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说“自求多福”,那就是不会管他了,言外之意是不是他封王之事也没影了?
不幸中的大幸,他听了九皇叔的话主动乖乖去喊冤。他知道,他那个父皇,有的是办法不动声色发落了他,没有被当即发落扔回京中,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皇帝对他网开了一面,这一趟也确实是获益匪浅。
他的父皇说的都不错!都是他错了!
所以他要好好想一想,接下来该如何做。
他要想一想,在寿辰前,他可还有扳回局势的机会。此刻的他分明比梦里状况还要糟。是他太心急了?是从哪里开始错的?可还能弥补?……
朱常安的权利就这样被收回了。
对外,只说是他染了风寒,需要休养。
所有的南行权利都被集中到了五皇子手里。
兵不血刃,五皇子的确够强!
文兰以为她赢了,却不知她身后还有更大的赢家!
隔日早上,五皇子又与程紫玉碰上了。
“诚意可收到了?”五皇子开口便是这一句。
程紫玉没想到他这么毫不掩饰,难免一愣。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弄不好要引火烧身。
可五皇子一点没让她为难,接着开了口。
“好好想想你我合作的可行性。我这座靠山,绝对只会是最高最稳固的一座山!”他说完便淡淡一笑。
化去了面上的部分阴郁后,他倒是给人一种温良无害的错觉,却生生叫程紫玉打了个冷颤……
而从那日起,朱常安便再不见踪影。
皇帝并没有拿他如何,也没有软禁他的意思,可朱常安却是关起了门,自我忏悔了起来。
逍遥王身在其位很是尽责,此刻侄儿的表现他是认可的。第二日他便约谈了几位公主,皇上又适当施压后,公主和女眷们心中再不齿,朱常安那事也没人再敢提及。
当晚,太后收到了朱常安送去的厚厚一沓子经书。
皇帝正好也在,便随手翻了一翻。的确是朱四的字。且每个字都不见潦草,一横一捺都显诚意。
皇帝也是微微讶异,这么厚一沓,至少要抄十个八个时辰吧?
下人表示,他主子从鸡鸣起床,焚香净手,开始抄经,一直到子时收笔,中间除去用膳,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主子心诚,只望能用一点小努力来为太后娘娘祈福……
皇帝太后笑了笑,并未在意。
接下来的两日,依旧是接见,赏景,看戏,参宴……朱常安始终不见人影。王玥倒是去送过几次汤,面对程紫玉的疑问,她也不曾遮掩。
她说:朱常安的确有些改变。整个人都似是沉稳了不少,未近女色,还开始吃素,如变了个人。
他甚至让王玥最近这些日子不用去看他了,他晚上也不会找她,暂时只能委屈她独眠了……
王玥虽求之不得,可听闻这话还是感觉古古怪怪。
“他若真能脱胎换骨,也是你的福气!”程紫玉笑着抿茶。朱常安若脱胎换骨了,那她与王玥的和平关系也就将到头了……
这两晚,朱常安依旧会将整日所抄的佛经送到太后处。太后眼中的冷色也渐渐淡了不少。
倒不是她对朱常安的态度有所缓和,而是因着好奇。一连三日,朱常安送来的佛经在数量上都只增不少,而质量上,却是没有一点懈怠。
毕竟每日坚持八到十个时辰一丝不苟的抄经,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忍的。
程紫玉也将经书拿到手上翻了,还真不是找的人代笔。每个字,每一篇都是朱常安专注写成。
这不是惺惺作态的表面功夫。他是真铁了心了!
程紫玉眉间凝上了几分,朱常安和昭妃一贯都爱走捷径,巴不得一口吞成个胖子,可他这次还真就如醍醐灌顶了一般,耐得住枯燥和寂寞,难不成,还真脱胎换骨了?
朱常安事端的第三日,便是队伍启程前往镇江的日子。队伍在扬州民众的欢送中再次上了船。
倒是没想到,当晚朱常安依旧能送来一沓子厚厚的佛经。皇帝也是啧啧称奇,他与太后依旧未有表态,却忍不住开始猜测朱常安如此作为能坚持几日……
第283章 白纸黑字
镇江接驾的江家,是太后从未蒙面的母族老家,镇江宴说到底,正是太后的认亲宴。太后高兴,皇帝孝顺,这一趟直接带旺了镇江的江氏一族。
老爷子已经回了荆溪,李纯贴心,暗中分拨了人手对老爷子一路护送。
太后等人忙着拜祠堂认亲,江家姑娘又不少,一个个娇俏可爱地围在了太后身边,程紫玉自然不会去凑热闹拉仇恨,便安安静静窝在了自己住处。
李纯自打那日程紫玉向他表了句心里话后,他时不时就会出现在程紫玉眼前。哪怕就只看看月亮喝喝茶,随后冲着她傻笑一阵。
“倪老回来了。”到镇江的第一日,李纯便带来了这么个消息。“你猜他去了哪儿?”
倪老骑马往返用总共用了三四天,想来不会太近。
“他去了浙地,嘉兴!”
程紫玉眯起了眼。
没错,嘉兴周家,前世是朱常安的最大助力。虽说三大主宴里没有嘉兴,可南行最后一站的嘉兴宴才将这一路的气氛推向了顶点之地。
正如扬州首宴突出的是“迎”,镇江宴突出的是“亲”,金陵宴是“寿”,嘉兴宴便是惊喜了。
前世那场宴磅礴至极,周家调度了三千多人献上了一出气势恢宏的演出,歌舞升平带来的主题全然是对太平盛世的歌功颂德,最大程度地取悦了皇帝和太后。
前世的朱常安正是凭着这最后一宴在皇帝心中强势霸占了一席,周家声名大噪,周家几位原本在朝中名不见经传的后人都得以更进一步,周家也成了朱常安之后多年的最大助力。
倪老这一趟,是去求助了?
李纯没打听到倪老此行的目的,程紫玉也猜不着。
不过,王玥很快就上了门,一脸兴奋带来了个消息。
“昭妃和文兰撕破脸皮了!”
原来,倪老嘉兴这一趟,还跟周家挪借了一笔银子。
倪老到底是有些手段的,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也不知是如何的哄骗和利诱,使得周家大方捧出了三千两银子给朱常安周转。
拿到银子后,其中的一千两被快速送回了扬州石公子手中,而昭妃则攥着剩下的两千两去找了文兰……
朱常安出事后,连协管权都丢了。昭妃如坐针毡,也知寿礼更成了能否再次博得圣上太后欢心的重要一物,自是需要诚意,更不能叫人轻视。
思来想去,还是只有那尊玉观音最合适。
于是昭妃文兰两人前几日已经议定,将以五千两选定那尊玉观音作为太后大寿的寿礼。至于那两千两的缺口,则由朱常安来想法子。待返京后,由文兰还出……
昭妃原本还小心翼翼,揣着银票犹犹豫豫。
直到文兰爽快应了她的要求写下一张两千五百两的借条扔到了她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