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世民他姐(331)

“绝无此心,我只是担心。”万一苏烈一心忠于大隋怎么办?

李昭道:“你觉得我会找一个忠于隋的人?”

得,李世民听着笑了,“我也觉得阿姐不像是这样的人。”

“报,将军,长安送来的信。”李昭早就让人把南阳公主他们送进城,顺便把她的信给送进去,本以为没那么快收到回复,怎么样也得想想再回她吧。

所以李昭算的是最快也得明天,明天才

有可能会回复李昭。

没想到今天就收到,李昭伸手道:“拿来。”

那人立刻将信送上来,李昭当众拆信,看完之后递给李世民,“你怎么看?”

李世民看完显得有些哭笑不得地道:“不像是襄国长公主会说的话。”

“别管话是谁说的,这信现在我们怎么回才是关键。”李昭不想管都是谁写的,怎么回才是该动脑的。

“想让我们称臣,立杨氏子孙为帝,这是试探,我们若是想称臣,何必打出口号起事。都到城门下了他们却想用名份逼得我们退兵,怎么可能。”李世民连想都不想地否认,不认同这样的事情,他们李家就是想趁着大好的机会逐鹿天下,让人用名份来压住他们的上进之心,压得住才怪。

李昭道:“我的意思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隋已经亡了,天下皇帝都有多少个,别管他们都是本着什么样的心。长安城他们开城门是李家的,不开城门也是李家的。李家愿意善待所有忠于隋的臣子,可是大势所趋,纵以身死而守国,他们也守不住。”

“若是他们心中多少能念着臣子,念着天下的百姓,就请他们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城。”

李昭把立场和大势都说得很清楚,里面的人想拦着她,拦着她们前进,除了增添死伤再无其他意义。

“可。再补上一句,凡隋臣降之一律官照原职,不动他们分毫。”善待还不够,还得给出世族们最最在意的东西。李世民加上这一条。

李昭看向李世民问道:“依你所见隋因何而亡?”

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李世民顿了半响,最终还是开口道:“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心无百姓,亦无天下。”

“官就没有问题?”李昭问起李世民,李世民仔细想了想,拧紧眉头道:“有的。”

“所以放出话来让他们投降,不管能用不能用的人全都照单全收,他们能亡一个隋,不能亡了我们?”李昭扎心地问起,李世民想都没想地答道:“能。”

绝对的好看的,还没有人能拦得住,李昭道:“你想加上那一句是为了可以尽快地得到长安,但是有些问题不能着急地许下话,许下就得做到,否则最后失信于天下,我们必被人群

起而攻之。

李世民提醒地道:“先前攻下的城池以来,父亲皆如此吩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顺利行来抵达长安得那么快。”

“我没有啊。”李渊的行事方法李昭没学,她是几乎都是一路打过来,等她进城,不好意思,不老实的人也得给她老实一些,犯过事,没想好好当官的人,李昭全换了。

她这换得也有技巧,拉下不做实事的世族,她给扶起来的是愿意做实事的世族。

官虽然还是世族把持,但是最后的结果总是不太一样的,至少于天下来说,李昭的作为能更让人安心。

李世民道:“阿姐把世族全捋了?”

“世族几何,我要是全捋了,我前脚一走,他们后脚能把天翻了,我们手里的兵马几乎得用于攻城掠地,要是放去守世族,我们还怎么争天下。世族,就该让他们相互制衡。谁家还没个仇人,只要有仇人就让仇人帮我们盯着就好。仇人才是最了解你底细的人。”

说得一点都没错,李世民十分认可,思来想去,最终还是道:“那还是按阿姐说的办。”

想得不够周到,听完李昭的理由,还是李昭在理,就应该要听李昭的是不是?

李昭道:“去请宣珞先生来。”

手下的人里总得有一个聪明会办事的人跟着她,傅臻留在后方帮着李昭安顿,李昭就把宣珞带上,宣珞脑子清楚,还反应灵敏,这样的人要是不用太对不起自己。

“身边也有几个合用的人,阿姐要是不介意就让我的人写吧。”李世民听说李昭还要让人去把人叫过来,便开口提起让他身后的人来写。

唐太宗李世民的身边缺能人吗?不,从来不缺,李昭看了看他的身后,大方地道:“好,你去安排。”

一直听着李昭和李世民说话的青年作一揖退下去,没一会儿就拿着信前来请他们过目。

第一个本是递给李昭,李昭却让李世民放心地接过,她不着急。

李世民也就不再推脱,看后笑了,这才送到李昭的手里,李昭看完也笑了,“不错,你手下的能人不少。”

“阿姐也不赖。”李世民也知道李昭手里有不少的人,因此冲着李昭作一揖。

李昭将信给飞云道:“立刻用我的

名义送到襄国长公主的手里。”

飞云接过应下即去办。

隔着城墙,长安城里的人都知道外面李家的李世民和李昭合兵三十来万等着他们,长安城李家是誓在必得。

眼下没有动手不代表他们将来不动,书信的往来就是最好的证明,李家想要长安,更想不费一兵一卒而得。

李昭的信送到襄国长公主的手里,襄国长公主看完眼中闪过冷意,南阳公主正好在襄国长公主的身边,看到襄国长公主的模样问道:“李昭的信如何?”

“站在朝廷,为帝王者的立场甚好。可是对世族来说却不是好事。”襄国长公主说起此,南阳公主沉吟了半响,最终还是开口道:“那我们就死守长安。”

“死守也守不住,长安现在就是一块肥肉,谁都想要,却不是谁都能得到。我们死耗损失惨重的只会是自己,倒不如一开始就想想怎么为我们争取最大的利益,把这块肥肉丢出去,让别人来守。”襄国长公主说到此,南阳公主心下难受极了。

“为什么别人可以守得住,我们杨家的天下我们却守不住?”南阳公主问着,襄国长公主无法回答。

杨家已经败了,天下已失,只是守住一个长安没有任何的意义,襄国长公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明明他们防着那么多的人,明知那些人确实有着反意,却最终还是没能防着,只能任由天下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天下江山,襄国长公主何尝不想能够一直握在手里,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是他们杨家的天下,可她再想当然,哪怕她想,又还能有多少人支持她?

长安城里多少与李家是有故的人,杨家的人想要守住杨家的天下没有错,却不代表那些人都愿意跟他们一样守着这个天下!

对世族来说,谁当皇帝并不算太重要,反正不是他们,只要他们手里有自己想要的利,而且还明显有人愿意加重,他们就能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