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荣华路(108)
于是。
仲玉这个小婴儿的周岁宴,是非常的热闹。当然,这一回,婆母刘王氏还是表现了大方。不过,荣娘心头却是叹气了。
因为,荣娘瞧得出来。比起了长子伯玉,显然,仲玉在婆母刘王氏的心头,肯定得落了一截的。对此,荣娘也无可奈何。
在心中。
荣娘是有了决断。她表示,她将来一定会努力的做到了,对待每一个儿女,都是平平等等的。不因为孩子是年长的,就得让了年幼的。
同样的,也不能让年长的欺负了年幼的。
这兄弟姐妹啊,还是合合乐乐的好。
只是……
大人们之间的事儿,都得区别对待了小孩儿,这样总是不妥的。不过,婆母刘王氏是长辈,荣娘晚辈。
荣娘就当瞧不见老太太的偏心眼儿。
想来,荣娘觉得她若是表示了她的真正态度,也许反而是挑开了家庭矛盾。
不聋不哑,不做家翁。
荣娘表示,她难得糊涂了。
不光是荣娘看出来了。刘之烨也看出来了。同样是拭儿礼。当初,玉娘、伯玉的拭儿礼,母亲乐意给两个孙女孙儿备上了礼物。
仲玉这儿,却是落了份儿。
刘之烨也明白。看来他的决断,也是让母亲伤心了。所以,母亲在表示了她的意思。
刘之烨是儿子。
儿子得有孝心。所以,他只是装作不知,自然按地上想着,把差的那一份儿,给次子仲玉补了。
这一回的拭儿礼。
似乎就是如此的渡过了。
萧仲玉跟长兄伯玉不同,他抓了一本书、一支笔,瞧着是一个读书种子。
赵春花瞧着孙儿仲玉的拭儿礼,那抓得的好兆头,倒是高兴的乐呵呵。荣娘瞧着亲娘赵春花的开心,她心头也开心。
荣娘觉得,她做的事情,总算是让亲娘乐开怀。
想来。亲娘心头的一幅重担,肯定是落了下来。
当晚。
夫妻独处时。
刘之烨握住了妻子荣娘的手,说道:“我知道,让你为难了。”
“只是母亲那儿,我们是晚辈,就只能多担待了一些。想来,母亲心头的气消了,肯定一切就会好的。”刘之烨这般讲道。
荣娘笑了,说道:“放心,我懂的。”
话落,荣娘还是轻轻握了夫君刘之烨的手,荣娘说道:“等过些年,想来,咱们再添了子嗣,母亲定然就不会太在意了仲玉这事儿。坎儿过去了,母亲不怨了我的主意太正,让你啊,都是偏心了媳妇……”
“我觉得,我就心满意足了。”
荣娘握紧了夫君刘之烨的手,荣娘说道:“在我和母亲之间,才是让你为难了。”
刘之烨摇摇头,他说道:“不,我不为难。”
“我一个男人,当家之主,若是做了承诺,还能不遵守了。我还有何脸面,立足于世间?”刘之烨说道:“与你无关,那我自己说过的话。所以,荣娘,你真没让我为难的。”
“是我,是我让你受了委屈了。”
“只是……”刘之烨说道:“我们身为晚辈,只能多体谅了长辈们。他们也是一片善心的。”
各人有自己的立场。
关心晚辈的长辈,肯定晚辈得体谅了。
荣娘能如何?
这时代的规距在这儿。荣娘觉得,她肯定得体谅啊。毕竟,她的夫君刘之烨也是要体谅嘛。大家相互之间,就是都体谅一下。
“唉呀……”
“你啊。”荣娘摇摇头,娇嗔道:“傻子……”
“我们是夫妻,肯定是相互交了心事。你我都不相互理解,相互体谅。那样的话……”荣娘抽回了手,说道:“那样的话,咱们哪还能再添了子嗣?”
刘之烨一听这话,哈哈笑了。
笑过后,刘之烨说道:“对,对,荣娘你说的对。”
“我可得努力了。咱们多添了子嗣。想来,不管是母亲,还是娘,他们都会看着孙儿辈的小孩儿们,就是心情舒畅了。”
刘之烨这会儿,就是上前,拥了妻子荣娘进怀中。
荣娘自然不拒绝了。
夜,越深。
这等时候,自然是情琴合鸣,温情脉脉……
太元四年,过得还算平淡。
进了太元五年,春。
三月初一日,荣娘是过了二十七周岁的生辰。三月初三日,刘之烨是过了二十二周岁的生辰。
这一年,三月的中旬。
建业城,百姓们议论了一件的大事儿。
皇宫又是招纳了宫婢。
那皇宫大选时,选的贵人自然士族名媛出身的大家闺秀。
那么,侍候贵人们的宫女呢?自然就是由打小的宫婢培养出来的。所以,这一年,皇宫又要小选采买了宫婢。这事儿在百姓里肯定会议论一些日子的。
宫婢,那就是被皇族记录上了奴籍的。
一辈子注定了,就得生活在了宫里,做了侍候贵人的活儿。
是生是死?
全在贵人的一念之间。
这一日午后。
小伯玉正在练了武时,就瞧着姐姐回来了。回来时,姐姐还是面带了愁容。小伯玉走上前,问道:“怎么了?”
“姐姐,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难事?”小伯玉是一个好弟弟,他肯定是想着,若能帮忙解决了的,他一定帮忙啊。
第80章
“弟弟,你帮不上忙。”玉娘摇摇头,满面的伤心神色。
小姑娘这等态度,让伯玉这个弟弟更关心了。他说道:“姐姐,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你讲一讲,兴许我也能帮忙出一出主意。”
玉娘听弟弟这般一讲后,有些迟疑了。
玉娘想了想,说道:“弟弟,俭娘的爹娘要卖了她,听说,俭娘大哥要娶妻,家中的聘礼不够。卖了俭娘,她大哥就能娶了嫂嫂……”
玉娘说了这话时,想叹气的小模样。
“我跟俭娘玩儿最好了。我舍不得俭娘。我听人讲,宫里的宫婢非常可怜的,一辈子都不能出来了。再也见不到了我们这些小玩伴……”
玉娘的眼中,自然是当宫婢不好了。
因为,她的祖母刘王氏的宅里,就有仆人啊。玉娘自然懂得,仆人是低人一等的。
宫婢?
宫婢一辈子就是当了宫中贵人的仆人,而且,不能出宫了。
总之,玉娘的小脑袋里,听到的话儿,就是宫中的宫婢非常可怜。她听祖母和姑母讲话时,装睡了,还是听了一些的。
“俭娘如果不进宫就好了。”玉娘说了她的心底话。
伯玉听了这话后,摇摇头,他说道:“俭娘的爹娘若做主了,咱们帮不上忙的。”
父母之命,是这个时代的铁则。
谁都难以更改的。
伯玉也是少年郎了,他也是读书识字的。他自然知道着,若想帮忙了俭娘,以他们这等的家境,是帮忙不上的。
听姐姐的话,俭娘的爹娘是要卖了她进宫当宫婢,然后,那一笔卖了女儿的银子,去给儿子娶了媳妇。
旁人能议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