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近江国(112)+番外
他中气不足,声音微弱,这番本该慷慨激昂的陈辞,说得气势全无。只是语气亲和,感情真挚,台下将士神色中,对他的亲切之意明显多了几分。
小亭郁受到鼓舞,忙回望屈方宁一眼,见他向自己悄悄伸了个拇指,心中一宽,声音也提高一些:“借今日之聚,我有两件事跟大家宣布。”
他仰视头顶大旗,低声道:“我父亲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一位不朽的英杰。他仁义忠信,以身殉国,是我一生学之不尽的榜样。他生前常对我说:一个人肉体或可轻易腐朽,灵魂却能永存。我想……我父亲的英灵,已经永远活在大家心里了。与其三军缟素,不如振奋精神,用往后的千千万万场胜利,做最好的祭奠!”
他摘下臂上白纱,赫然向地下掷去:“第一件:除孝!”
屈方宁双臂一振,将主座白缎高高掀起,抛至黑色梯级之下,好似一片巨大断翼。台下将士亦为所动,纷纷解下黑绉白纱,投掷于地。
哈丹脸上肌肉一颤,上前欲开言,冶炼营营长在旁拉了他一下,使个眼色。哈丹脸色恚然,一把扯下白纱。
三军除下缟素,虎头绳换升一面新旗。淡青色忍冬标帜在山风中傲然飘扬,众将士英姿焕发,面貌焕然一新。
小亭郁拳头紧了紧,继道:“我父亲自永乐元年建军,发展壮大至今日,军中共计十二营,由二十四名正副统领主事;每营六个千人队,由十二名千人队队长负责。这九十六位将领,为西军贡献的勇敢与才智,令人肃然起敬。我会记住你们的功劳!我宣布,从今天起,你们……”
他顿了顿,一缕鲜血从指缝中泌出。
“……全部撤职。”
台下一片哗然。哈丹第一个冲了出来,满脸怒容:“你……胡闹!”
小亭郁向后一退,强忍惧意,向台下道:“新的九十六位将领,将由台下诸位商议选出。超过三十名士兵提名者,皆可参选!最终正副二职,由支持者最多之人担当!定夺之日,我亲自监督。半年之内,我将与之食宿与共,一一考察,合格者方能继任。原先任职者,亦可参与其中。”
众人第一次听闻这么别开生面的选举之法,一时议论纷纷。
哈丹气得花白眉毛直颤,满头银珠抖得哗哗乱响:“无稽之谈!千百年来,统兵人才,皆是主帅一手提拔,岂容你这么乱来!这么不三不四的法子,选出的无非是哗众取宠之徒!”
小亭郁昨天背得烂熟之物终于派上用场:“哈丹伯伯,选拔将领,有四辨九验,七择七观。您尚未见面,怎知……一定就是哗众取宠之徒?”
哈丹一口气差点噎在喉咙里,踉跄了一下,指着他的手青筋暴起:“你……居然这么跟我说话?我昨天是怎么教你的?你从小是个懂事的孩子,怎地……忽然性情大变?你父亲在天有灵,见你如此糟践他的心血,该如何痛心!”
小亭郁听他提起亡父,心中一凛,便不敢再答。见屈方宁紧急地凝视他,做了几个口型,心知成败在此一举,硬着头皮道:“现在……我是主帅,我的命令,请您……请你服从。”
哈丹置若罔闻,挥手止道:“小将军初当大任,少年心性,难免口出惊世骇俗之言。胡言乱语,做不得数!”
小亭郁道:“哈丹伯伯,我是认真说的。”
哈丹面朝台下,打断道:“……一切依照旧制,人员并无变迁。众儿郎安心!”
众人有惊诧莫名者,有长吁一口气者,也有颇为失望者,更多的是面露疑色,窃窃私语。
小亭郁外表温和,其实内心颇有执拗之处。亭西将军命他勤习兵法,因他心中不喜,多年间始终不肯修习,家中也无可奈何。哈丹若是态度平和,详列利害,他心中惴惴,指不定一个犯怯,就乖乖顺从了。但他如此粗暴地反对,喧宾夺主,小亭郁性子一上来,也就不愿相让了。当即声音一沉,道:“哈丹伯伯,改动师律,不遵禁训,言语喧哗,态度轻慢,谓之何罪?”
哈丹怒发冲冠,咆哮道:“乱军之罪!如何?你敢拿我?”
一旁图勒等人见二人冲突激烈,连忙上前劝说。哈丹一把摔开,怒道:“亭西将军一生英雄,却留下这么个扶不起的废物!”复又指向小亭郁鼻尖,骂道:“老子跟随你父亲之时,你他妈还在吃奶!你父亲对我尚且客客气气,你算个什么东西!要不是看在他的面子……”
一片喧乱之中,一支黑沉沉的弩箭木匣,缓缓对准了他双眼。
哈丹的声音陡然断裂,怒极而笑:“孩子,你……试试看?”
小亭郁手指僵硬,触在冰冷的机关浮钮上,腰背轻轻颤抖。
屈方宁覆着他膝盖,无声地说:“小将军,当断则断。”
小亭郁牙齿深深咬破下嘴唇,鲜血汩汩冒出,终于狠心一闭眼,手指陷入浮钮。
只见一道沉重黑光轰然飞出,后座力令小亭郁的轮椅都震退几步!
众人尚在拉扯劝慰,一蓬血雾炸开,哈丹整个头颅赫然已离身飞起!
那张纯白的缎子上,滚落了小半边头颅。花白的发辫上沾满粉红色脑浆,血染的银珠犹自响了几声。
天地间一片死寂,渐渐稀薄的白雾被冷冽的山风吹散。
小亭郁生平第一次杀人,眼前好似蒙上一层血膜,一股异样腥气冲入鼻端,胃中升腾起一阵熟悉的呕吐感,脸色白得泛青。
屈方宁将他手中弩箭匣取走,随之重重地握了握他的手指。
小亭郁知觉渐复,一片白茫茫的混沌之中,他向台下明显开始散发出惧意的将士,木然开口:“都统哈丹,言行僭越,以乱军之罪,就地处决。”
屈方宁退回索道下,目视狼曲山上第一线如火的金光,照在哈丹残缺的尸身上。
当夜议事大帐,西军一众将领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小亭郁轮椅推入之时,所有人注意力皆集中他一人身上,几个原本勾肩搭背坐着的,也忙站了起来。
屈方宁打下帘幕,嘴角一抿,走向忍冬大旗高高飘扬的主帐。
往后多日,将领选拔、军职异动、哈丹事件善后,种种军务纷至沓来。小亭郁一反从前孱弱秀丽之姿,日夜往返奔波于军营主帐间,轮椅辙印在盛夏的黑泥间留下了两条长长痕迹。屈方宁见他商议军务,往往一谈就到深夜,劝之无用,只得唤桑舌煮参汤送来。小亭郁正与冶炼营几名工匠说着甚么,也不看来人,随手接过,咂了两口,继续指点图纸上某一处。
桑舌退出帐外,茫然道:“小亭郁哥哥,似乎有点儿变了。”
屈方宁倚靠帐门一侧,也看着帐内,微微一笑:“是啊,人都是会变的。”
待工匠唯唯诺诺告辞,小亭郁随之出帐,面色十分不悦:“这帮人蠢牛木马,一般的不知变通!”
屈方宁一举手中药盅:“喝了这个顺顺气,攒点力气再骂人罢。”