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放火的事。一个皇帝想保江山有什么话是做不出来?既然做出来了,难道就真的能守住所谓的江山世代永传?
远航道长万万没料到,他说的事连李渊都害怕,可是李昭却一点都不着急。
“阿爹,一个人能取我们的江山而代之,如今日我们可取大隋的江山,大隋的皇帝有过,而我们一家团结一心,方有今日的成就,那么若是将来有一天是我们出了问题,守不好江山,不能善待百姓,而为人取而代之,那是我们李家
人无能。为后人之无能而诛杀于人,有违天道。”
天道伦常自有他们存在的道理,一个人没有做错什么事,只因为一个道长的话却只能落得一死,何其冤。
“大唐才一统,最忌在此时用未知的罪名以杀臣,失了天下人的心。”李昭劝着李渊,“未来之事不可知,告诉我们的人只说了结果,却不明原由,焉知我们做多了,或是做得过了,会不会促成事情的结果?”
李渊要说刚刚还有些犹豫的,此时闻李昭的话倒是点了点头,“是啊,只知结果不知经过,又怎么能确定现在我们若是做了什么事,会不会促成我们不想看到的局面。”
“阿爹圣明。”李昭与李渊作一揖拍着马屁。
远航道长却唤道:“皇上,若是放任不管,将来只怕……”
“身为修道中人,我一直以为和修佛的人一样的,都会怀着一颗慈悲之心,但是你却急于想要我的父亲行杀戮之道,这是为何?”李昭立刻抢过远航道长的话问起来,想知道眼前的人怀着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
“公主这是在怀疑贫道?”远航拧紧眉头而问,倒是不见慌乱,更想不明白,李昭为何怀疑他。
李昭道:“就你说的话,我不应该怀疑你?帝传三代,武代李兴。我们不说武之后的事,你说你看不到,只知道这样的一句话而已,那么你清楚武所指的是何人?眼下出生了吗?三代之后,那得是多少年后的事,能活到那个时候的人,你确定现在人已经出生?没出生你想让父亲下诏杀的何人?”
这是最大的漏洞吧,李昭一问出来,远航道长道:“凡有武氏子女出生,皆以诛之。”
倒是帮李渊想出一个斩草除根的办法,李昭道:“阁下好狠的心,竟然要杀尽天下武氏之人。可是武姓天下何其多,只怕诏令刚发布,我要是想活着,改一个姓就能活,世人为了保存血脉,做不出改姓的事情来。你有此计,却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只会多造杀戮,令大唐的仁义之名丧失。”
“天下各州的义军才平定多久,若因此再起战事,难道不可以没过三世便叫人取而代之?”凡事讲理,李昭提出的问题,就等着前面的人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
第143章 、你有什么准备
远航道长已经被堵得说不出话, 李渊和窦氏看着眼前这一个据说是知前事, 通未来的人, 因为被他说中几件事,如今他再道出几件关系大唐的要事, 李渊自然心急了, 为了保江山,李渊未必无心诛杀姓武的人。
可是听完李昭的话,再看远航的反应,李渊开始反思了,他到底是怎么了, 怎么会认为杀尽姓武的人就真的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阿爹, 孩儿冒昧一问,此人从哪里来的,为何你们相信他的话?”反怼得人都说不出话了, 李昭还有问题想问问,欲知道眼前的这一个人, 他是怎么能站在李渊的面前和李渊说起诸多的话,都是妖言惑众, 意在令李渊行杀道的话?
李渊道:“先前他几次预知旧事精准无比。”
那是因为这个人已经有了表现, 而且表现得一点都不赖, 没想到今天一早却和他进言这两事, 惊得李渊不轻的啊!
李昭闻之一声冷笑地道:“竟是如此,那他是何人举荐的?”
凡事总得寻根问底,弄清楚此人的来历, 想如何对付他都好说。一个道士,再有本事不过都是他人的棋子,想让李渊动手杀人,还是用着所谓的预言来杀人,真不怕惹起公怒,令天下共伐之?
或许人家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只要李渊中计,接下来要做许多事要容易得多。
李昭冷冷地笑道:“看你的样子倒是无所畏惧?”
是的,眼前的道士听到李昭说的这些话时并没有半分害怕的神色,面对李昭一问反问道:“公主不畏死,贫道何畏之?”
李昭道:“死,人皆难逃一死,不过是早死晚死罢了,但你这算计,难道还想说你的算计问心无愧?”
“不敢说问心无愧,但这会是事实,将来一定会发生的事实。”这位远航道长倒是胸有成竹,这个时候还能笃定地说来,李昭摇摇头叹道:“是啊,听你这么一说,倒是显得你傲骨铮铮,分明是一心为我大唐,我却疑心你有所图谋。”
“公主明白。”远航并不着急,“杀一千人而救一万人,公主曾领军打仗,难道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没有。”李昭答得利落,她确实从来没有做过这样
的事,因此才能回答得这般的快。
远航没有想到李昭会答得如此的利落干脆,此时目光清澄地迎着远航的打量,若不是真正做到问心无愧的人,是万万不敢受人如此打量的。
李昭道:“故,你的提议让我很不满。天下百姓,虽则于世族看来卑贱,但他们的命只有一条,与世族无二。偏偏就因为你的一句话,甚至就算做了并不能改变结果的话,令不知多少人惨死,你能问心无愧?”
“贫道做的孽,贫道自受之,将来受何责罚,贫道都心甘情愿。”远航说来,李昭道:“你一条命就想赔偿那不知多少人的命,你的命就那么金贵?”
反讽至此,李昭道:“你道着无愧,行的却不是无愧之事。若是真听你的话杀尽那些姓武的人,只为了阻止一个未知的帝王诞生,大唐若亡才是真正的自作孽,与人无尤。”
说到这儿,李昭走近远航道:“你为修道之人,修道修心,道佛虽说分家,可都有一颗慈悲之心,你有?”
“为未来数万万人,只杀这些人,值得。”远航这个时候说出来的理由,如何不让人震惊,李昭没想到还能碰到这样的人,倒是来了兴趣。
本来在李昭看来,这样的人必是受人指使的,但是听他说来却不太像了,而是他自己乐意又愿意成为旁人的棋子?
李昭道:“那么也就是说,你料到自己会为此出什么样的代价,却也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
“是!”掷地有声的回答,李昭看向李渊,“阿爹,此事不能为!”
得到远航的话,李昭只是郑重地与李渊相请,这样的事情不能做,若是做了,将来必会失去民心。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因为恐惧而杀人,可是给他们恐惧的人,未和见得不是他们自找的,在他们尚未发觉的时候,他们却已经被恐惧所左右。”李昭劝着李渊,李渊是犹豫的,谁也不会愿意让自己的江山为人所夺,但是三代以后的事,谁能确定现在他们所做的一切就真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