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过好日(11)+番外

秋收过后,粮食除去交公粮的,就到了百姓最喜欢的日子——分粮食。

家家拿着袋子、土筐去排队。

现在讲究够不够三百六,就是一个劳动力一年最多分三百六十斤粮食。

也就是说有的人特别能干挣得工分特别多,他也分不到更多的粮食的。

这个时候生产队就会打白条了。

其实工分还能换钱,不过这也在生产队有副业能挣钱的基础上。

像他们这种生产队除了土地就是芦苇了,芦苇除了能烧火还能编制炕席啥的。

但是回收站也不是年年收的,所以就导致他们大队精穷精穷的。

还不如靠山靠河的,前者可以捡山珍,后者可以打鱼。

她们这平原地区,附近的山都是些山包,水泡子倒是有,但都不大,里面也有鱼,但这年头村里的树杈都是集体的,有鱼大家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打捞。

以上信息来源于家里这几天的对话,在秋收之后队员们放假,蓝奶奶带着家人开始算小账。

算算一年到头一家子挣了多少工分,怎么换粮食,细粮换不换粗粮,这都得事先商量好了。

要不然分粮当天耽误事儿,郑队长要骂人的。

蓝凤纯粹是凑热闹,拉着小哥哥也去了。

这次秋收她和小哥哥后来还有大堂姐没少拾稻穗。

倒是被寄予厚望的大堂哥、二堂哥每天就捡不点,净顾着玩了。

为了这个,她娘可没少挤兑大伯娘。

气的大伯娘没少骂大堂哥和二堂哥,当然有时候蓝凤更觉得她是在指桑骂槐。

凤爹开玩笑让蓝奶奶给她们奖励,蓝凤趁机“粥……粥……”的喊,可是蓝奶奶到底是没舍得,不过又甩了回鸡蛋汤,窝窝头多分了她半个。

蓝凤只能运着气然后把窝窝头都吃了。

玉米面是新磨的,还有种清香气,这窝窝头其实挺好吃的。

就是稍微有些粗,会有拉嗓子的感觉。

但蓝凤觉得还能吃两个,这年头油腥少,所以人人都是大胃王。

她人不大胃口也不小,不过悲哀的是从来没有吃饱过。

第15章 大绿虫

蓝大伯和二伯各扛着一袋子地瓜、土豆往家走。

凤爹拿的是高粱米和黄豆,蓝奶奶背着筐,里面是最精贵的大米。

其实东西不老少,何况家里还有三分的自留地呢,里面几乎都是地瓜和土豆。

不过还是那句话,油腥太少,人人都是大肚汉。

家里孩子也不少,这么多张嘴要吃的,所以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蓝家就有些难。

再加上去年收成一般,每个大队的任务粮又重,所以最后分粮是按照七层给的。

就是原本该分三百斤,最后到手只有二百一十斤,差太多了,当时分粮就有人开哭了。

所以去年家家都难熬。

要不是有野菜、菜瓜骗肚子,说不定又得有饿死的。

今年风调雨顺的,虽然也算不上丰收,但比去年好很多了,至少队长按照全额给分的粮食。

所以蓝凤看着她们家人都咧着嘴呢,都是高兴的。

大伯母、二伯母还有她娘也各自在自家男人身边帮着拖拖,嘴巴也是也都咧到了耳朵根。

老百姓真的很容易满足。

别看蓝家穷,但是也有地窖,地瓜、土豆都被妥善放进去了,只要不是破皮的,放到明年完全不是问题。

地瓜、土豆之所以这么受欢迎,除了高产之外,还有就是易储存。

按照惯例,今天可以吃顿好的。

就是最爱玩的大堂哥也没远跑,就在院子里玩呢,大家伙都在等这顿饭呢。

这顿饭真的是有史以来蓝凤吃的最好的一顿,酱土豆块、蒜末炒青菜、凉拌白菜丝,主食是玉米茬子粥和乎地瓜、土豆,还有份鸡蛋汤,这次居然放了三个鸡蛋。

可以看出蓝奶奶的大方了。

最让蓝凤惊奇的是那块油纱布。

据说是家里打了二两豆油,然后每次炒菜把沾染豆油的纱布在锅底上蹭一圈,这样就能保证不粘锅了。

后来她知道了更多,发现百姓很有生活智慧,除了省油神器——纱布之外,有些家会买块稍微带点肥肉的猪皮,可不是吃的,也是用来蹭锅的。

蓝凤撑的直打嗝,小肚子终于圆溜一回。

她喝了碗鸡蛋汤,吃了一块乎地瓜,吃了小半碗酱土豆块和几筷子青菜。

为什么这么吃,她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之所以放弃玉米茬子粥,是因为不能水饱,水太多会占肚子,所以粥和汤二选一。

这个选择很好选,别管乎地瓜多香甜,酱土豆多好吃,但不能否认这么多菜就一个涉及荤腥的,就是鸡蛋,在吃不到肉的情况下,鸡蛋是坚决不能放弃的。

至于现在饮食健康倡导的少油少盐少糖,她终于做到了!

可是她多么想暴饮暴食一顿肉啊。

是的,在吃了一顿饱饭之后,她又有了野望,想吃肉。

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鱼肉……她不挑食。

之前她想喝顿大米粥,也算半完成吧,大米吃到嘴了,生吃的,是秋收时撸的稻穗,她还藏了两个整稻穗回来和小哥哥偷么烧着吃了。

就和大米爆花似的,焦香焦香的。

条件艰苦,她给自己降低要求了,就算完成了吧。

不过现在野心更大了,奔肉去了。

蓝凤打了个哈欠,终于体会了把吃多了脑子犯困的感觉,棒呆了!

但是有些不想睡,耷拉着眼皮,脑子里还在过各种肉食。

发现最中意的居然是猪……五花肉,肥多瘦少,咬一口滋滋冒油那种。

生活教她做人,想当年她可是一点肥肉不吃的主。

看她奶那抠样,指望她大发善心估计要等过年了。

所以最好还是能自食其力啊。

掰手指,她来了有两个月了,吃过的肉类有她爹抓的青蛙腿,她自力更生的烤蚂蚱、烤蝲蝲蛄、烤大绿虫。

蚂蚱比较少,蝲蝲蛄得翻土,还是大绿虫好抓,草叶子、树枝上都有。

之前她就知道这些可以吃的,而且都是好东西,高蛋白。

属于东北的特色美食。

可是除了蚂蚱,那两样她还真没吃过。

所以她也是给自己加了好些油才敢对它们下嘴的。

特别是大绿虫,看着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真真一点食欲没有。

不过她还是克服心里障碍,对着大肉虫子动手了。

她承认迫使她行动的动力就是因为那些绿虫子特么的肥了。

浑身肉嘟嘟的,她太眼馋了。

第一次烤完,味道很香的,惹得她娘问她是不是烤蚂蚱。

她撒了个善意的谎言,然后“英勇就义”般塞进了嘴。

害怕时间太长,味道传远了,容易被其他人发现。

胡香!酥脆!好吃的!

她吃了之后静静的待了三天,发现一点不良反应没有。

至此,大绿虫成为她家四口的秘密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