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再如何的怨恨韩彻,王尚书还真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对韩彻动手。因为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一旦韩彻,乃至是韩家出了点什么事,是个人都会往他们王家去想的。
奈何王尚书能控制住自己,隐忍下来,却没办法控制住底下全部的人。
上回跟王尚书提议直接做掉韩彻的,就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哪怕王尚书担任盐铁使这个职务其实也没几年,毕竟他是皇帝登基后才被任命的。可在盐业所带来的过于庞大的利益下,早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朝廷每每更换盐铁使,对于一些地方州郡的盐政官僚结构,却并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一直以来都是这么一个规矩,现如今韩彻却是要把整个锅都给端掉。对于那部分的人来说,这可是韩彻先不肯给他们留活路的!
而这些人里面只要有一个狗急跳墙,做出冲动行动后,就给了韩彻机会。
想想看,朝廷重臣都被当街行凶,皇帝又严命调查。一时之间,不少官员人心惶惶。越是跟盐政相关的官吏就越是心生惊惶,心里没鬼的担心被牵连,害怕自己哪一点没做好,就会被朝廷怀疑,从而进行一番严查。
以时下这种社会背景,又有几个官吏能经得住严查呢?
再退一步来说,即便真经受住了严查,皇帝也是对自己已经起了疑心。这只要幕后的人一日没查出来,就一日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家族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至于那些心里面有鬼的,就更不必说了。唯恐自己会露出马脚,表现得要多恭顺就有多恭顺,要多配合也有多配合起来。
韩彻就趁此机会,开始火速加快盐政改革的进度。
各地方需要被削减的盐政官吏名单很快被派发了下去,于是这些官吏们撤职的被撤职,任职期间贪污过重的,还被收押了起来,等待后续的审判。
这时候他们不甘心又能如何?
这些地方官吏别看平时在普通百姓面前,一个个都作威作福的很。可实际上大多都是没什么权力的,他们依附着有权势的人,才能在当地混得风生水起。
可眼下他们所依附的权贵们,因为朝廷正在严查韩彻被当街行凶一事,害怕自己会被牵连进去,只得纷纷选择切割掉麻烦。
甚至有些人还为表清白,主动帮助官府推进进度后,这些人就彻底不足为惧了。
至于那些跟地方盐政官吏有过勾结的商户们,朝廷这次将要实施起来的盐政改革中的商运商销制度,对他们来说明显更为有利。
能光明正大的去做生意,谁愿意去选择背地里偷偷摸摸,动辄还会获罪的方式呢?
至于百姓这里,朝廷虽然改革成商销商运的方式,但并非是全权放任商户。他们只是把运输和销售交给商户,但对于盐价却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尤其是严禁盐商私自对盐价进行提高。
并且还让地方官府去鼓励当地百姓检举,一经核实,朝廷对盐商将会进行严厉惩治,对检举者进行奖赏。
当然,即便如此,盐商们将要获得的利益也依然会是一个非常诱人的数字。
毕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纯体力劳作下对食盐的需求量就更大。
然后就在商户们绞尽脑汁想着该怎么才能取得这盐商的身份的时候,各地方官府这时又下发了一条新的告示。
“......募集商户运粮,给边界军队运粮?”
“运粮商队可获得相对应的盐引.......这是什么意思?”
“莫不是运输多少粮食,就能换取多少食盐售卖吗?”
这要是真的话,那他们指定愿意干啊!
第141章
严禁
戍边军队每年需要的粮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再以时下这种运输条件,这就使得朝廷光是在运输上的耗费,就已经是一笔相当浩繁的财政开支。
民以食为天,粮食对于军队也是生命线。
朝廷哪怕再如何的重文轻武,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绝对不可能在必要的军费上去做节省和克扣。
现在人人也都知晓,只要是沾了盐的买卖,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所以这盐引获取的越多,赚取的银钱也就越多。
于是这告示一出,各地有实力的商户就纷纷跑来报名。
不过,也并非是有实力的商户就一定能中标。
“为何不予我报名?”这一日,阴州有一刘姓商户正准备去报名时,就被办事的官吏告知自家商号不能参与竞标,当下是又惊又怒。
这刘家商行在阴州的实力可谓是它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刘家还跟掌管着兵部驾部司的钱郎中有着亲属关系。虽然这亲并不是直系,但确实也是亲戚。
事实上,在时下这种社会背景里面,要想把生意做大做好。家族里没有亲属为官,商户们也会想着法子去攀附一些权贵。
刘家也是因为有着这一层关系在,生意才能做得这般的好。而且他家不仅在京城里有关系,在这阴州的关系更深。
就说这盐政改革之前,刘家就曾参与到官商勾结,贩卖私盐。
刘家够聪明,消息也够灵通。
早前刘家一得知风向苗头不对,就赶紧收手断尾。韩彻这边呢,因为全国牵扯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他主要打击的对象也还是盐政官僚机构。
所以过去做过盐业营生,知晓里面的巨大利润,还能光明正大的行商,刘家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我刘家之实力,整个阴州哪家商行能比拟?”跟随刘家主一同前来的刘三郎,还怒气冲冲的言道。
“勿要这么说!”刘家主虽是呵斥了刘三郎,却也言道:“我家数代在阴州行商,布帛粮食等营生,也皆有涉及……还请允我家参与此次竞选。”
这位办事官吏是阴州本地人,对刘家商行的情况也很是了解,就只得尽力解释道:“并非我等不愿意,实在是上头那位韩大人有严令,凡监临官或五品及以上官员之亲属,皆不得参与。”
这里的监临官指的就是盐政相关的统辖部下,及监临审判或参与处置的官吏。和后面的五品及其以上限制一样,韩彻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高官或者是相关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去谋取利益。
要知晓古代很多政策,在最初设置的时候,目的都是奔着利国利民去的。奈何在以人治为主的封建社会里,这些好政策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因为监管不到位,执行者以权谋私,最终反而成为了贪官污吏的谋财手段。
刘家主和刘三郎这会听得就都有些懵,实在是他们属实没想到,过往能给他们带来灵通的消息和便利的身份,此刻却成了他们想要成为盐商,获得盐引的拦门石。
还是不可跨越的那种!
只是心中到底还是难舍这份巨大的利润,刘家主就强笑道:“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