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之专家嫁到/娘子敌万金(110)

“别紧张,我不是来催稿的。”石聆说。

王焕居然真的松了口气。

“你写得很好看,我很喜欢。”

石聆委婉地表达了一下“大大求不坑”的心声。

王焕觉得要是有镜子的话,他一定能看到自己的脸染上绯色了,因为耳根子从刚才起就开始发烫。他瞪了玩得开心的石聆一眼,示意她适可而止。

这两本,原是他少年时四处游历的笔记,途中记得匆忙,用词简练,来不及斟酌,回头一看,笔锋淳朴,却也别有韵味,便没有修改。后来从信中得知石聆的身世,得知她对这个天下一无所知,便整理成册以假名送与了她。

没想到就此被记住,还不停地催他寻找下册,他只好把剩下的部分也整理了。

再多的,真的没有了。

石掌柜是一个懂得见好就收的人,调戏上级要讲究一个度。她干咳一声,正色道:“其实,我想向这位先生约稿。”

王焕一怔,微微皱眉。

石聆道:“我提供故事,借你的文笔,不需要太正式,就以《行止记》和《秀丽记》为模本,或诙谐有趣,或荡气回肠,但措辞一定要简练,不能太复杂,让人听得懂看懂。”

王焕叹息:“你以为这样很容易?我这两本,皆是将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原样摘录,连刚识字的小童都能……”

“学问堪比刚识字的小童真是对不住啊。”石聆看向他。

“咳,不是这个意思。”王焕干笑一声,“人各有所长,阿聆是很厉害的,嗯,厉害!”

石聆冷哼。

看不懂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代文章怪她咯?字她是认得,可是连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怪她咯?

第一次觉得母语这样不友好。

“总之,我们先尝试一下。”石聆让开身,给王焕准备了笔墨纸砚,见王焕露出些不情愿的表情,她道:“我叫似玉送点心来。”

堂堂世子表示不满,拿他当小孩哄呢?

可听着石聆难得软语温言,又是铺纸又是研磨,纤细的姑娘在他身边忙前忙后,抬袖间便挥出一抹衣料上的熏香,沁人心脾,王焕不知不觉竟沉下心静,静静地听石聆的声音,石聆的故事。

然后,在一个故事结束后,他提笔,缓缓落墨。

——多久不曾这样相处了呢,真是叫人怀念。

可惜石掌柜聚精会神地看着纸上的字迹,没看到作者大大抿在嘴角的笑意。

月上柳梢头,书房里点着一盏烛灯。

一连几日,王焕都在侯府和石聆处往来,有时实在走不开,石聆便将叙述得乱七八糟的故事写下来,叫初十送去淮阳侯府。可叹的是,不管她的叙述有多么混乱,逻辑有多么不通,王焕拆人拿回来的,都是情节有趣,文笔诙谐的成稿。

明明是自己早知道结局的故事,还能让她读得津津有味,真是了不起。

腊九已经休息了,这会儿是似玉跟在一旁服侍,她原本是来嘱咐石聆休息的,因着石聆老是说“等一会儿”,她便立于石聆身后,不经意扫了几眼案上的文稿,竟是不知不觉也看了进去。

“似玉,似玉?”

“啊!”似玉猛地回过头,“到底是谁呢?凶手到底是谁?”

石聆随即失笑,这姑娘是钻到故事里去了。

也难怪似玉如此,她也是每每都被情节吸引。

“你觉得凶手是谁?”

“是那个旧院子的主人吧,他看起来就不像好人。”

“可是好人和坏人是看不出来的。”石聆提示,“也许害你的正是你以为对你很好的人。”

姑娘说得好有道理。

于是似玉狠狠地思考了一下,可惜并没有什么用。她委屈地道:“姑娘,凶手到底是谁呢?你一定知道,告诉我吧!就偷偷告诉我吧!”

“给我五两银子我就告诉你。”

“姑娘,你说什么呢?”似玉无辜地眨眼。

“三两。”

似玉笑了:“姑娘,您又开玩笑。”

“一两。”

似玉“哼”了一声:“姑娘,不过是个故事,您也太黑了,我不听了。”

“五十文。”

似玉捂住耳朵:“不行不行,太贵了太贵了!”

“二十文。”

“十文,不能再多了!”

“好,十文。”

似玉咬牙,给钱。

“快告诉我!”

石聆却将钱一推,道:“逗你的,无可奉告。”

书房里传来少女的哀嚎。

不理会似玉的抗议,石聆提笔,在卷尾标注上一行不起眼的小字。

——建议售价:十文。

顺手做个市场调查,不要介意。

五日后,云娘子和柳掌柜如约而至。云娘子面色如常,柳掌柜倒是少了些那日的不屑与清冷,眼底多了些忐忑。

石聆将厚厚的一摞文稿交给柳掌柜,道:“这些给你,装订成册,精美一点。”

这是柳掌柜很拿手的事,自是不必多说。

他忍不住现场翻阅了一下内容,不由皱眉:“石姑娘,不知这是出自何人手笔?”

“火奂生。”

柳掌柜点点头:“怪不得。先前曾机缘巧合装订了先生的书,但是因为来人特意叮嘱不可对外售卖,所以不曾留有藏本。”

看来王焕的身份掩藏得不错。

“柳掌柜也喜欢?”

年轻的掌柜点了点头,木讷的表情中甚至多了些兴奋:“先生的书遣词用句浅显易懂,又诙谐有趣,我本以为先生只是文笔卓绝,没想到还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

这样的书,虽然不会受到正统学者的认可,却可以给平民百姓带来快乐。

石聆干咳一声:“的确如此。”

能把她那些乱七八糟的故事拼凑成章,王焕可谓悟性超群。

“只可惜……”柳掌柜惋惜地看着手中的书稿,放回案上,“可惜,即便付梓成书,也是卖不出去的。”

“为何?”

柳掌柜叹息道:“石姑娘,难为你为小店下了如此多的心思。只怪柳禹无能,书铺惨淡,便是好书放进去,也不过是等待蒙尘罢了。”

“怎么会蒙尘呢?”石聆道,“好东西大家都喜欢。如今只是别人不知道你有好东西,你就不会做点什么,让人知道?”

做点什么?做什么?

看穿了他的心思,石聆笑道:“你是不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我本来就是……”

他想说,我本来就是个读书人,可是他一未寒窗苦读,二无功名加身,他算哪门子“读书人”?

“你得明白,你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读书人’,你想做的事,其实是一件商人做的事,所以,你是一个商人。”

石聆不紧不徐地道:“什么是商人呢?云娘子,你来说。”

“卖货呗。”云娘子想也没想地道。

“对,就是卖货,卖书和卖茶水是一样的。云娘子,你以前是怎么卖茶水的?”

“我……我就吆喝啊,路人渴了,听到我吆喝有水,自然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