主步步紧逼地问起,就不许李昭问问襄国长公主都想怎么样,她对人的要求,一步一步逼着李昭,想让李昭把自己的命交到她的手里,任由她宰割,打的倒是好算盘,却是凭什么?

“我是大隋的公主。”襄国长公主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为什么可以凌驾在李昭之上,理所当然地要求李昭听她的。

“大隋的公主,先帝的天下也是从旁人手里抢走的,公主,一位公主,和皇帝比起来差得远了,你就凭你生为皇帝的女儿,凭你是皇帝的妹妹,理所当然地让人为你去死,连一个不字都不能说?”

李昭的眼中尽是讽刺,看着襄国长公主甚是不屑。

“你以为自己靠着赤城就敢这么放肆?”襄国长公主被李昭这般打脸,撕破脸皮的说话,却是扣住李昭的手腕,李昭毫不犹豫地还回去,同样扣住她的手腕。

“长公主要是想跟我同归于尽只管开口,你动手,我也会动手。”同归于尽,长公主能舍得才怪。

襄国长公主本为威胁李昭,就算到了现在,她还是想压着李昭,这是她唯一的机会,若是到了现在都不能让李昭乖乖听她的,她便再也不会有机会。

“好,你是真好,比我养的其他人都好。”谁能听不出这是反话?

襄国长公主挥开李昭的手,同时也下定决心,“你会为你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的。”

“这是自然,谁不管做什么事,都得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人会是例外。”

李昭敢跟襄国长公主挑明说白

,就料到接下来会面临什么局面。

可是最差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她靠着长公主什么?或许该说,她和赤城的百姓得过长公主什么?

粮食为民之根本,在这个时候,李昭没有想过求救襄国长公主,襄国长公主同样没想主动帮过李昭,明明她可以帮的。

而李昭需要粮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大隋的百姓。但立国根本的百姓,在杨家人的眼里,在襄国长公主的眼里什么都不是。

他们不想安定百姓,更是认为李昭守着一座城,却敢把那么多的人接回来是愚蠢之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