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143)+番外
军师们纷纷称赞:“这样一来,兵不血刃就能解决头疼已久的走私问题。”
话虽这样说,也有军师提出了疑问:“这计策虽然很好,但是又怎么保证匈奴人会来购买我们的物品,而不是和他们熟悉的送货上门的商人交易呢?”
“只要我们卖的比那些商人便宜不就好了?”也有军师说道。
“卖的便宜?谈何容易?难道不赚钱?”
“其实挺容易的,商人冒那么大风险,东西肯定会抬价,我们完全可以薄利多销。”有军师分析道。
“我觉得最关键的不是价格,而是怎么让匈奴人信任我们,知道我们这里购买比商人划算,还不会让他们有来无回。”有军师指出了关键。
“确实,”云将军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一来,匈奴人为什么要相信我们的价格会比商人的便宜?二来,他们怎么保证这不是我们设置的陷阱?”
这两个问题提炼出来,姚芹终于找到了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
“第二个问题我还没有很好的想法,但是第一个问题我知道怎么办!”姚芹兴致勃勃地说道。
“怎么办?”大家看向了姚芹。
“我们可以明码标价!”姚芹提议。
看到众人不解的眼神,姚芹详细解释道:“我们完全可以给每一个商品标上价格,就把价格写在边上,这样匈奴人完全就可以看得到我们每个商品的价格,虽然不能逮到冤大头宰一笔,但是就像刚刚说的,薄利多销嘛!”
其实这就是后世的超市嘛。姚芹想着,现代年轻人许多只去超市购物,还不是因为不知道商品真实的价格,不会讨价还价,于是干脆去明码标价的地方,哪怕贵也只贵一点点,总比自己被宰了来的好!
匈奴人就像未来的年轻人,对于很多商品的定价并不清楚,肯定也会有类似的想法的。
这么说着,姚芹又提起了后世的商业手段:“而且我们完全可以印制一些商品价格表,派人送给周边的匈奴部落,他们看到了价格,再看人家商队推销的东西,知道自己被宰了,肯定会不爽,如果商队给不到我们的价格,肯定有胆子大的过来购买的!”
不管什么时候,穷都是第一生产力。
云将军和军师们面露惊叹,半个月后,方圆三百里内的匈奴都收到了云将军送过去的友好信件——价格参考。
第101章
“塔玛,你在看什么呢?”有中年汉子策马回到自己的帐篷,问女儿道。
“这是南朝派人送来的册子,里面还有画像,达达(父亲)你看!”塔玛举起了手里的册子:“这个画了一个小羊,这里是小马,我都看懂了!”
中年汉子定睛一看:“还真是,就两三笔,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东西。”
中年汉子正是这个部落的头人。
“这车子是南朝人送过来的?”中年汉子问道。
“是的,今天突然来了一支军队,我们还以为要打仗了,结果他们用弓箭射了几本小册子过来,还用匈奴话告诉我们,说南朝和匈奴接壤的地方已经建立了城池,将要用于开互市,里面卖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让我们看小册子就知道了。”这么说着,塔玛指了一下价格,对着父亲说:“这里是汉文和匈奴文的名称,边上有简单的画,最后这里是价格,还用银锭和铜板画出来要多少钱,还说了以物易物要多少马、牛、羊。”
一本册子里的物品不过三十种,但是这是云将军和军师们在姚芹的建议之下,精挑细选的对于匈奴人有很大吸引力的物品。
小册子里的内容是姚芹让人雕版之后印刷出来的,为了方便大家看懂,也为了雕版方便,姚芹硬是苏出了简笔画,自己画了简单的狗羊牛,让画匠举一反三地画出所有物品。
中年汉子作为头人,自然是认识一些匈奴文字的,闻言仔细看了看女儿手中的小册子,不由说道:“这里的东西比商队带过来的要便宜很多,除了没有盐和铁器,基本上这里都有。”
“达达,这里是有铁的!”塔玛连忙说道:“你看,这里卖针!但是后面写了,每个人出城的时候最多只能携带一根针。”
一个商队最多几十个人,即使一人一根针,一个商队拿到的针也不够打一个箭头,其他商队随便走商携带的铁器都是箭头的百倍千倍,云将军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最后和军师们商定之后,还是将针线放进了交易的目录里。
这也多亏南朝的怂包皇帝给匈奴王的国书当中写明了不会禁绝官方物品交换,包括了铁器和盐(匈奴人的要求),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句废话,该杜绝的还是杜绝,但是云将军拿出针来,就完全没有触犯朝堂法律。
针也是大家想了很久,用来吸引匈奴人的利器之一。
匈奴人原本是各自为政的部落制游牧民族,因为这一代的匈奴王雄才伟略,这才统一了匈奴部落,成为匈奴共主。
在这种情况下,匈奴人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可想而知的了,冶铁可能还勉勉强强,但是打针这种精细活,是真的不太行了。
这也就导致了匈奴的部落缺铁锅、铁壶、铁刀这些大体量铁器的同时,也缺铁针银针铜针等精巧的物品。
商人们贩卖给匈奴人的针和线都很贵,云将军则是拿出了平价的针线布料,吸引匈奴人来贸易。
中年汉子看到姚芹做出来的“宣传页”之后,难免动了心:“这里面的物品比商人带来的便宜了几倍,要是组织部落的汉子们过去交换一次物品,我们可以省下几十头牛羊。”
“过去那边,会不会太危险了?”妻子忍不住问道。
中年汉子也觉得危险,沉吟了良久,又说:“富贵险中求!我去问问舅舅,如果他们也打算去的话,就让人去探探路,我们结伴一起过去。”
草原上,和中年汉子有着一样想法的部落头人远不止一个。
渐渐地,小溪流汇集成江海,往边疆而去。
北疆新城中,云破军叼着根草,对着姚芹说:“你说我们干的这事,能成吗?”
姚芹看到云破军这幅二流子的样子,忍不住提醒了一句:“你现在的样子,让你爹娘和你哥看到,都要锤你一顿。”
“呸呸呸!”云破军将叼着的草吐出来,对着姚芹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不会出卖我吧?”
姚芹笑了:“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西边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用来回答你这两个问题,都很合适啊。”
云破军一听就反应过来,没忍住揽着姚芹的脖子问:“你不是吧?!我可是你最好的兄弟,你为了利益就能出卖我?说好的为兄弟两肋插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