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还以为这次总能做成一单生意的,结果还是一样。
唉,果然看人还是不能看什么气质。
然店家更没想到的是,半个时辰后,韩彻又带着韩老三折返回来。且一进店里,就听得他说道要购买刚才的吉贝种子。
韩彻是十分想要种植棉花的,只是这作价确实不便宜。莫说他手中的银钱有限,便是银钱十分充足,也断没有只在一家店铺看完,便大手笔去下订单。
刚才韩彻便是带着韩老三,又去逛了府城剩下的几家专门售卖蕃外货品的店铺。询问到的棉花种子作价,确实是如店家所说的那般,他这里的最为实惠后,韩彻便马上折返回来。
这还是头一次碰上一个客人,一口气把那一小包的吉贝种子全要完,店家这次是眉开眼笑的接待起韩彻来。
“店家,若我还需要更多,你可有办法给我弄来。”交易做完后,韩彻又问道。
“要多少?”店家愣住了。
“我预备开春后在柏州试着种植四五亩地,所以你这边还需得在来年春三月之前与我弄来。”韩彻说道。
“四,四五亩地?”店家狠狠被震惊住了。
“我是还想再种植多一些的,只不过我手头银钱有限,暂时只够买四五亩地的种子。”韩彻叹气道。
“……”店家脸上震惊的表情还未平复下去,便又被韩彻这话给整得整个人僵硬在原地。
还银钱不够,只够种植这么多……
要知晓,那可是四五亩地的吉贝啊!
虽说这笔生意做下来,店家能从中挣得不少银钱,但他这会怎么看韩彻,怎么都有种对方是个二傻子的感觉。
毕竟哪个脑子正常的人,明明手中并没有多少银钱,却来种那么多只能看,没什么其他用途的吉贝。
这时,店家眼中的“二傻子”韩彻又问道:“你这店内可收白糖?我手中正好有一批上等货,若店家愿意,我想用来与你换取吉贝种子。”
“你有多少白糖?”店家有些心动。
白糖在平洲可比棉花种子更受欢迎,毕竟一个只是作为观赏花卉,一些不差钱的贵族阶级才会去种植的,而另一个则是受众广大的重要生活必需品。
虽说这两年白糖产量上来后,作价是没有以前那般的昂贵,但也仍旧不便宜。而西北地区气候问题,甘蔗没法种植。再加上交通不便等影响,白糖目前在平洲便属于作价昂贵的硬通货。
“我这边至少能拿两百斤做交易,店家可愿意?”韩彻笑着问道。
“……”得,这次店家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68章
赎人
很多对现代人来说是再稀疏平常不过的东西,放在古代一些特定的时期或地方,都是贵族阶级才能享用得起的奢侈品。
好比当初韩彻才穿来那会,头次在安南购置桂圆干。
在当地作价不过十几文钱一斤,却因为交通限制,放到北地京城那边,便能售卖到好几两银钱一斤。
若是新鲜的桂圆或是荔枝,两地的作价差异便还要更大。
白糖便也是这么一种情况。
制糖方子是被韩彻献给了朝廷,但甘蔗的栽种主要还是集中在南方一些区域。在平洲这边西北区域,便是啃口甘蔗,都能称得上一句“奢靡专享”。
店家在震惊过后,便言道这般交易是能做,但需得韩彻这边出具一些凭证。
“应当的。”韩彻笑道。
两百斤白糖以在平洲的高身价,能兑换到一批数量并不小的吉贝种子。
虽说吉贝也价高,但市场这一块目前实在是有限。作为仅有观赏这一用途,并非人人都会愿意花银钱去购置它的。
若到时候韩彻“失踪”,店家就得砸手里。
“还请郎君见谅,实在是此次交易过大。”店家说道。
“这样,我十日后派人先送来一批白糖与你签订契书。若后面你与我弄来吉贝种子,咱们便用这批白糖交换。”韩彻便这般道。
这偌大个店铺在平洲,经营的又都是一些作价高昂的蕃外货品,实力这一块是不用担心的。
以韩彻的刺史身份,又签订了契书,他也不怕到时候对方来一个店大欺客。
“好!我这便与你去想办法弄那吉贝种子过来!”店家全然没了后顾之忧,顿时便满脸笑容的答应下来。
“如此便多谢了。”韩彻笑了笑,便也准备离去。
这次,店家是以一种极其热情亲切的态度,将韩彻和韩老三送出的店门。
白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朝廷对它的管辖目前是还未实施如食盐那般的垄断经营,私人不得染指的政策。
朝廷最初管控铁,是因为冷兵器时代,能铸造武器的铁的危险性太大。
盐是没有杀伤力,但它作为人生存的必需品。都知晓不吃盐便会没有力气,所以管控住盐,在需要体力劳作为主的农业社会,便等于管控住人力。
不可或缺再加上强大的需求量,还导致盐能带来巨大利润。朝廷靠着盐,每年便能获取到一笔巨大的财政。
比起煮海便可为盐,纵使白糖有高利润,但产量上也实在相差太大。朝廷若是要对白糖也实施垄断政策的话,是肯定要考虑投入和回报是否划算。
不过朝堂也并非全然没有措施,针对白糖这种高利润的商品,采取的便是提高税额。
如此一来,朝廷不仅能从中获取足够多的税银,也能对白糖的流出起到一定程度的管控。
若非如此,安南百姓早就不能自由在集市售卖白糖了。
棉花种子的事情暂时便先这样,韩彻也并未再在平洲多待。他带着韩老三回了衙役等候的饭馆,简单的吃了一碗当地特色羊油面茶,便坐上马车返回柏州。
等坐到马车上时,韩老三终于忍不住疑惑的问道:“大人,为何要种植这么多吉贝?”
“我曾听闻吉贝‘其实熟时,皮四裂,中绽出如绵’……将此绵纺织成衣物,比葛麻更为舒适。”韩彻笑道。(1)
韩老三吃惊:“吉贝还能纺织成衣物?”
“为何不能?”韩彻道:“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可见早已有吉贝纺织衣物。”(2)
只是用得早,并不等同于广泛种植。
古代信息闭塞,技艺不流通。莫说是棉花这等外来蕃外作物,便是本土的不少东西的情况也是如此。
就像那三脚耧车,西汉时期就被发明出来,还能被称得上“播种神器”,更是现代的播种机始祖,时至今日不也一样未能被农户们所广泛用起来。
更有甚者,如安南农户一般,最初都不知耧车为何物。
这年头,也不止信息传播的慢,而是不论做点什么都很不方便。
韩彻他们接下来的返程,也是花了两天多的时间去加急赶路,方才赶在第三天的城门关闭前进的柏州府城。
晚上的餔食便又是简单的一顿羊油面茶,实在是这边的主食以面食居多,肉类又以羊肉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