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地一声轻叹,李昭抱着窦氏的手道:“阿娘该高兴才是,我们没想着去争,而是早早的准备好跳出来,要是哪一个敢争,我们说的话他们还能听。”
不在局中,作为一个旁观者,他们说的话,在有绝对的实力可以改变局势的情况下,不会没有人拿他们的话当回事的。
“谁要听话?”李渊下朝回来,身边带着李建成和李世民,进屋的时候正好听了一耳朵李昭的话,立刻顺着李昭问起,这是想让谁听话来着?
李昭道:“谁做错事我们就劝,自然得听我们的。”
说着话还不忘与李渊他们这父兄弟见个礼的,李玄霸在后跟着,李建成和李世民也冲着窦氏见礼。
“你倒是悠闲,前朝因你之故吵得天翻地覆,你还能悠闲的在这儿陪你母亲打趣说话。”
面对李渊的质问,李昭道:“他们跟阿爹吵却不敢来寻我的麻烦,非我之过也。”
没错,事情是李昭挑起的不假,可是好些人不敢找李昭的麻烦,只敢寻上李渊想让李渊出面压制李昭,这可不能怪李昭吧。
李渊
……道理虽然是这么一个道理,某个当女儿的也不应该把摊得那么开吧?
目光控诉地看向李昭,李昭摊手地道:“阿爹难道到了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处理?”
“兵权,互市的管理权,你知道这两样有多少人想要吗?”李渊确实没想好,一个个参李昭的人不都是为了这两样,拿着李昭已经成为东突厥可汗的由头来说李昭不再适合管理大唐的事,按他们的意思说,李昭成为东突厥的可汗后再也不是大唐的人,也不再是李渊的女儿?
面对这样的说法,李渊表示不能接受,这才会跟人吵起来,到现在都没把事情解决。
李昭道:“权大而利多,自然会引得人心异动,本是预料之中的事,有什么好奇怪的?”
所以说是李渊这个当父亲的太大惊小怪,沉不住气了,这才会被人耍得团团转?
瞪大眼睛地看向李昭,李渊深深地吸一口气想让自己控制住,千万不能生气,更不能发火。
李昭摊手道:“权总是要分的,利也要分。大头在我们家,小头要是都舍不得分出去,会引起公怒。”
“怎么说?”旁的人想分李昭的权,在明显没有人可以管这事的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放得下心来。
李昭的意思倒是想把权交出去,那么李昭有什么章程?
“阿爹手里没有信得过又能干的人?”李昭提问,大唐可是人才济济,怎么可能连接替她的人都没有。
“北境的兵马可以分人执掌而守之,相互之间配合也可以监督,而互市的管理权,要一个可以随机应变,又不是老古董的人去管理即可。”
李昭又不是好权的人,她手上的将军出来不少了,哪一个都可以独挡一面,就是宣洛他们几个哪一个拿出来都可以掌一州诸事,怎么听着李渊说起来倒是他们大唐没人一样。
李渊道:“汇城互城让玄霸去管。”
军权倒是还好,李昭能说把权利交出去,一定就是权利可以放心的交,但是互市的管理权,李渊想到那等暴利,怎么都不放心让别的人去做,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儿子上,李玄霸就是不二人选。
李玄霸的目光看向李昭,李昭摇摇头,李渊感觉不对,询问地道:“你
们两个怎么回事?”
“没事啊,玄霸要是乐意我没问题。”李昭还是表明态度,她可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要是李玄霸肯的话,她半点意见都没有。
李渊拧紧眉头,总觉得两个孩子有什么事瞒着他呢?
目光掠过李昭和李玄霸,可惜没办法从他们的表晴看出什么来。
“皇上是打算怎么办?”窦氏可是听说过李昭和李玄霸打算的人,最是清楚这两个准备做什么事,但是现在不适合告诉李渊,还是等木已成舟再说吧。
适时的岔开话题,也是提醒着李渊,当皇帝的人可是他,要如何对付朝臣,让朝臣听他的而不是他非按着朝臣的意愿行事是他这个皇帝该做的事。
李渊道:“让玄霸接手互市。要是玄霸不想管,尽早培养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接替。”
这就是李渊的处理方法,李玄霸听来还觉得可以,并不是打算让他一辈子管着互市的事。
一眼扫过李昭,别以为李昭不作声他就不知道李昭在想什么,李玄霸想跟李昭一道走,但是大唐眼下可以放走一个李昭,李玄霸还得缓一缓,如同互市的管理权就得李家人握在手里。
李玄霸明白李昭的意思,让他留下掌管此事,李玄霸还是愿意的,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不作声。
“至于兵权,北境诸事一直由你安排,那么你不想沾手,也得安排妥当。
李渊相信李昭不是一个贪权的人,而且她现在已经是突厥的可汗,至于将来会不会改突厥的国号,或许得看看李昭的意愿。
“阿爹放心,我会安排好的,这是相互接手布防的人。”李昭早就准备好了,要交权的人岂能不做好准备。
一应谁人管的哪里,全都一五一十的尽写在纸上,李渊只消看过觉得可行与否,然后思量有没有需要改正的地方。
李渊拿过看着,完了没能忍住地问道:“突厥清苦,突厥的可汗,当起来真的好吗?”
倒是忧心起李昭适应不了突厥的清苦。李昭一笑道:“无事,突厥远没有阿爹认为的那么清苦,作为一个可汗,要是我想过得好,有的是办法。互市一开,想要什么还没有?”
没想让李渊直接将她需要的东西给她,而是想从交易中换
来,你来我往,这才公平。
李渊叹一口气,这个时候的李昭都没想占人便宜,而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光明正大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这就是李昭。
“罢了罢了,你想好即去做吧。”李渊一向拿李昭没办法,挥着手让她只管专心去做。
李昭作一揖,李渊还想起另一个人了,昨天没有细说的事情,今天得细细说说的。
“义成公主为何而归?”李渊问到重点,不说李昭用什么样的办法收拢一个一心为大隋而不惜说动突厥的可汗与大唐为敌的人,人既然回到长安,一定有她必须要回来的原因,义成公主回来,会不会对他们大唐有害?
李渊想知道的问题,李昭闻之轻声而答道:“阿爹放心,人是我带回来了,我可以确定她不会做出有损大唐的事。至于旁的,若是她想对付杨氏,那是杨氏自己的事,无损于大唐,无损于李氏的事,我们何必插手。”
做人做事嘛,怎么能尽管得太多,他们难道还是闲着没事干的人,桩桩都想往身上揽?
“这么说义成公主回来更多是想寻杨氏的麻烦?”李渊更能捉住重点,要是他们回来就是寻杨氏麻烦的,虽然很不厚道,可是李渊还是高兴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