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是希望能和你上同一个大学。
但是浙大的竺可桢学院,可以像数学系那么学数学,像物理系那么学物理。
如果找到自己喜欢的,或者觉得自己不适合竺可桢学院,还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随便挑一次自己喜欢的专业。
了解再多,没有进去之前,谁也不知道大学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自己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
我当时真的是觉得浙大的竺可桢学院是更适合我的学院。
而且,如果我的每一句话你都记得很清楚,你难道不记得我还说过'我不在乎北大,我只在乎你'吗?”齐亦最后问出的问题,已经带了一点点质问的语气了,他是真的有点生气颜滟当初的自以为是。
“说到这个,我就更自责了,你当年还因为我的事情,放弃了辩论队,放弃了保送北大的机会。”颜滟这会儿,和齐亦还是有点不在一个频道上。
“你的自责是豆腐做的吗?
我们学校有哪些接近700分的人是愿意被保送的?
可以保送的,都是北大和清华相对比较冷门专业,哪里会有自己考上的专业学的自在?
就算是拿到保送资格,也多得是最后放弃的。
文科班的保送名额,陈坚想拿没拿到,最后拿到手的,你认的“弟弟”焦知非,还不是一样放弃了?”
齐亦有点气结地问。
颜滟不知道齐亦为什么要用豆腐来类比她的自责,是太便宜,还是太泛滥?
“可你最终还是去了北大啊。”现在轮到颜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那是因为你和我分手了啊。”齐亦没好气地回答。
“你这又是什么逻辑?”颜滟越听越不明白。
“你记得刘思言和卢颖吗?”齐亦问颜滟。
“当然记得啦,除了我们两个,他俩是我们班第二对早恋的。”颜滟说起早恋这两个字的时候,还颇有点自豪的意味。
自豪完了,颜滟又想起一件事情:“哦,对了,我和你说,他们两个下半年一毕业就要结婚了。”
“要结婚了吗?”这个讯息齐亦倒是没有收到过,他真的是“失联”得太久了。
“对啊,你不在班级群里,所以不知道,他们两个还说要把所有同学都请回去,准备把婚礼上开成同学会呢。大家都在问你的联系方式。”颜滟说的大家都在问是真的,但大家问的对象,就只有颜滟一个人。
可颜滟确实也不知道,已经人间蒸发很久的齐亦的联系方式。
只是,不管颜滟怎么解释,还是没什么人相信,高中同学多半都觉得颜滟想要私藏齐亦。
颜滟也很无奈,分手那么久,她哪里还有私藏的理由,而且高中同学会,颜滟最喜欢的一帮同学的聚会,如果她知道,怎么可能会拦着齐亦不让他去呢?
“这就是他们商量的结果。”齐亦冒出来没头没尾的一句话。
“商量什么?”颜滟不明所以。
“高二的时候刘思言有两次模拟考试,考得比我还好,对不对?”齐亦问颜滟。
“嗯。”颜滟知道,那都是齐亦为了自己“不思进取”的结果。
“其实,他的高考成绩,本来很有可能会是我们班第四个上清华北大的。
刘思言为了和卢颖一起上浙大,放弃了高考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的第三个小题,然后他考了682分,卢颖考了651分,都是适合报浙大的成绩。”齐亦和颜滟说起了班上另外一对“早恋”一起上大学的故事。
“哇塞,这么私人的八卦你居然会知道!”颜滟有点跌破眼镜。
“当然了,我和刘思言还商量过,把成绩控制在多少分,能进浙大的竺可桢学院,我们商量的结果是,六百八十到六百八十五分之间。”齐亦不以为意地回答。
控制高考的成绩,这么反人类的事情,也就只有齐亦和刘思言能够商量。
作为人类的颜滟,始终还是想不明白,如果齐亦真的如他所说,最想去的是浙大竺可桢学院,那他完全可以在考了700分之后,仍然报考浙大竺可桢学院啊?
颜滟这么想,也这么问了:“那你最后怎么没有去竺可桢呢?如果你真的最想去浙大,那就算分手了,也不会影响你继续报竺可桢啊,你心里真正想去的,肯定还是北大。”
“就是因为分手了,我就没有心思,在高考的时候想着要怎么严格控制成绩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安心心地考试,不在考试的时候想你。”齐亦说话的语气都开始有点受伤了。
~~~~~~~~~~
《墨尔本,算到爱》读者群:590118637
“墨尔粉”小墨粉丝群(新群):454173 (需要验证舵主及以上粉丝值,有两个神龙见首不见尾,什么也不会,就只会发红包的管理员)。
第20章 谁告诉你我好的?
颜滟和齐亦读高中的时候,温州中学并没有什么尖子班之类的说话。
每个班的成绩都差不多,只有齐亦和颜滟所在的班级一点特别——特别差。
他们两个人所在的四班,一直到高三模拟测试的时候,平均分都还是全年级垫底的,从来没有上升到倒数第二的位置过。
班主任葛老师从来不为这件事情着急,高考之前的一个礼拜,还组织大家出去玩了一趟,说是毕业以后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齐聚在一起。
葛老师是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吃瓜群众们都觉得,葛老师的一世英名会栽在颜滟他们这个班上。
但高考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跌破眼镜。
颜滟和齐亦那一届,温州中学有八个理科班,两个文科班。
理科排名永远垫底的高三四班,高考一战成名。
三人去了清华北大,十六人去了浙大,五人去了复旦、同济。
剩下的同学多半也分布在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哈工大这样的名校。
一跃成为年级第一,没有一个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所以说,颜滟是真心觉得说自己成绩很一般才上的厦大,从颜滟的角度来说,是很难想象这样的一句大实话,会让她在大一成为众矢之的。
外人虽然都跌破了眼睛,但是四班的同学自己心里很清楚,这结果是必然的。
四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发挥超常,而是因为四班原本是个“篮子班”。
葛老师名声在外,大部分“非正常途径”进来的同学,都在家长的要求下分配到了“葛老师班”。
所谓的非正常途径,并不是花钱买进来,而是温州中学的特招生。
四班除了高考600分以上的大部队,还有十来个成绩不到大部队一半的特招生,常年拉低四班的平均分。
但四班的特招生,全都是“货真价实,不含一点水分”的,这些平时拉低大家平均分的特招生们,不仅让四班在学校的各项文体比赛中大放异彩。
在大部队还在为高考积极奋战的时候,特招生们全都已经完成保送审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