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家境不错,甘蔗也没少食用。但似眼前生长得的这般好的甘蔗,却还真真是头一次瞧见。
“种植得再好又如何?”同伴不以为然道:“不过一水果,种植得越好,说不定将来才越要头疼!”
“此言差矣。”文人笑道:“品相能好到这般的甘蔗,说不定还真能卖个好价钱。”
甘蔗确实是水果,但它还有一个优点,相对其他水果来说,它比较耐存储。商户将甘蔗运往府城乃至其他州城,放在全国这样的大市场里面,好像也就没显得那么多了。
“你这话倒也有理。”友人认同起来:“别说,像这般好的甘蔗,我瞧着也觉着喜欢。”
二人聊着聊着,在瞧见一甘蔗地里有农户正在忙碌,便命仆从停下牛车,去寻那农户购买两根甘蔗解渴。
“什么?你说你家甘蔗多少银钱一根?”
“十五文一根?你怎么不去抢钱!”
仆从尖锐的声音忽然响起。
“发生何事了?”二人听得动静,便探出脑袋扬声问道。
“回郎君,这农户好生奸诈,一根甘蔗竟要卖十五文钱!”仆从忙跑回去告状道。
“我都说了我现在不卖的,是你非要让我卖的。”农户不乐意了:“你也不瞧瞧我家这甘蔗长得多好,大一点的一根得有四五斤呢!”
“确实是比一般的甘蔗要更粗长,”文人点头,但也说道:“可便是四五斤,你这作价也还是贵了些。”
之所以把甘蔗称之为贵族喜爱的水果,并不是指它昂贵到只有贵族食用得起的程度。而是以时下对农作物更看重满足生存需求这点来说,甘蔗对大部分百姓来讲是属于完全不必要的吃食。
“那我不卖你们便是了。”农户便这般说道。
“……”三人俱都一脸震惊。
文人和友人虽也觉得十五一根略有些贵,但并不是说真不买了。结果未料,农户作为卖家,竟比他们还豪横硬气。
“真不卖了?”
“不卖了不卖了!”农户冲他们摆摆手,转头便扎进甘蔗地里继续劳作去了。
要知道前些时日,在检验完各村甘蔗今年种植的质量后,韩彻便命里正告知各乡民,让大家不用急着售卖甘蔗。再等一些时间,衙门便会派遣衙役下来,对甘蔗作三文一斤的保底价。
这个价钱确实略高于往年的市场价,乡民们大感欢喜,结果还又被告知,韩彻到时候还要如莲藕一般,教授大家用甘蔗制作一种商品。
因此,此时的农户还真不稀罕卖!
第41章
糖车
半月后,回到府城的文人和好友相聚酒楼,闲话间便提起这事。文人言道便是十五文一根,他当初还想着买两根尝尝也行。谁料那农户还很是不高兴,不愿意将甘蔗售卖给他。
“十五文一根都不卖,作价还想昂贵到哪去?”同桌有人便立即不满道。
文人叹气:“我也是如此想的。”
“不卖便不卖!”同桌另一人还言道:“不过一甘蔗而已,便是长得再好,它也还是个甘蔗味。”
这话一出,便赢得了同桌所有人的认同。
只最后,文人又感叹了一句:“说来,安南今年的甘蔗是真长得好啊!”
“能有多好?”同伴好奇道。
“也不知那位韩大人,到底是用的何种种植法子。才能让那些地里的甘蔗几乎每一根都长得笔直又匀净,颜色又鲜亮,如同画师作画出来的一般。每根甘蔗上的枝节还又粗又长,想我以前食用过的甘蔗,拿来与之比较的话,简直是云泥之别……”
听文人这般细致的描述,酒桌上的众人还真被勾起了好奇心。还有人想着若真有这么好的甘蔗,便是作价贵上一些,与他们这种家境的人来说,好像也不是多打紧的事。
届时那甘蔗售卖的时候,不若也买些回来尝尝……
另一边,各村里正将各家村民召集起来。
听闻衙门有关于甘蔗的新消息传达,村民们皆奔走相告。
随着甘蔗逐渐进入大面积成熟期,大家最近的心思便全都放在了这事情上。待到赶至里正家,果然便被里正告知衙门近期就会下乡来收甘蔗。
在场村民闻言,一个个高兴的牙豁子都咧出来了。
今年甘蔗种植得格外的好,每亩地成长起来的甘蔗基本都在三四千根左右。将甘蔗去掉头尾不能要的部分,一根的净重量也能在三到四斤。也就是说,一亩地的产量能达到一万斤左右。
保底作价三文钱一斤的话,一亩甘蔗便至少能得钱三万文。
安南县城内凡登记在册的农户,种植得最少的一户都有五亩地。这么一算下来,便是最少的人家都即将能收获一笔大财富,又如何不让大家欣喜若狂。
就在村民兴奋又激动地在那说着马上就回去割甘蔗之类的话时,里正又清了清嗓子,告诉大家一件事:“大老爷说了,还要教授我们用甘蔗制作一样好物,每户可选派一人,三日后随我一道前去!”
“是何好物啊?”有那村民笑着问道。
里正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便只按照衙役捎带下来的原话,这般告知大家:“说是比直接卖甘蔗更能挣银钱的好物。”
甘蔗成果是喜人,但收获时也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
在砍伐时,要选取品相最好的那批甘蔗的梢头给来年留种。原则上,甘蔗也是不建议连作和不宜留根的。因此收割完甘蔗后的折根,还需要拿锄头全部挖出。
眼下又正是藕粉制作售卖的高峰期阶段,农户们忙不过来,自然便又是花费银钱,请附近寨子里的土着们干活。
这天一早,刚下山而来的土着们就听说村民们要随里正一道赶去职田,与那位韩县令学习用甘蔗制作新的好物,能挣回来好多好多的银钱。然后一些土着们的心便被勾得痒痒的,当天连工都不做了,竟一路偷偷跟在这群乡民身后。
有那乡民瞧见了,也未做驱赶阻拦。实在是不止是这些土着们偷偷跟来,便是村子里其他未被选上的乡民,也这般偷偷跟着来了好些。
最后韩彻在职田见到的,便是乌泱泱的一大片人头。
对于蔗糖技术,韩彻本就是想全都教授给乡民们。之所以让里正选代表,是因为职田能准备的场地有限,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一同学习观看。
这会那些跟随里正入选而来的乡民便站在最里面,自己偷偷跟来的和那些个土着便站在最外面。为了能更好的看清楚,外围的那些人便自己到处找寻垫高的对象。如看勾栏表演时一样,这些人也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韩彻也都随大家,简单的讲解几句后,便直接进入主题。
甘蔗制糖的第一步,便是榨汁。
《天工开物》卷六《甘嗜》中有一石碾榨汁法:“凡造糖车,制用横板二片,长五尺,厚五寸,阔二尺,两头凿眼安柱……”(1)
这种造糖用的糖车,也叫牛拉石碾,是直到韩彻穿越之前的六七十年代,都一直在被人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