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充军,女主她力能扛鼎(489)+番外
“最关键的是,要提升民众对于衙门的信任,不然工作推行会有很多阻力。”
“粮食不一定能够供给足够,至少要两三年的囤粮,现在是不是要实行民间的粮食管控、按人分配?”
“投降的势力主和他们的官员要怎么处理,还要尽快商量出一个议程来。”
“千头万绪,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人手不够啊!”大家共同向姚芹诉苦。
姚芹:啊吧啊吧。
那啥,咱也不是什么资本家,就是为人民服务,“要是不行的话,咱们来个707?”
707是什么?
莫子焘很快会意:“不会是说从早上七时工作到晚上0时,每天工作七个时辰吧?”
北疆已经实行24小时计时制,大家顿时明白过来,不由脸色发白。
姚芹看向莫子焘,一脸‘你在想什么呢’的表情,让众人觉得或许还有希望?
姚芹说道:“早上七时到晚上零时,怎么可能就七个时辰呢?”
“那不是还有吃饭的时间?”怎么也要两小时吧?
姚芹一听,觉得也有道理:“本来我想说早7晚0,每天只能休息7小时,不过你这么一说,也行?”
众人:!!!
你是什么品种的魔鬼啊!
辞职!必须要辞职!
第327章
按照姚芹的计算,大家工作时间变成双倍,应该能够应付这些工作了。
但是在众人的辞职威胁之下,姚芹终于还是收回了自己的建议。
众人:提议的很好,下次不要提了。
但是工作总时长没办法提升上去,工作量在那里,想要完成,只能提升效率或者加人了。
加人这种事情,考试院就是一月一考,也来不及。
工作效率……北疆的工作效率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总要给人摸鱼的时间啊,又不是机器人,忙则容易出错啊。
有人提议,能不能减少工作量呢?
现在衙门管的太多了,不如少操心一些,之前宗族制度内部管理也挺好的,皇权不下乡嘛!
对于这一提议,姚芹是坚决否定的。
开什么玩笑啊?政府如果主动让渡权力,那不就是在培养土皇帝嘛?
封建王朝法律不如族规管用,不都是这样产生的?
“那你要怎么办?”薄采其已经想要摆烂了:“这种矛盾的存在,就是没办法解决的啊。”
“除非是放弃投降地区,逐个逐步消化,不然步子迈的太大,会摔跤的。”薄采其皱眉说道。
姚芹沉思:“让我好好想想。”
想了半天,姚芹回去问自家“军神”:“破军,你觉得按照现在的情况,北疆准备多少士兵足够呢?”
云破军一听这话,就警惕起来:“你是打算扩军?”
说起这个话题,云破军忍不住苦口婆心劝说:“别啊,扩军太快会出问题的,现在哪个势力敢来惹北疆?我们一时半会儿也不打算攻打那些地盘,现在的士兵就够了。”
姚芹摇头:“不是扩军,我打算吸收一部分新兵,然后让一部分老兵退伍,去到地方当基层官吏。”
姚芹想了半天,才决定抄作业。
当年国家新立,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不充足,特别是很多村里还是一姓一族的老办法,就是采用组织纪律性强、思想先进的退伍士兵作为管理人员,完成了有效改造。
在北疆安全无忧的情况下,能够选取一部分士兵转化,也是不错的办法。
听到姚芹这话,云破军认真思考了一下:“只要你别同时打西方打中原打南洋,你砍掉三四成士兵都没有问题!”
有云破军这话,姚芹心里算是有了底。
姚芹本身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军事素养很不错的人了,从小接受教育培养,当年的军功也有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跟着云破军也出过几次塞外,但是姚芹不得不承认,破军的对战争的敏锐度简直是天生的,既然他说没问题,那么大概率没问题。
要不是姚芹有后世见识和工业革命这些作弊器,姚芹可不认为自己能篡云破军的位。
他完全是朱棣那种,开局几百骑兵,结局大明天下的挂逼。
既然已经决定了,也获得了云破军的准话,姚芹自然让大家紧锣密鼓地出一份可行性报告。
“如果现在选取三成士兵作为基层人员,然后再补充三成新兵,只要三年内不发生大规模战争,这三成新兵就能通过训练和小规模摩擦的锻炼转化为老兵,北疆无忧。”
“既然这样?”姚芹示意。
“我觉得能成!”姚芝率先表态。
大家纷纷赞同,有些甚至恨不得多点人。
只有军队大佬们一个个垮着个小猫脸:受伤的终究是我们!
北疆的运转效率是很高的,在决定之后,很快通知就下达了。
“伤病、年纪大的优先选取退伍,接受报名,原则上派往家乡一百里内任职。”士兵们读着上级下发的通知。
“老张,你要退伍吗?”老黄问道:“我记得你老家那里也投了咱北疆,你们那里的兵不多,你回去还能当个副镇长啥的。”
老张点头:“就是当村长我也回去啊!我都三十了,还没媳妇,回去娶媳妇生娃,造福乡里。”
“也是,咱们骑兵,三十五之后体力就不行了,和他们炮兵不能比,炮兵脑子好用,四十岁都照样上战场。”老黄说道:“我这膝盖也不行了,也打算申请退伍。”
“我记得你就是北疆人?你退伍之后打算做什么?”
“异地任职呗!”老黄很看得开:“就当专门查你们这些村长镇长的督察官,搞不好以后就是查你的。”
“那我们这么多年兄弟,你是不是要手下留情?”
“放心,这么多年兄弟,我一定秉公执法,不会让你有犯错的机会的!”
两人嘻嘻哈哈,就前往了报名处提交报名表格。
同样的情形在很多地方上演。
当然,有愿意去往地方的,也有舍不得军队的。
“老孙,你不申请退伍吗?”
“申请啥子哟,我要是走了,这群瓜娃子能有好饭菜吃?他们都吃惯了我做的饭,我可不能走。”炊事班长说道。
士兵们连连点头:“就是就是!咱老班长可不能走,不然大家吃什么!”
“我还能扛得动刀呢!不退不退!”
不管是走是留,大家都详细自己有美好的未来。
至此,北疆的人员短缺危机算是迈过去了。
虽然还是短缺,但是不至于说运行不下去了。
人员危机刚刚解决,下南洋的军队也要出发了。
出发之前,姚芹抓着各个船的将领狠补地理知识,还让各个小军官参加地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