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李世民他姐(382)

“阿兄这是做什么,我们

是自家的兄妹,帮你还不是应该的?”李昭没想到李建成会行此大礼,连忙扶起李建成。

“我是一叶障目,要不是你提醒只怕会自寻死路。”李建成叹息着,李昭道:“那你现在明白了,往后只要你做好太子的本份,对待忠于大唐的臣子,那就不枉费我一番算计。”

李建成一下子笑出声来,拍拍李昭的肩道:“你在外面浴血奋战,还为我诸多操心。”

“最近你也为我操心不少,粮食的事阿兄总是紧着我们。”作为一个一直都是自力更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粮食的人,终于体会到有人把粮食送到面前是什么样的幸福。

“你是不知道,为了赤城的人,我这几年天天念着粮食,早起要想接下来哪儿弄粮去,睡前也得想还能从哪里弄来粮食,没粮这事,折腾死人!”李昭的难处一向不与人说,此时与李建成说起,那是不想再让李建成把心思尽放算计上。

李建成明白李昭的良苦用心了,李昭便放下心,又不是真要李建成记得她的恩情。

“放心,粮食的事往后有我和父亲,还有满朝的臣子为你操心,再也不用你一个人撑着。”李建成可以想到李昭的难,将士要养,都没有粮食的百姓也要养,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人,李昭总不能自己把人赶走吧。

李昭点头道:“想到父亲和阿兄在后面,再也不用怕被人背后捅刀子,可能一个不高兴就夺我的兵权,让我不能再打仗,我这心里松了好大一口气!不过,北境的粮食,在没有平定前,还是我自己来吧。”

“哈哈哈。往后这是我们大唐的天下,你姓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都不能拦你,也不能管你!”李建成以为李昭这样自制的人,不管将来如何,李昭都应该自在逍遥,不用受制于人。

李昭道:“那我等着。要是你们敢不给我掌兵,我就自己打一个天下去,我能打下半个大唐江山来,再打一个天下尽由我说了算的不是什么难事。”

李建成这个惊呆了,看着李昭道:“你是真敢想啊!”

“若是连想都不敢,那我还能做什么?”李昭不以为然,事实都做得差不多了,怎么还怕说。

李建成很想抚额,李昭觉得这个

时候不必再跟李建成说什么了,“时候不早了,我该回宫了,要不然阿娘一会儿该找我麻烦了。”

“你倒是知道。”李建成感叹李昭还能记得宫里还有窦氏等着她。

“阿兄真是的,那么重要的事我怎么会忘记。”

李建成给了李昭一抹信你都有鬼的眼神,李昭已经挥手道:“阿兄早些回去,不用你送我了!”

“你记得别跟母亲说你在刑部大牢呆了一天的事。否则母亲非要训我不可。”李建成不忘叮嘱李昭要瞒着这件事。

“阿兄,你也太小看阿娘了吧,我进刑部大牢又没瞒着什么人,这样的事想瞒阿娘,怕是更得挨骂。”李昭一边倒着走一边提醒李建成,异想天开的兄长,还是醒醒吧。

李建成一顿终于想起来自己的母亲并不是寻常的人,瞒人,只怕这会儿窦氏早就知道了。

“那你记得跟母亲说清楚,这都是你的主意,与我无关。”李建成并不想挨训,自家母亲要是生起气来连自家的父亲都要退避三舍,他当然不例外。

李昭道:“阿兄你要知道,当兄长最不好的地方就是,不管下面的弟弟妹妹做错什么事,最错的都是兄长,谁让你拦不住!”

扎心了啊!李建成喘着气半天缓不过来,李昭已经道:“做都做了,挨骂也就骂骂,没什么。你还能躲着,我现在回去就得挨了,我都不担心,你就把心放肚子里。”

……李建成能说什么,李昭压根就是想明白这些事,骂都不怕了才敢肆无忌惮的做吧?

没错的,窦氏确实知道李昭一天出去都呆在刑部的事,李昭回来叫着要吃的,吃是要吃,窦氏瞧她吃着急,“你是进了大牢一天都没吃?”

“真没吃,阿兄在前面由刘文静骂着,听杜如晦骂刘文静,我在后面没露脸,阿兄都没吃,我哪里能吃。”李昭吃着回答,巴巴地盼着窦氏心疼她。

窦氏在听说李昭跑到大牢呆了一天后,气不打一处来,可是看李昭吃东西的样子,好像饿坏了,顾不上骂,满心都只有心疼。

“你也真是的,你阿兄挨骂吃不得,你也不说自己就吃点,你阿兄还能为着这事跟你生气?”窦氏想骂是不想了,满心满眼这会都是心疼,思

量怎么让李昭多吃点,补回去。

“你明天还要去刑部大牢吗?”窦氏追问李昭,想知道李昭把刘文静的事情办好没有,接下来是不是还得要去?

李昭道:“接下来不用我去了,阿兄去就好。”

“就算是骂人的事,你阿兄去就好,怎么还得让你去。”窦氏总是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李昭是有什么事瞒着他。

“因为我不仅想骂刘先生,更想让阿兄清醒过来。”李昭与窦氏小声地耳语。

“哪怕我不在长安我也知道,阿兄看着世民和我立下战功,打下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他的心里极不安。太子无功于国,多少人在他耳边嚼耳根子,让阿兄更着急?”

提起此,窦氏亦是轻叹,“莫说你阿兄着急,我何尝不着急,可是再怎么急又有什么用?你阿兄和你们不一样,你们在外面冲锋陷阵的时候,他却守着我们一群老弱妇孺,要不是有他在后面护着我们,我们早就出事了。”

“一家人里,有在外面打仗的,也总要有在家里守家的人,要是都往外跑,打下来的江山没有人守,没有人看,这样的江山能够长久?”

窦氏轻叹着,内外都得兼顾,本来不分彼此的兄弟,却因为人言而不得不分起来,窦氏的心里也着急的。

“守内之功总是不如军功显赫的,长安这个地方,多少人有不一样的心思,都想看我们李家的笑话,要说最大的笑话莫过于让你们兄弟斗起来,只要你们斗起来,外面的人不知要高兴成什么样子。”

李昭听着窦氏看得分明的话连连点头,窦氏再叹道:“但这些道理我没办法跟你阿兄说。落在你阿兄的眼里,世民和你都是我的孩子,当母亲的是不会偏着哪一个的,但有的时候也会和稀泥,就为了不让兄弟相争。”

“我知道你阿兄心里着急,生怕世民将来的成就在他之上,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我想让他尽心尽力地处理内政,安民抚国,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劝他才好!”

当母亲的也是忧心,有太多的事要做,想做,想让自己的孩子不用内斗起来,却又生怕用错了手段适得其反。

“我明白,阿娘的心思没有错,没寻到好办法就干脆不说。我是想到刘先生

那张嘴,眼下将他关进大牢,他必是不满极了,这个时候阿兄送上门去,一定会听到最难听的话。别人背地里说,却不敢当着面说出口的话,刘先生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