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的时候,有人想告我谋反,我当时就想,他们告我谋反,我就真反给他们看。却是昭儿提醒我再缓缓,提醒我不必急于一时,让我再等等,等到现在,我终于知道昭儿让我们等的到底是什么。杨广一死,天下群雄并起,没有人能拦得住,李氏既不必背负骂名,也可得天下,最好!”
窦氏应着一声,李渊突然捉住窦氏的手问道:“夫人,我可以得这个天下吗?”
“可以的,只要你想,我们一定可以。”窦氏没有一丝犹豫地回答,李渊本来不太确实,此时此刻看着窦氏笑了,“对,我可以,我一定可以的。”
在外人的面前,他的不自信,不确定不能流露半分,在窦氏的面前他却可以问,求得一个安心。
他需要人肯定地告诉他,他肯定可以,也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窦氏抱着李渊,一下下地抚过他的背,让他能够更安心,更能相信前路一定会如他所愿。
大业十四年四月一日
,江都兵变,杨广为宇文化及所杀,隋室宗亲,外戚于江都行宫皆被诛杀,宇文化及立杨广侄杨浩为帝,自立为大丞相,率十余万人欲归于关中。
五月,李渊于太原领五万兵马誓师,以“逆贼弑君,天地不容,天下动乱,请安天下抚民”的名义起兵,直趋关中。檄文中再直斥杨广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但宇文化及以臣弑君,是为不道。
而天下动乱,义军四起,百姓多艰,于此时当有人挺身而出,安定天下,守卫百姓。
李渊起兵,李昭立刻呼应,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却是罗艺,大军陈于幽州城外,来势汹汹,罗艺听到来报却是目光闪烁着精光,但还是策马而去,亲自去见一见李昭。
“燕王。”李昭与罗艺于城下会面,皆着铠甲的两人看不清面容,却不妨碍他们针锋相对。
“当年一语中的,李将军等这个机会等得很久了吧。”罗艺提起当年他就说过的话,可是当时李昭立刻否认,也怪他相信李昭,万万没想到李昭真有此心。
李昭道:“我以为燕王同样在等着这个机会,却不是?”
杨广一死,各方皆动,罗艺同样不例外,只是现在还没来得及,李昭先一步准备何尝不是占个先机。
“虽说你眼下的兵马不少,和幽州比起来还是差远了。”罗艺只是陈述这一个事实。
李昭点头道:“没错,兵马比起来赤城哪里比得上你幽州,可是燕王啊,你仔细地想想,我要是想跟你硬碰硬我何必来。”
罗艺听着立刻警惕地看向李昭,李昭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道理你不会不知道。”
话虽如此,这想让罗艺相信李昭有此本事?
罗艺眯起眼睛提醒李昭道:“你想骗我?”
“不然,骗你有什么意义,这人啊有时候多做善事总会有好报的,说来说去也是你自作自受,要不是因为你们急于把自己撇清,找出一些你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人来背黑锅,我还真没办法这么快,也第一个动手拿下幽州。”
李昭所指引得罗艺正色以对,他是相信自己不错,更知道李昭并不是一个随便开玩笑的人,她说出口的话,若不是唬人必有根据。
一开始或许觉得李昭在骗人,现在却不一样。
看李昭说得振振有词,怎么都不像在唬人。
“你若是有人何必兴兵而来。”罗艺指出关键所在,直问李昭。
“我若不举兵前来,王爷你怎么会倾巢而出,你们不出,幽州一些手里没有多少兵马的人,如何占据整个幽州?”李昭笑笑地说起最关键的问题,她的到来也是计,一个好计,为了引人出来的计划。
要是眼前的罗艺不相信,大可跟她短兵相接,到时候且看看幽州城内会变成什么样子。
罗艺脸色一黑,李昭明摆来者不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倾巢而出,可这却也中了李昭的计,李昭早就准备好对付他?
一想到这里,罗艺看向身后的人,想让人回去看看幽州的情况,想知道幽州是不是真出了事。
罗艺的眼色自有忠于他的人看到并去办妥,李昭轻轻地笑着,“王爷,你现在打算跟我打吗?”
“这句话应该是我问你。兴兵前来的人是你,不是我,打与不打在你不在我。”罗艺没能弄清楚幽州的情况前,并不想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说来说去其实道理大家都能明白,无非就是利于己或是不利于己罢了。
若是幽州内安宁,罗艺不在意怎么打退李昭,可是反过来要是幽州真如李昭所言出了内贼,为了安全起见,此时不动手才是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王爷拿不准许多事,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打,王爷是不想打的。可是我想啊。我要是不打你,让你的兵马回援幽州,那我一番准备岂不白费了。”李昭笑着甚是可亲,她一个机关算计,处处都想能一举而得,如她所愿的人,怎么可能会遂罗艺所愿。
“与燕王几次交锋,倒是没有能在战场上与你真正讨教过,现在有机会,请吧。”都是领军的人,在战场上真正的决一胜负,这才是当将军的人应该为的事。
“好,就让我来讨教一下李将军的兵法是不是如你的一张巧嘴一般,能说动天下人。”罗艺心知李昭的用意何在,可是李昭都把话说白至此,怎么可能会由罗艺说不。
大军压境,举兵进犯,他们就算想逃,逃到哪里去,此时若是避
回幽州,岂知是不是中了李昭的计。
那般善谋用计的李昭,罗艺吃过多少回李昭的亏了,怎么可能再让自己上当。
李昭掉转头,冲着身后的人下令道:“将士们,扬起你们的刀剑,冲啊!”
“杀!”李昭护他们良多,也跟他们说起过,将来有一天,她不仅让他们过上太平安稳的日子,也会让天下的百姓都过上安稳太平的日子。
在此之前,会有战争,会有杀戮,却都是为了美好的未来。
他们这一辈的人吃过的苦,受过的罪,难道希望他们的下一代都吃同样的苦,受同样的罪?
并不是的,他们太苦了!想到他们的子嗣,他们的后代会跟他们一样,或许还会更不如他们,他们无法承受。
眼下的天下早就乱成一团,像赤城这样的净土何其难得,可是在这些年里有多少人打赤城的主意,突厥,幽州,左右的叛军,李昭一直倚城而守,那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大,不足以跟他们争斗。
但是现在,他们休养生息得够久了,天下乱起,皇帝都死在臣子的手里,这就是他们一争天下的时候,只要能帮着李昭打下这个天下,让这个天下由李昭来说了算,他们在赤城尝试过的日子,将来只会越来越好。
你说李昭可能会是骗人的?
不说将来的事是真还是假,就说他们在赤城怎么样,在天下人,哪怕朝廷都抛弃他们的情况下,是李昭救了他们回来,让他们可以活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