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红楼前传当丫鬟(484)
一回到后院,就被菲菲扑进了怀里,“娘, 大姐是不是走了,娘我不想嫁人。”
张柔知道菲菲这是有些怕了,毕竟嫁人就等于离开家人。
熙朝又没有自由恋爱,连新郎都是不熟悉的,能不怕么。
“快有点样子,这会就是嬷嬷不在,要不然你可要挨训了。”张柔轻拍女儿的后背,她又何尝舍得女儿。
其实她和三哥又讨论上门女婿这件事儿的,三哥心里也是一万个舍不得菲菲的。
且以后振宁肯定要走官途,要是菲菲能接手她的生意,兄妹俩齐心协力,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上门女婿的人选太难找了,太差她们看不上,认为配不上菲菲,毕竟不管是不是上门女婿,都是要跟菲菲生活一辈子的人。
可是优秀的,又有几人会当上门女婿。
所以她和三哥也为难着呢。
现在也在做两手准备,上门女婿的人选找着,嫁妆也准备着。
新娘子被接走,其实就没她们什么事了。
倒是可以去男方吃酒了。
不过带着菲菲不方便,就让振宁和三哥代劳了。
张柔找到沈大嫂告辞,之后就带着女儿回去了。
因为这次婚事,老师也给欣欣她们放了假,五天后才会上课。
不用上课,姐妹们还不在,菲菲就彻底待不住了,磨着张柔要逛街。
最后又把桂花婶磨的点头,祖孙三人一起去的。
“娘,我们去品悦楼吧。”菲菲建议道。
张柔还真知道,主要是它最近太有名了,这家店其实是珠宝店、胭脂水粉店和茶楼的合体。
因为少见的综合模式,一开张就名气大燥。
她当时知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老板怕不是也是个“穿”的。
难道在熙朝她就要遇到老乡了,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结果一调查更是胆颤,对方居然是皇子。
吓得她一点没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心思了。
人性是很复杂的,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对方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万一对方不愿意多个老乡,那捏死她就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她找过去就是上门送死了。
即使对方是个大度的,愿意同她相交,好处肯定是有,但是几年后又面临着皇子夺嫡,那她家就上了贼船了。
张柔庆幸,这么多年还算低调,没苏太多东西,更没文抄诗。
在着偌大的京城也算不起眼,应该不会被注意。
不过这都是她瞎想的,人家还不一定是和她一样,万一人家就是有这样的商业天赋呢。
什么年代都不缺天才。
张柔在这边胡思乱想呢,菲菲已经给桂花婶科普完了,老太太也很有兴趣。
张柔虽不想认老乡,但不妨碍她进去看看到底如何经营的。
娘仨一拍即合,就选品悦楼了。
“呦!”张柔看着三层高大的铺子,忍不住羡慕,大手笔啊。
应该是把周围两个铺子都买下了,然后推翻重建的。
她其实也有这个财力,但是她没有权力,所以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
忍不住有些羡慕嫉妒。
她们是女客,直接被带到了二楼。
一楼是茶楼,中间还有个大舞台,现在有人在说书呢。
二楼却是有隔断的,男女客分开招待。
三楼是胭脂水粉,只接女客。
张柔现在对珠宝都没兴趣了,她想听这说书的在讲什么故事。
熙朝有说书的不稀奇,但是进茶楼就比较稀罕了。
要知道平日说书的地盘可是在天桥。
张柔也是有些预感了,主要茶楼的装修也不同于熙朝,她有些熟悉,又有些似是而非。
所以她就想听听到底讲的什么。
她甚至在想,要是讲《红楼梦》,那就真的搞笑了。
不过《红楼》当年是禁、书吧。
带着女儿,所以张柔要了个包间。
也是那种小包间,门是半截竹帘子,不影响听评书,还防止外人窥探。
一进包厢,菲菲就把帷帽摘了,嘟着嘴,“娘,我不想戴这个。”
张柔正听到一句“不敢推辞,但是老母已经七旬,无人奉养床前…”
扭头瞪了眼菲菲,两年前她年纪还小,出门可以不戴,但是现在已经初具少女身姿了,再不戴就自找麻烦了。
她是可以带奴仆带护卫,但是京城有太多她们忍不住的存在了。
菲菲还是很识趣的,被瞪了,也只是鼓了鼓脸,然后招呼女店员要了茶水糕点。
张柔还竖着耳朵听呢,越听越熟悉,好像是《聊斋》,她又有些拿不准。
毕竟上辈子她也没专门读过,只看过电视剧和电影。
有些抓心挠肝,到底是不是老乡呢?
虽然打定主意不相认了,可还是想知道啊。
“娘,喝茶。”菲菲给张柔倒茶,嘟囔了句,“有那么好听的么?”
张柔敷衍的嗯嗯两声,心思都没转过。
桂花婶也没见过茶楼说书的,也觉得新鲜,无奈年纪大了,耳朵背,听的不是很真切。
看到外孙女不愿意待了,“你自己听着吧,我们去三楼。”
菲菲自然是高兴了,“还是姥姥好。”
张柔巴不得两人去呢,正好没人打扰她。
不过还是得交代几句,“别冲动花钱啊,家里不缺胭脂水粉,用不着看看就是了,没必要买,回头给你买首饰。还有多照看下你姥姥,别顾着自己。”
桂花婶不愿意听,“我还没老呢。”
菲菲连连点头,扶着桂花婶出去了。
张柔又有些后悔,没带丫鬟上来。
手忍不住敲击桌子,如果真是老乡的话,看来所图不小呢。
其实她还挺希望他能赢的,说不定会有改革,比如提高商人地位,发展工业化…称霸全世界。
点家龙傲天啊!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
第479章 第 479 章
张柔娘仨从品悦楼出来的有些晚。
中午就是在楼里吃的,叫做简餐的饭盒。
有高中低三档, 她们吃的是最好的, 二两银子一份。
饭盒是一件看着就很上档次的瓷器, 在熙朝人看来有些怪异又好看的瓷器。
也是够特别的,一看就知道是定制的。
不过张柔熟啊, 这分明就是多格饭盒。
外头是个长方形,还是带盖的。
盖子上印有江南烟雨、小楼春色、儿童蹴鞠…等等不同的风景,很好看。
打开盖子, 里头是七八个大小不一的格子, 里头放着粳米饭、酱牛肉、清炒虾仁、鱼段、红烧肉、炒蘑菇、炒青菜。
菜的味道也不差。
但是张柔吃的有些纠结, 要是之前还有些怀疑,现在却是肯定了。
真有位“老乡”啊, 心里一时很是复杂。
然后一冲动, 就买了一千多两的珠宝首饰。
大头是给三哥和振宁买的。
这品悦楼居然侧重男款首饰, 也是太有个性了。
她也是开了眼, 原来一个头冠就能玩出几十种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