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看向李昭,她能说什么,说自己太单纯, 李昭想的跟她的本来就不一样,她要是碰到这种事肯定会在听到此事的第一时间去找苏烈,不管苏烈怎么想都要轻声细语地宽慰。
李昭道:“人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做得复杂,你如此,很多人都如此。”
“本来什么事都不会有,就因为你认为有错,便强将这份错扣到别人的头上,哪怕对方不想说有错也得认了有错。丢官罢职,当官都会有这样的时候,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的?”
飞云一个没当过官的人,要她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她是回答不上来的,还是继续闭嘴。
“突厥那边颉利已经继位为可汗。”苏烈的事李昭不在意,飞云想着要闭嘴的,却还是想起另一件事,赶紧告诉李昭,李昭侧过头道:“颉利没说什么?”
“说了,娘子杀了始毕可汗,与他有杀兄之仇,他一定会为兄长报仇。”飞云赶紧道来,李昭应了一声,飞云抬眼看向李昭,李昭已经上马,这就往府里去,飞云还有问题,却不敢问出来。
“你心里有多少问题只管问出来。”李昭上马也有时间和飞云慢慢说。
飞云再没能忍住地吐糟道:“娘子,奴婢就是想说,苏将军
被革职的事你不在意,突厥新任可汗继位说要找你报仇的事你怎么还是不在意。”
“我没有不在意,你哪里看着我像不在意的?”李昭只是没有把担心说出来,这就成不在意?
灵韵适时在旁边插话道:“娘子,奴婢也觉得你不像是在意的样子。”
李昭挑挑眉,“好吧,那你们认为在意的我应该有什么反应?第一件事是应该到苏定方的面前朝着他叫喊上一句,让他知道我有多着急,多担心他,然后呢?”
“然后……”两个都是没有过喜欢的人的主儿,此时面对李昭一问,面面相觑,然后半天说不上来。
“然后我们抱头痛哭,发下誓言表示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把气争回来?还是说我们现在立刻造反,把这口气先争回来?”
“第二件事,颉利要找我报仇本来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没什么意外,我不需要意外,你们也不需要,可是到现在他并没有兴兵前来是因为什么,你们想过吗?”
李昭一件一件的说清楚,飞云和灵韵全都看向李昭,这个问题她们还真是想不明白。
“他还得整合突厥的兵马,而且还有东突厥虎视眈眈,就是突厥内部还有一位义成公主在。这位义成公主必是不同意他在这个时候兴兵的。但是,比起杀我一个小将军报仇,其实等着机会落大隋一个大脸,岂不是更有意思?”
说到这里李昭想起襄国长公主说起杨广明年要北巡的事,虽然还没有闹得人尽皆知,能排除突厥没有收到消息?
大隋朝中有多少人和突厥有勾结数都数不清,在这样的情况下突厥知道一些内幕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突厥在等待时机。”飞云是拿到消息只说颉利发誓要找李昭报仇,却没说什么时候动手,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现在终于知道哪里不对了。
就是没有说什么时候兴兵,没说什么时候与李昭大战,报仇还能不兴兵?
经李昭一分析,总算明白,人家想报仇并不是随便动手,而是要等着时机,只要时机一对,何止是杀人报仇,把突厥丢的面子都能找回来。
“凡事不要急,别人不着急的事,更是不能急,越是重要的事越不能急,因为人
只要一着急就会落于下风,最后只能输得一败涂地。我们都输不起。”
李昭只是感叹着事实,她真是输不起,她输了不仅仅是她一个人出事,还有很多的人,一城的人都可能跟她一起死。
飞云道:“娘子就是娘子,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
李昭道:“你要学是不假,不要什么事拉到我的头上就着急,我都不急的事,你更不必急。”
“能碰上让娘子着急的事,怕是难了。”飞云感叹着,李昭却摇摇头道:“我也有着急的事,比如李家的事,比如阿娘的事,要不是因为他们都好好的,我早急坏了。”
“说来说去都是因为娘子最不着急自己的事。”灵韵总结,李昭笑笑地答道:“因为最不需要着急。”
切身之事最是让人着急的,可是也是最不应该着急,只要人一着急,因为关乎自己,因此也会变得焦虑,人只要一慌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最后损失惨重。
“杨将军离开了,娘子,长公主还会再派人来吗?”杨义臣来得快去得也快,倒是让人弄不明白他来此到底有什么目的,让人不禁也在想,襄国长公主会不会还派来这么好说话的人?
是啊,杨义臣虽然看起来不善,却没有做出任何不利于他们的事,比试一场就走,多干脆,再来的人要是都能像杨义臣一样该有多好。
“正常来说是不会,朝廷可用的人虽然不少,能让长公主和皇上放心用的太少。杨将军这样的人只有一个,而且北边早乱成麻了,看看四下起义都成什么样了,再派人来,也得有人敢来才行。”
不说李昭倚一城而守,手里几万的兵马,朝廷派来的人哪怕想来,一路上会发生多少事,他们敢说自己能安全抵达?
就算安全抵达,李昭有那么多的兵马,若是想方设法让来的人有来无回,李昭做不到?
“像杨将军一般的人物难得,难求,可惜命不久矣。”李昭叹息不是为了大隋,仅仅是因为杨义臣,杨义臣是一个真正的将军,可是英雄迟暮,谁都逃不过。
果不出李昭所料,比起她这样一个还没显露出造反架式的人来,天下起义兵马着急想自立的不少。
朱粲称帝称为楚皇帝,
消息传到李昭的耳朵,与之而来的还有杨广下令要将朱粲碎尸万段,命所有北边的将士不计一切的将朱粲拿下。
接着八月,杨广北巡,李昭虽然早料到突厥一定会有所行动,颉利亲率十余万骑兵将杨广困于雁门,彼时北边全都炸开了,一个皇帝被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突厥的人随时可以来取杨广的性命。
杨广是不能死的,至少不能死在突厥人的手里,就在这个时候,突厥放话,要李昭自刎,什么时候突厥看到李昭的人头,什么时候他们才会把杨广放回来。
如此要求摆明想让李昭去死,李昭听说轻轻地笑了,“突厥人都是记仇的人,相信我,哪怕我的人头送上去他们也不会为之所动的,比起我的人头来,必须是陛下的人头更令他们心动。”
“可是陛下被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你不想去也得去。”傅臻脸都黑透了,指出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李昭现在没有说不的权利,她是想去得去,不想去也得去。
“去啊。这可是立大功,表忠心的好机会,我怎么能不去。”李昭不以为这是一个要她死的机会,反而认为这是一个能让她表忠心,也是让她在杨广的心里记下号的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