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荣华路(57)
女子瞧着荣娘的态度,捂嘴轻笑出声。
等笑过后,女子说道:“你帮助过我的夫君,夫妻一体。你是有恩于我的。”
女子这般一说后。
荣娘呆愣在了那儿。
这一辈子,帮忙过别的女子的夫君?
是谁呢?
荣娘思来想去,只想到了一个人。这怎么可能?
荣娘一时间,真不知道应该做何感想了。
荣娘忙是想行大礼。可她怀了五个月的身孕呢,这时候,倒真是一时间,额头见了汗水。女子说道:“你认出了我是谁?”
可女子还是没有阻止了荣娘的大礼,她大方的受了,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荣娘行了礼,说道:“民妇拜见太子妃。”
“民妇之前无礼了,请求太子妃宽恕。”荣娘这时候心肝儿都在颤抖着。她怎么都想明白?怎么把这一位太子妃,这一位谢氏的嫡女给招来了她家?
太子妃谢蕴坐那儿,她望着匍匐在车厢内的地毯上,行了大礼的荣娘。
她坐那儿,静静的瞧着。
一时间,车厢内的气氛是凝固的。
又过了片刻,谢蕴才说道:“不必多礼了。你是太子殿下的恩人,亦是本宫的恩人。”
得了太子妃这话,荣娘谢了话,这才是扶着凸起了的小腹,慢慢的起了身。这时候,荣娘的坐姿是更加的小心了。
在皇家面前,在皇权面前,荣娘觉得再小心都不为过的。
毕竟,于太子妃这等贵人而言,荣娘这等小老百姓,真可谓是命如草芥。别人挥挥手,就可以叫之灰飞烟灭的。
荣娘目前有家人呢,腹中更有孩子呢。她的后半辈子,盼头满满。荣娘可不想开罪了面前的太子妃。这一位注定了要母仪天下的未来国母。
“本宫来,是想了你对殿下的救命之恩。”
“你可有什么想求的东西?”
太子妃谢蕴的姿态摆那儿,话气依然温柔,可话中的意思很明显了。
荣娘明白过来了一些东西。
“民妇不敢。”荣娘小心的说道。
“这是你应得的。还是说,你有更大的野心?瞧不起本宫的赏赐?”太子妃谢蕴淡淡的说了话。可荣娘听出了一些太子妃的不满来。
荣娘这时候觉得骑虎难下了。
罢了罢了。
荣娘最终拿了主意。
荣娘忙是行礼,说道:“民妇家贫,出生卑微,若是太子妃真想赏赐。一些金银即可。于太子妃瞧着是黄白之物,于民妇这等穷人,就是天大的恩典。”
太子妃谢蕴听了荣娘这般讲,捂嘴笑了。
这时候,谢蕴倒是认真的打量了荣娘几眼。她突然发现,面前的这一个民妇倒也是趣人。不过,这般也好。
倒底是嫁了人的民妇,她与殿下有救命之恩又如何?
这等民妇注定了,一辈子就是一个平头百姓的命运。
想开了一些事情,太子妃谢蕴颔首点头,说道:“你真会说话儿,倒不像一个民妇,颇是懂礼知礼,也是明白人。”
在明白人三字上,太子妃谢蕴咬重了口音。
荣娘更是听明白了一些东西来。
尔后。
太子妃谢蕴没多留荣娘说话,而是让荣娘下了马车。至于赏赐,自然由得那个老嬷嬷给的。
在太子妃一行人离开后。
荣娘关上了院门。
她没理会了,院外面,一些邻里的一些异样探视。
这时候,荣娘是心绪起伏不定的。
荣娘在想了一些事情啊。为什么太子妃谢蕴能寻来了?而太子司马仁,这个在她家住了四年之久的青年,却是一直未曾现身?
有些事情经不起推敲的。
荣娘似是叹息了一声。
而离开的太子妃谢蕴一行人,已经出了梧桐巷子。在马车厢内,谢蕴坐那儿,对陪嫁嬷嬷说道:“倒如下面人回禀的那样,这个刘萧氏像极了东宫的那个小宫人……”
“不,应该说名儿唤花蓉的那个小宫人,像极了这个救过殿下的刘萧氏。”谢蕴说这话时,语气是平淡的。
第43章
未时。
太子妃谢蕴回了东宫。
她刚一回去,就有小内侍来传话,圣上传召太子妃御书房听宣。
太子妃谢蕴让陪嫁嬷嬷给了传信小内侍茶水钱的找赏。尔后,就是准备换了正式的宫妆,去拜见了太和帝这位公爹。
在心中,太子妃谢蕴有些猜测。
因为,从前太和帝从不单独宣召了太子妃。每一回,都是太子、太子妃这一对夫妻一些宣召面见的。
那么,这一回,是与她刚从梧桐巷子归来有关吗?
太子妃谢蕴有这一种想法。随后,她搁开了。一切在面见了圣上后,不就一清二楚嘛。
皇宫,御书房。
太和帝司马铭正在批阅了奏章。
等着小内侍禀话,说太子妃求见时,太和帝搁了手头的笔,说道:“宣。”
太子妃谢蕴进了御书房内,恭敬的给太和帝请安行礼。
太和帝久久没有开口。任由太子妃谢蕴行了大礼。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在谢蕴有些不安时,太和帝才说道:“起吧。”
“谢父皇。”
谢蕴谢了话,方是起身。
随后,太和帝留了随身侍候太监决管侍奉着,其它的护卫与宫人,全数退下了。
“知道朕为何宣你来御书房吗?”
太和帝问了一句。
“儿媳愚笨,请父皇示下。”
谢蕴哪怕有些猜测,可她还是表示了恭敬的态度来。
对于太子妃的行事作风,太和帝一直是满意的。这个儿媳妇若说哪儿让太和帝觉得遗憾的,就是一直没赶紧的给皇家添了皇嗣。
“你不笨。”
太和帝给了评价。
“太子这些年,都没寻到了建业城的外城区,那个梧桐巷子去。你倒是寻去了。说说吧,你今日去的用意?”
太和帝简单的话,在谢蕴的心头掀起了波澜来。
太子妃谢蕴想,果然啊,一切皆在父皇的预料之中嘛。还是说,有些事情本身就是父皇的意思?
这想瞒的人,就是太子一人而矣?
太子妃谢蕴如是想。
她的态度自然更恭敬了。
“父皇明见。儿媳就是无意之中查出了,那梧桐巷子的一家人于夫君有救命之恩。儿媳思量后,决定报达对方。”
“今日去,是了些恩情。对方也接受了儿媳的善意。”
太子妃谢蕴自然几句话中,把她的态度摆得特明白。那就是夫妻一体,她做了贤惠的好妻子嘛。
“哼。”
太和帝冷哼一声。
最后,倒底没说什么。
“此事你往后莫再插手了。”太和帝吩咐了一句。似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太和帝说道:“既然你已经报恩,对方也按受了,那便两清。”
“诺。”
太子妃恭敬应了话。
“此事无需告诉太子。就这样,退下吧。”太和帝交待了他的意思,挥手示意太子妃谢蕴可以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