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睛有点红。
许是愤怒。
也可能是刚刚在桥底下哭红的血丝还没有消散。
“你刚是不是没吃饱?你还有没有什么想吃的?”
宣适从来都不曾远过庖厨,却一点都不影响他温润如玉的气质。
谦谦君子,暗藏极高的武力值。
因为这一句话,聂广义外放的极寒气场,瞬间就收敛了很多。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和聂教授的问题,如果是吵一架就能解决的,那早就不知道解决到哪个国家去了。
“有!”
聂广义侧仰着头,傲娇地像一只天鹅。
用这样的方式,避开宣适的视线。
也真的是见了鬼了,他的泪腺开关,是不是有点锈坏掉了。
为什么动不动就想出来找存在感。
“有就好,你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宣适只要一开口,从语气,到声音,都能让听的人莫名地感觉到安心。
这或许就是世外高人的气场吧。
“都给我做?”聂广义又变回了那个,除了美食,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的吃货。
“嗯。”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天才建筑师的眼睛都亮了:“我要吃《清明上河图》里面的美食。”
“这个……”宣适耸肩无奈道:“难度好像有点高。”
“是你自己说的,什么都给我做的。”聂广义带点幽怨地说:“做兄弟的,难道也开始和女人一样善变了吗?”
聂广义说着话,就推着宣适往前走。
宣适任由聂广义推着,转头给聂天勤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
聂教授对宣适摆了摆手,让他赶紧转头。
“广义哥哥,今天是受了哪位姑娘的气?”
知道聂广义心情不好,宣适没话找话有意要多和他聊一聊。
“你还别说。”聂广义两手一拍:“还真就是那位姑娘。”
“姑娘怎么了?”
“好端端的和我说什么,梦见推着王希孟去看别人参加宣和画院的招考,你说气人不气人?”
“应该没有比姑娘梦到《极光之意》更能让你生气的事情吧?”
“那可不。”聂广义脱口而出,又觉得有哪里不对:“怎么着?人生中第二生气,难道就不是气吗?”
“是是是,肯定是。”宣适顺着聂广义的话。
把毛给顺好了,才接着说:“姑娘的梦境那么真实,要是我的话,我肯定想知道宣和画院的招考都考些什么题。”
“你以为我没有好奇吗?你猜人姑娘说什么?”
“说什么?”
“没。梦。到。”
“那姑娘梦到了什么?”
“不是都和你说了吗?”聂广义用惯常的不耐烦语气回应。
宣适想了想,疑惑道:“没有吧?”
“【梦到推着王希孟去看别人参加宣和画院的招考】,这就是全部的内容了啊。”
“为什么是推着?”
“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因为王希孟坐轮椅,你没听错,那个时代就有了。”
“王希孟为什么要坐轮椅呢?”
“这种问题还用问吗?”聂广义投给宣适一个天才的鄙视。
“为什么不用问?”
“那肯定是因为王希孟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啊。”
“姑娘梦到的?”宣适想了想,疑惑道:“史书上应该没有这样的记载吧?”
“这种事情,需要梦吗?史书上没有记载,你就不会旁征博引、旁敲侧击、见微知著吗?”
“广义哥哥,你的古典过敏症呢?”
“我今天改对姑娘过敏了。”
“那行,我今天就听听广义哥哥是怎么旁征博引,见微知著的。”宣适说:“少年希孟,仿若天纵奇才,留下一幅千古名画就查无此人,他的身世,在我看来,怎么也算是一个千古谜团了。”
“叫声哥哥,我就告诉你。”
“我今天晚上不是一直在叫你广义哥哥吗?”
“哥哥和广义哥哥,能是一码事吗?丝袜和丝袜奶茶,能是一回事吗?”
“你小我一天不是事实吗?”宣适难得抗争了一下。
“你是要事实还是要史实?”
“哥哥。我要史实。”
“好嘞,那你听哥哥给你分析哈。通过蔡京写在《千里江山图》上面的题跋,我们就可以推测王希孟有病。”
身为文科生里的佼佼者。
古典艺术的资深研究人士。
宣适很快背出了题跋上的77个字。
“哪里说王希孟有病了?”宣适背完之后问。
“没说啊。”聂广义一本正经地回了一句:“哥哥刚刚不是都和你说了,是推测,通过题跋推测懂吗。”
“行。”宣适对聂广义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好说,好说。”聂广义虚空捋了捋不存在的胡须:
“你知道,天才总是惺惺相惜。”
“哥哥我读的历史肯定没有你们文科生多,但要论对同为天才的宋徽宗之了解,尔等多半不如哥哥我。”
“邓椿在《画继》的卷十,写过宋徽宗去龙德宫看画院待诏们画的壁画,左看右看,没有一个满意的。”
“独独有一个例外。”
“原文是这么说的,「上来无事,一无所称,独顾壸中殿前柱廊拱眼斜枝月季花,问画者为谁?实少年新进。上喜,赐绯,褒锡甚宠。」”
“赐绯的意思你知道吧?”某位哥哥开始寻求互动。
“知道的,赐给绯色的官服。”宣适回答。
“知道就好办了,这个颜色的官服,在宋代,怎么都应该有个四五品了吧?”
“对。”宣适没有异议:“但这个和王希孟是不是有病,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了。”聂广义继续解释:“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历史有明确记载的细节,见微知著,确定宋徽宗是那种一高兴,就能给少年赐官的皇帝。其次,在你刚刚背过的那个蔡京写给《千里江山图》的题跋里,是不是有记录宋徽宗对这幅图的极尽赞美?”
“确实有,「上嘉之」。”
“何止呢?”聂广义继续分析:“还有手把手的教学「亲授其法」,对吧?”
“是。”
“那么好了,画月季的少年能被赐绯,画出江山第一图的王希孟为什么没有呢?”聂广义引导发问。
“你不是想告诉我这是因为王希孟有病吧?”宣适弟弟难得义正辞严地反抗广义大少的威严,说道:“这也太牵强了!”
“不,这一点都不牵强,我有正史为证。”聂广义说:“《宋史•职官志》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老、病者不任官职」,这是宋朝的铁律,不赐予罹患重病的人职位。”
“是这样吗?”宣适不是很确定。
“不信的话,你可以吧宋朝历代的官员排查一遍,看看是不是事实。别说是没有官职的,就算是中了进士,候任的时候出了一点什么事情,在宋代们也是必须辞归故里的。工伤什么的,不存在!”
聂广义的话,让宣适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