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风华:洪荒女主要逆袭(355)
散宜生道:“元帅也不必固却,此事必有他故,难道土行孙平白兴此一番言语:其中定有委曲,想是元帅或于酒后赏功之际,怜才惜技之时,或以一言安慰其心,彼使妄认为实,作此痴想耳!”
邓九公被散宜生此一句话,道出他一腔心事。
邓九公不觉答道:“大夫斯言大是明见,当时土行孙被申公豹荐在贫道麾下,贫道亦不甚重彼;初为副先行督粮使者,后因太鸾失利,彼恃其能,改为正先行官,首阵擒了哪吒,次擒黄天化,三次擒了姜子牙,被岐周众将抢回,土行孙进营,贫道见彼累次出军获胜,治酒与彼贺功,以尽朝廷懋赏功臣之意,及至饮酒中间,彼道:“元帅在上,若是早用末将为先行,早取西岐多时矣。”那时贫道酒后,矢口许之道:“你若取了西岐,贫道将婵玉赘你为婿。”一来是奖励彼竭力为公,早完王事,今彼已被擒,安得又妄以此言为口实,令大夫往返哉?”
散宜生又笑道:“元帅此言差矣!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况且婚姻之事,人之大轮,如何作为儿戏之谈?徒使令嫒千金之躯,作为话柄,闺中之秀,竟作口谈;万一不成全此事,且使令嫒有白头之叹,还望元帅三思?”
邓九公被散宜生一番言语,说得默默沉思,无言可答。
只见太鸾上前附耳说:“如此如此,亦是第一妙计。”
邓九公听太鸾之言,回嗔作喜道:“大夫之言,深属有理,末将无不应命。只小女因先妻早丧,幼而夫教,予虽一时承命,未知小女肯听此言,俟予将贫道意与小女商榷,再令人至城中回覆。”
散宜生只得告辞,邓九公送至营门而别。
散宜生进城,将邓九公言语,从头至尾,说了一遍。
姜子牙大笑道:“邓九公此计,怎么瞒得过我?”
龙汉初劫 金灵收徒(4)
且说邓九公谓太鸾道:“适虽是曹允此事,毕竟当如何处置?”
太鸾道:“元帅明日可差一能言之士说:‘昨日元帅至后营,与小姐商议,小姐已自应允,只是两边敌国,恐无足取信,是必姜丞相亲自至营中纳聘,小姐方肯听信。”
“姜子牙如不来便罢,再为之计,若是他肯亲自来纳聘,彼必无得重升自卫之理,如此只一匹夫,可擒耳!”
“若是他带有将佐,元帅可出辕门迎接,至中军用酒筵,赚开他手下众将,预先埋伏下骁勇将士,俟酒席中间,击杯为号,擒之如囊中取物,西岐若无姜子牙,则不政自破矣!”
邓九公闻说大喜:“先行之言,真神出鬼没之机,只是能言快语之人,随机应变之士,本帅知非先行不可,乞烦先行明日亲往,则大事可成。”
太鸾道:“若元帅不以末将为不才,鸾愿往周营,叫姜子牙亲至中军;不劳苦争恶战,早早奏凯回军。”
邓九公大喜,一宿晚景不题。
次日,邓九公升帐,命太鸾进西岐说亲。
太鸾辞别九公,出营至西岐城下,对守门官将道:“末将是先行官太鸾,奉邓元帅命,欲见姜丞相,烦为通报。”
守城官至相府,报与姜丞相道:“城下有商营先行官太鸾求见,请令定夺。”
姜子牙听罢,笑道:“大事成矣。”
姜子牙对左右道:“速与我请来。”
守门官同军校至城下,开了城门,对太鸾道:“丞相有请。”
太鸾慌忙进城,行至相府下马,左右通报。
太鸾进府,姜子牙降阶而接。
太鸾控背躬身言道:“丞相在上,末将不过马前一卒,礼当叩见,岂敢当丞相如此过爱。”
姜子牙道:“彼此二国,俱系宾主,将军不必过谦。”
太鸾再四逊谢,方敢就坐,彼此温慰毕。
姜子牙以言挑之道:“前者因惧道兄,将土行孙擒获,当欲斩首,彼因再四哀求,言:‘邓元帅曾有牵红之约。’乞我少缓须臾之死;故此,着散大夫至邓元帅中军,问其的确;倘元帅果有此言,自当以土行孙放回,以遂彼儿女之情,人间恩爱耳!幸蒙元帅见诺,俟议定回我,今将军赐顾,元帅必有教我。”
太鸾欠身答道:“蒙丞相下问,末将敢不上陈;今特奉主帅之命,多拜上丞相,不及写书,但主帅乃一时酒后所许,不意土行孙被获,竟以此事倡明,主帅亦不敢辞。”
“但主帅此女,自幼失母,主帅爱惜如珠。况此事须要成礼;后日乃吉日良辰,意欲散大夫同丞相亲率土行孙入赘,以珍重其事,主帅方有体面,然后再面议军国之事;不识丞相允否?”
姜子牙道:“我知邓元帅乃忠信之士,但几次天子有征伐之师,至此皆不由分诉;俱以强力相加,只我周一段忠君爱国之心,并无背逆之意,不用见谅于天子之前,言之欲涕。”
“今天假之便,有此姻缘,庶几将我等一腔心事,可以上达天子,表白于天下也。我等后日亲送土行孙至邓元帅行营,吃贺喜筵席;乞将军善言道达,姜尚感激不尽。”
龙汉初劫 金灵收徒(5)
“今天假之便,有此姻缘,庶几将我等一腔心事,可以上达天子,表白于天下也。我等后日亲送土行孙至邓元帅行营,吃贺喜筵席;乞将军善言道达,姜尚感激不尽。”
太鸾逊谢,姜子牙遂厚款太鸾而别。
太鸾出得城来,至营门等令,左右报入帐中,有先行官等令。
邓九公传令:“来见。”
太鸾至中军,邓九公问道:“其事如何?”
太鸾将姜姜子牙应允后日亲来言语,诉说一遍。
邓九公乃以手加额道:“天子洪福,彼自来送死。”
太鸾道:“虽然大事已成,但防备不可不谨。”
邓九公吩咐:“选有力量军士二百人,各藏短刀利刃,埋伏帐外;听击杯为号,左有齐出,不论姜子牙众将,一顿刀剁为肉酱。”
众将士得令而退,命赵升一枝人马,埋伏左营,侯中军炮响,杀出接应。
又命孙红领一枝人马,埋伏右营,侯中军炮响,杀出接应。
又命太鸾与子邓秀,在辕门赚住众将;又吩咐后营小姐邓婵玉,领一枝人马,为三路故应使。
邓九公吩咐停当,专候后日行事,左右将佐俱去安排。
姜子牙识破计谋,决定将计就计,先是命杨戬变化,暗随其身,杨戬得令。
姜子牙命选精壮力卒五十名,装作抬礼脚夫,辛甲、辛免、太颠、闳夭、四贤八俊等,充作左右接应之人,俱各暗藏利刃。
又命雷震子、金吒领一枝人马,抢他左哨,杀入中军接应,再命南宫领一枝人马,抢他右哨,杀入中军接应;木吒虎统领大队人马救应抢亲
姜子牙俱吩咐,暗暗出城埋伏。
次日,邓九公其与女儿邓婵玉商议道:“今日姜子牙送土行孙入赘,原是赚姜子牙出城,擒彼成功,为父与诸将吩咐已定,你可将掩心甲紧束,以备抢将接应。”
邓婵玉应允。
邓九公升帐,吩咐铺毡搭彩,俟候姜子牙。
姜子牙是日使诸将装扮停当,乃命土行孙至前听令。
姜子牙吩咐道:“你同至商营,看贫道号炮一响,你便进后营,抢邓小姐要紧。”
土行孙得令。
姜子牙等至午时,命散宜生先行,方出了城,望商营进发。
散宜生先至辕门,太鸾接着,报于邓九公。
邓九公降阶至辕门迎接。
散宜生道:“前日仰蒙金诺,今姜丞相已亲自压礼,同令婿至此,特令下官先来通报。”
邓九公道:“动烦大夫往返,尚容申谢,我等在此立等如何?”
散宜生道:“恐惊动元帅不便。”
邓九公道:“不妨。”彼此等候良久。
邓九公远远望见姜子牙,乘四不象,带领脚夫,一行不过五六十人,并无甲胄兵刃,不觉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