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荣华路(270)
等着静国公主离开时。
时辰已经过了小半个钟头。
而等到了萧仲玉回了喜房时,他整个人是满身的酒气。
“夫君,我让人备了醒酒汤。”
韩春香自然是一个贤惠的,这会儿,还是搀扶了酒醉的萧仲玉,准备让他喝了醒酒汤。
萧仲玉没拒绝,倒真是饮了。
尔后,萧仲玉就是挥挥手,让侍候的仆人全数退了出去。
等喜房门一关,萧仲玉坐了起来,他哪还有半点的醉意?
韩春香看得叫一个目瞪口呆?
“你……”
“我没醉。”萧仲玉笑回道:“我若醉了,这洞房花烛夜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有道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夫人,咱们歇了吧。”萧仲玉执了嫡妻韩春香的手。韩春香望着那个笑得莫名的温暖的男人。
韩春香发现,她拒绝不了。
第198章
次日。
奉国老夫人赵春花喝了孙儿、孙儿媳妇的茶。她自然给了大大的红包。
在整个奉国公爵府上,奉国老夫人自然就是老祖宗。韩春香嫁进来以前,家中的长辈就是教导过了,这奉国公爵府的情况。
当然,在宫里的那些日子,韩春香自然也懂得这中间的利害关系。
赵春花看着孙儿媳妇自然是哪儿都好的。毕竟,这孙儿媳妇娶进门了,那曾孙儿还会远吗?
奉国老夫人可等待着抱了曾孙儿的。这人老了,就是盼着小字辈的小孩儿绕于膝下,就盼着子孙绵绵啊。
“好,好。”
“你们都是好孩子,往后,仲玉你可要多多的爱护了春香。她可是你的嫡妻,你得尊重她。”奉国老夫人叮嘱了孙儿。
萧仲玉自然是恭敬的答应了。
奉国老夫人又是慈爱的望向了孙儿媳妇韩春香,说道:“仲玉是一个好孩子,春香啊,往后,多多的体谅了仲玉的不容易。他要在朝堂上办差,公爵府里你是主母,可得为仲玉打理好了内务。”
“男主外,女主内。一切就得你多操劳了。”
韩春香自然是恭敬的应下了。
对于一嫁进了公爵府,就能掌管了全部的内务。韩春香还是颇差异的。本来她以为,她一个新媳妇怎么样都得恭敬着祖母的。
哪料想,祖母太开明了。
对于长辈,韩春香自然懂得得孝顺了。
当然,更多的东西还是彼此都相互的尊重了。
其实,奉国老夫人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她觉得,她的人生挺圆满了。这一辈子不求什么,所以,倒是过得挺自在的。
平日里的爱好,也就是听听戏,听听曲。
又或者在花园子里,当一当园丁,消耗了时间。
这等悠闲的养老就是奉国老夫人的真实写照。至于聚会?
奉国老夫人更多的是凑了太王太后的牌搭子,当了一个合格的听众,多多的听一听外命妇们的渠道消息。
“春香听祖母你的。”
韩春香的态度肯定好的。奉国老夫人满意,也不多花费了事儿。就是笑道:“那用朝食吧。朝食后,你们两个得进宫,给你们父王、母后请安、斟茶、磕头。”
对于老祖宗的话。
两个晚辈自然是应了。
朝食,韩春香是进了晚辈的责任,给祖母赵春花侍奉了朝食。
这一饭,奉国老夫人用得很开心。
当然,没忘记叮嘱了孙儿媳妇也是自己好好的用一用朝食。至于进宫请安,肯定也不能担搁了时辰的。
等着坐着马车,往王宫里去时。
韩春香还问了昨晚有一夜恩的夫君,她问道:“我可是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不需要。”
萧仲玉笑道:“父王、母后都满意你这个儿媳妇。祖母认可了你,母后那儿更没问题的。”
萧仲玉这般讲了。
韩春香那是心头松了一口气。
等进了宫门。
接说新媳妇吧,韩春香尚无正式的品阶。她的外命妇身份,还需要了君王的旨意。这会儿的韩春香就是应该走着到太上的寝宫。可在宫门处,早早有马车备上了。
等候的小宫人也是机灵的。
那是见着了奉国公爵夫妇,就是讲明了,这是太上王后的旨意。
为何?
那也是荣娘心疼了儿媳妇。
做为过来人,这新媳妇的头一天还是挺难过的。洞房花烛夜,一夜的劳累后,还得早起了。想来,这侍奉了祖母用朝食。
又要赶来了王宫中。
到底荣娘不是恶婆婆,这是懂得了相互体谅的。
于是,这一场的婆媳会面。韩春香还是体会到了,夫君萧仲玉所说的一些话中之意。
在太上的寝宫。
韩春香见到了长辈,见到了平辈,见到小辈。都是王室中人,这会儿,正殿里倒是人挺多的。
新婚的夫妇一出现,可是场中的焦点。
这斟茶,磕头,本是应中之意。这给公爹、婆母敬茶后,才算是正式的入了婆家的门。在这个朝代就是这样的。
女子有时候,其实,也挺弱势地位的。
茶喝了,荣娘夫妻都是给了红包。在场的,平辈的,小辈的,自然也是与这一对新婚夫妻见了礼。
平辈里,多有贺喜。
小辈里,亦如此。
韩春香自然就是送上了,她早早备好的礼物。都是亲手做的,全然一片心意。对此,荣娘非常满意。
于是,当天的午膳,自然是荣娘留了新婚夫妇,一起在宫里用。
这算是一家人聚了一堆。
当然,在午膳后。
荣娘也是交待了一些话,无外乎就是让这一对小夫妻在明日,记得去了蓬莱行宫请安。萧仲玉、韩春香自然是恭敬的应了诺。
等着这一对的新婚夫妻离宫时。又是带上了一堆的礼物,才是离开了王宫。
马车里。
韩春香是累得慌。
萧仲玉算得体贴,让她靠在了他的身上歇息。
两人独处,又是新婚宴尔,倒真是有些温情脉脉的。
这等美好的时光,在萧仲玉成婚后,就是慢慢的平静渡过。
至于秋末。
将将入冬时。
汉京城内,传来了前线大捷的消息。
南韩国疆域内的大小势力,向东屠国的君王臣服了。
当然,哪所是暂时的,只是各大势力臣服了。距离了东屠国真正的统治了南韩国曾经的疆域,还有一些距离。这需要了时间。
可这等消息,还是大大的刺激了众人。
不管是朝臣,还是百姓,那都是于有荣焉的。
整个王室内部,也是欢声笑语的。
宁国公主王遂娘借着这等机会,给太王太后讲了一事儿。在蓬莱行宫里,太王太后从女儿嘴里,听说外孙订婚了,来年就大婚。
“这是好事儿。”
太王太后表示这是大好事。
孙子、外孙的婚事着落了,这不就是等着孙儿辈们的出生,瞧着子孙繁茂嘛。
“母后,您说的是,于知源而言,这可是喜事儿。”王遂娘话到这儿,又笑道:“知源那孩子学文学武,可惜,就是武功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